劉家昌
長期生活在喧鬧的城市,習慣了城市的車水馬龍和人來人往,反倒對寧靜怡然的鄉村生活充滿了無盡的渴望。盡管離開農村已經有很多年,但是在我心中依然對鄉村生活懷有夢想,依然想念悠然鄉野間的快樂生活。
我的家鄉在亳州,那里是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在我印象中,每一個村子周圍都是大量的良田,種植著各種各樣的農作物。小的時候經常看著大人在田地里辛勤勞作,而年幼的我經常在路邊的大樹下乘涼,看著藍天白云,云卷云舒,有時一個人沒有意思,也會到田地里,當然了,那時的我還干不了農活,最多也就是在田地里跑著玩,看看地里有沒有什么野果。有時偶然間地里發現一顆野生的甜瓜,會讓我高興的樂不思蜀。現在想想那時的生活盡管貧窮,但是真的讓我懷念。
在我很小的時候,那時并沒有現在這么多的輔導班。小孩子放假或放學之后,也沒有現在這么多的作業。所以抽上一點時間完成作業之后,主要任務就是看小人書或者出去瘋玩,相對于看小人書,我更喜歡出去玩,享受田園帶給我的無盡樂趣。
我們可以在田地附近玩,可以到一個偏僻的小樹林中做著各種各樣的游戲,總之那時的我們沒有任何壓力,一直在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學習任務也漸漸繁重,這使我再也無暇欣賞鄉野間美麗的風光,也逐漸離開了鄉村,踏上了求學之路,從此之后離鄉村越來越遠,直到畢業之后在城市安家落戶,如今的我已經很少有機會再回到鄉村,重新體驗過去的生活,這也讓我有一種別樣的感覺。
城市生活雖然不像農村那樣有眾多繁重的體力勞動,但是依然會有很多煩惱,例如無窮無盡的加班、繁重的生活壓力、不斷提高的教育醫療費用開支等等。正是由于城市人要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因此很多人都開始向往以往的幸福生活,我也是如此。無數個夢里,曾經的場景都一一出現在我的眼前,無論是過的幸福與否,最起碼生活是安逸的,沒有這么多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我夢中所見到的都是藍天白云下,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這讓我的心情異常舒暢,多少個早晨我都不愿意睜開惺忪的雙眼,因為睜開了雙眼,我就要立刻面對生活的壓力,但可惜的是我無法擺脫。
悠然鄉野間一直是我的夢想,我也一直想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終于有了一個機會,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帶上家人踏上了回家的征程。這與春節時回家有所不同,春節時期盡管人們都回家,但那時的家鄉并沒有一片欣欣向榮之景,畢竟是冬天,天氣還很冷,很多農作物都不能正常生長,如果記憶中的家鄉有著天壤之別,我喜歡的是生機勃勃的家鄉,所以春節回家并沒有帶給我多么深刻的印象,也僅僅是一家人團聚一下,并沒有讓我重新體驗到家鄉自然界的鄉野景象。
但這次回家讓我重新感受到了悠然鄉野間的感覺,因為從季節上來看春天本身就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場景。道路兩旁的樹木都發出了新芽,田野里的莊稼長得郁郁蔥蔥,各種不知名的野花在路邊競相開放。偶爾還能看到野兔、野雞在田地里出現,這讓從小就生活在城市里的老婆和孩子感到無比驚奇,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在自然界見到過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
打開車窗,我感到空氣都是那么清新,有著各種農作物生長時散發出的清新氣味。到了老家之后,簡單的收拾一下荒蕪的小院子,我就帶著老婆孩子到郊外走走看看,父母也去找他們的同齡人聊天去了。村子里的人大多都認識很多,都沾親帶故,所以相處的非常友好,走在大街上,經常會有人打招呼,不管我認得不認得,村子里的老人總能從你的長相中判斷出你是誰家的孩子,這讓久居城市的我感到格外溫馨,因為在城市生活中我很難體驗到鄰里之間的這種感情。
帶著孩子高高興興的去郊外的路上,我也驚奇地發現了村莊的變化。我記憶中的村莊貧窮落后,但現在已經發生了徹底改變。隨著國家不斷加大農村發展與建設力度,村子的整體外觀形象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路面都已經變成了水泥路,每家每戶的房子都按照統一的模式來建造,看起來十分整潔。而且村子里邊還建設有文體活動廣場,路燈等設施一應俱全,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汽車,這讓人不得不感嘆農村人生活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孩子對這一切并沒有什么感受,他只是感覺新鮮,因為長期生活在城市的緣故,他對于自然界并沒有全面的認識,在城市生活中,他能夠接觸自然的主要渠道是外出旅游和到公園中游玩,其余時間由于繁重的學習任務,他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親近自然。我覺得這是一種悲哀,如果學生沒有充足的機會親近自然,感受五彩繽紛的世界,他們很難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和激情。
孩子長期生活在城市里,所以對于鄉野間的很多東西只在書本中見過,在田野中玩耍的時候突然見到了迎春花,看著自然界迎春花盛開的場景,孩子驚呼:“迎春花,快看,那里有迎春花!”這場景讓正在地里干農活的鄰居笑的淚都快出來了,他在感嘆城市里的孩子見到農村的一切都感到驚奇。這讓我也感覺很無奈,只能苦笑一聲,畢竟這問題咱沒法解決,只能抽機會多帶他出來走走看看。
古人曾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學習的過程就需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孩子隨我回到家鄉,他感覺到什么都很驚奇,我也想讓他體驗一下鄉村生活的快樂,所以就放開讓他親近自然。
路邊有人正在鉤洋槐花,孩子并沒有見過,還驚奇的問我他們在鉤什么?有什么作用?這立刻使我想到了過去那個饑荒的年代,在我小的時候,并沒有像現在這樣衣食無憂,很多時候想要吃飽肚子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各種野菜都成為我們肚中的口糧,洋槐花就是其中的一種,洋槐花是洋槐樹在春季所開的花,開花的季節,到處都是一股清香,而且洋槐花開花時滿樹的枝頭都是一串一串的,看起來潔白無瑕,聞起來一股甜蜜的清香,即使不用任何手段加工,直接抓一把塞到嘴里吃,也能感受到一股清香。而且楊槐樹非常潑皮,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長,所以在那個饑荒的年代,春季的洋槐花甚至一度成為人們的口糧,助人們度過了很多艱難的歲月。如今的洋槐花價格飛漲,已經是人們改善生活的一種綠色食品。孩子鬧著要吃,于是我就帶著孩子在樹上摘了一兜,高高興興的提回家去,在鄰居那里借了點兒面,從菜園中找了點兒辣椒和蔥,簡簡單單的將洋槐花和面一拌,上鍋蒸了十分鐘,然后用辣椒和蔥花一炒,一盤清香可口的槐花飯就出現在我和家人的面前。
孩子從來沒有吃到過這么新鮮的食物,所以一次就吃了一大盤,家人們在吃的時候也有一種回到過去的感覺,而我也重新體會到了久違的鄉情。
盡管回家的感覺很好,走在鄉野之間,讓我的全身都感覺舒暢,但是我依然要面對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不得不帶著對家鄉無盡的留戀,告別家鄉,回到城市。但我對鄉野間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永遠不會發生改變,而且我也會在今后的生活中盡量抽出時間,帶上家人多回老家看看,感受一下農村面貌發生的變化,多親近一下自然,培養一下孩子與家鄉的情感,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拉近城市與鄉村的距離,使孩子們不忘本。同時也使孩子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生活和自然的認識,將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充分激發出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能夠快樂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
悠然鄉野間看云卷云舒,體驗親近自然的樂趣,這是我內心最大的渴望,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時間走到鄉間,重新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也希望家鄉的面貌發生徹底改變,鄉親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