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奕
摘要:物流被譽為新國民經濟增長的“沃土”,它不僅能夠降低資源的消耗,提升勞動的附加值,更能夠增加勞動就業機會,盤活區域發展。此次研究中,將以C企業為例,就其中的風險成因進行分析,并對優化路徑予以總結。研究發現C企業在運行的過程當中,在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管理以及信息管理層面存在著一定的隱性風險,若未能及時地解決將給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極大的隱患。企業可通過明確崗位管理責任、跟進外包全程管理、完善信息管控體系等策略的實施,進行逐步的優化,提升防范能力以獲得更大的發展。
關鍵詞:
縱觀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其可以追溯上千年,最早在宋代就出現了物流業的雛形。進入上世紀80年代之后,物流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時期,行業主體更為多元,企業結構更為復雜,第三方物流企業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代表[1]。在隨后的十多年,借勢于互聯網企業發展我國物流業迎來了黃金的發展期。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在這一過程當中不斷地得以壯大和發展。然而,在對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分析中發現,當前仍有一些問題未能得到很好地解決,風險隱匿其中且未形成系統的應對機制。因此,針對第三方物流企業展開風險分析與防范層面的研究,能夠解決企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1 C企業發展概述
C企業是位于華東地區的一家第三方物流企業。企業有員工100余人,經營收入4000萬元。公司從2010年成立至今,經過了10年的發展已逐步形成了覆蓋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等地的多條直達線路和周轉線路。其中,有8條線路開通了往返功能,較好地滿足了客戶生意互通等方面的需求。公司的貨源相對充足,在華東地區的小商品、輕紡、電子、精密儀器等貨物集散地都有接收網點,同時在直達線路的端口也有落貨點。經過10多年的經營,C公司獲得了不錯的行業口碑,越來越多的客戶愿意與C公司合作,這也使得公司的營收能力保持在一個較高的發展水平。但隨著公司的深入發展部分問題而日益地暴露了出來。
2 C企業內部風險的成因分析
2.1銷售與收款的風險
在C企業的運營過程當中,銷售和收款是其中的核心環節。這其中又以運輸收入和客戶返款的定價尤為關鍵[2]。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是一場公司與客戶建立在共贏基礎上的一種博弈。如在對貨物運費的開票過程當中,若開票價格過高,則會導致客戶不太滿意,有可能會因此損失客戶。反之,在對貨物運費的開票過程當中,若開票價格過低,則會導致收入過低,有可能會因此造成公司的損失。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物流市場的內卷開始出現,客戶在物流交易中的話語權被不斷地放大,市場天平的失衡傳導至企業,又表現為待收貨款等層面的風險。
2.2人力資源管理風險
企業的不斷發展中,人員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管理因素。可以說物流企業人員的素質及穩定將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建設力和發展力。然而,就當前的情況來看,C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層面的問題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人員的流動性較大。就現場走訪當中發現,員工在企業的任職超過5年的不足三成,有如開票員、客服員、裝卸員等崗位的流動性相對較大。開票員不穩定可能會影響到C企業的運作;客服員不穩定可能會導致客戶的問題不能夠得到很好地解答;裝卸員不穩定可能會導致工作效率等方面出現問題[3]。
2.3業務外包的風險
C企業的運輸車輛均為外包,這就導致在企業運行的過程當中,租車費用是其中一項重大的成本支出。這樣的一種方式使企業的運輸管理的風險建立在了外租運輸車輛之上。這就導致外租車輛的承運能力、賠償能力及個人的專業勝任力直接外顯為了C企業的發展競爭力。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風險,同時也造成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相對較低。去年因調度員審查的失誤,致使一輛未上全險的車輛被租用,而后在事故處理過程當中使企業蒙受了較大的損失[4]。
2.4信息系統業務風險
C物流企業緊跟時代發展的趨勢,進行了信息管理系統層面的建設。該平臺成為了企業對賬等活動的重要渠道。而在走訪當中發現,因員工對信息錄用的盲目,導致平臺數據信息準確性出現了一定的偏差,這就導致在平臺上所流轉的數據并不能真實地反映交易等情況。如一些人員對數據進行隨意的修改或刪除。而這也造就了舞弊問題的溫床,運用當中套取公司資金等問題屢禁不止。因此,C公司需要在發展當中著力解決信息系統監管的問題,減少企業的運營風險。
3 C企業內部風險的防范措施
3.1加強銷售收款管理
為有效提高在銷售與收款層面的管理能力,可在公司合同管理的基礎之上,加大對關鍵環節的管控力度,建立起科學的監督機制,以更好地完成對企業銷售、收款等工作。如對開票工作實施權限制。開票員需要嚴格按照公司規定的價格進行開票。若遇到特殊情況可由現場組長予以一定程度的優惠。超過這個額度報請業務經理審核。同時,要逐步的引入應收賬款的管理理念,對客戶進行精益化的管理,以降低收款風險[5]。
3.2跟進外包全程管理
公司可以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最為優質的承包方。在簽訂業務合作協議時,應充分地對業務開展中的風險予以規避,對合同條款當中的具體責任進行明確。在違約責任層面,公司可根據不同的業務情況,制定出既規范又具有一定靈活性的條款,來更好地適應行業發展的形式。
3.3深化人力資源管理
公司在科學化、規范化發展的過程當中,要首先明確各崗位的責任,對開票、卸貨等每一個崗位做出具體的要求,加大對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及入職后的工作考核工作。要逐步地調整現行的薪酬管理制度。可引入績效管理的內容,實現對員工的優績優酬,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熱情。也需要要加大企業文化建設,突出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在薪金留人的基礎上實現環境留人、團隊留人。
3.4完善信息管控體系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物流企業當中的體現也是非常明顯的。公司在加大信息管理培訓的同時,可引入信息化的管理系統2.0,以實現終端攬收、運單跟蹤等功能,實現對物流信息的主客體共享。這一系統的引入,在較好地提升客戶物流服務體驗的同時,也為公司的財務管理提供了較大的支撐,對消除公司銷售、收款中的營私舞弊等問題有著極大的遏制作用。
4結束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物流的依賴性也日趨地明顯,物流成為了關乎到國計民生的大事。物流企業在借勢于國家改革的紅利而得到規模發展中,也迎來了企業發展的關鍵期。一些隱匿的風險若未能進行排除,將會導致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在對C企業的展開風險分析的過程中發現,銷售與收款、人力資源管理、業務外包以及信息系統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可通過明確崗位管理責任、跟進外包全程管理、完善信息管控體系等策略的實施,以剔除風險點為導向,以提升防范能力為出路,不斷深化對管理體系,提升內控能力,進而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丹丹,高紅麗,侯玲玲.中小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分析與防范[J].大眾標準化,2019(16):140-142.
[2]陳少蘭.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國物流企業財務評價與風險防范[J].國際商務財會,2019(06):71-76.
[3]包耀東.第三方物流企業運作物流金融的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物流科技,2011,34(06):39-41.
[4]李卓勛.第三方物流企業信息化項目風險控制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3(18):70-73.
[5]何靜.第三方物流法律風險的防范——基于上海浦東新區的實證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0,37(03):3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