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志東
摘要:為實施農藥減量工程,展示化學農藥減量協(xié)同增效作用,2020年我市引進四種新型種衣劑拌種、噴霧助劑及配套產品,花生全生育期應用,驗證花生田雜草、花生地下害蟲、花生葉斑病的防治效果、花生增產效果。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花生;減量用藥;試驗
1.供試條件
1.1示范地點
示范點設在山東魯花農業(yè)科技推廣有限公司花生種植基地譚格莊村,試驗田常年種植高油酸花生,基地面積為1600畝。
1.2示范品種
種植品種為花育963,種植模式為單壟雙行覆膜栽培,壟距90厘米,株距16厘米,行距30厘米,三個處理設在同一示范區(qū),不設重復。
1.3環(huán)境栽培條件
土壤為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在6.1左右,肥力中等。于 5月7日機械播種,播種量為每畝12.5公斤,種植前畝施15-15-15復合肥50kg、土雜肥(以發(fā)酵花生殼為主)1000kg。9月22日機械化收獲,其它田間管理按照常規(guī)進行。
2.示范設計
2.1供試藥劑及處理
A1、30%吡唑醚菊酯.戊唑醇懸浮劑(明潤豐) ? ? ? ?40g/畝;
A2: 30%吡唑醚菊酯.戊唑醇懸浮劑(明潤豐) ? ? ? ? 30g/畝;
B、15%噻蟲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咯菌腈懸浮劑(苗堅強)100g/15kg種子
C、45%精異丙甲草胺懸浮劑(立閃) ? ? ? ? ? ? ? ?100g/畝
D、0.25%噻.硝鈉微乳劑(隆富) ? ? ? ? ? ? ? ? ?60ml/畝
E、倍倍加噴霧助劑 ?(桂林集琦藥業(yè)) ? ? ? ? ? ?1500倍液
其他配套藥劑和產品
40%氟啶胺異菌脲SC(明迪) ? ? ? ? ? ? ? ? ? ? ? 20g/畝
150g/L螯合懸浮硼肥(健瑞) ? ? ? ? ? ? ? ? ? ? ?20g/畝
700g/L螯合鋅肥(健怡) ? ? ? ? ? ? ? ? ? ? ? ? ?9g/畝
190g/L鈣鎂及8種微量元素螯合懸浮劑肥料(健博) ?20g/畝
100g/L氨基酸微量元素肥料(健麗) ? ? ? ? ? ? ? ?25g/畝
以上均由北京明德立達公司提供
2.2處理區(qū)設置
設置3個處理區(qū)及空白對照區(qū),分別采用以下處理:
處理1區(qū):A1+B+C處理區(qū)
處理2區(qū):A2+B+C+D+E處理區(qū)
處理3區(qū):農戶自防區(qū)
每處理區(qū)面積3畝,不設重復,處理區(qū)進行病蟲害統(tǒng)防統(tǒng)治,同一噴霧機械、噴液量。空白對照區(qū)不做管理。
2.3施藥時間及方法
分別在花生的播種期、播種后出苗前、初花期、盛花期末、莢果膨大期(收獲前20天)用藥,具體安排如下表:
2.4、調查時間和方法
在花生播種后15天調查出苗率,在團棵期調查雜草防治效果,在收獲前20天和收獲前期分別調查花生葉斑病的防治效果;在收獲時調查花生的長勢、測產、調查花生莢果被地下害蟲的危害率。
2.4.1調查種子出苗率
在播后15天,種子基本出苗后,調查種子出苗率,方法為每小區(qū)錯開取3行,每行10米,調查花生苗數(shù)量。
2.4.2調查除草效果
在花生苗團棵期調查雜草的防除效果。方法為按對角線五點取樣法取樣,每小區(qū)選5點,每點0.2平方米,調查雜草總株數(shù)和鮮重。
2.4.3調查病蟲防治效果
在收獲前20天和收獲前分別調查花生葉斑病的防治效果。取樣方法為對角線五點取樣,每點取2~5墩花生,調查其葉片上的病斑數(shù)量、病斑占葉片的面積等數(shù)據(jù),其中病害根據(jù)以下分級標準進行分級,然后得出病情指數(shù),再根據(jù)病情指數(shù)計算效果。
0級:無病
1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5%以下;
3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6%~25%;
5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26%~50%;
7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51%~75%;
9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76%以上。
2.4.4收獲時測產、測長勢和莢果被害蟲危害數(shù)
每處理區(qū)按對角線取樣法取樣,每小區(qū)取5點,每點10株,拔出后計數(shù)每株結莢分枝數(shù),摘下全部成熟的莢果,稱量莢果重量,調查記錄花生單株果數(shù)、雙仁果率、飽果率、百果重;各處理區(qū)莢果分別曬干后再稱干重,折算每個處理區(qū)花生的畝產量。
3、效果計算
處理區(qū)出苗數(shù)—空白對照區(qū)出苗數(shù)
出苗增加率%=————————————————×100
空白對照區(qū)出苗數(shù)
空白對照區(qū)雜草數(shù)—處理區(qū)雜草數(shù)
雜草的株防效%=————————————————×100
空白對照區(qū)雜草數(shù)
空白對照區(qū)雜草重—處理區(qū)雜草重
雜草的鮮重防效%=————————————————×100
空白對照區(qū)雜草重
施藥前口數(shù)—施藥后蟲口數(shù)
害蟲的蟲口減退率%=——————————————×100
施藥前蟲口數(shù)
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空白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
害蟲防效%=—————————————————————×100
1—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
∑(調查株數(shù)×病害級數(shù))
病害的病情指數(shù)=——————————————
調查總株數(shù)×最高級數(shù)
以農戶自防區(qū)為對照,計算相對防治效果
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處理區(qū)病情指數(shù)
病害防治效果%=—————————————————×100
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
處理區(qū)產量—對照區(qū)產量
增產效果%=———————————————×100
對照區(qū)產量
4、試驗結果及分析
通過調查,處理一、處理二的花生出苗率分別為95.1% 、92.9%,較農民自防區(qū)的花生出苗率(71.2%)差異明顯;處理一的雜草株防效、鮮重防效分別為89.23%、91.99%,處理二的雜草株防效、鮮重防效分別為90.73%、95.50%,較自防區(qū)(49.93%、63.81%)差異明顯;收獲前20天處理一、處理二花生葉斑病的校正防效分別為84.2%、81.9%,收獲前處理一、處理二花生葉斑病的校正防效分別為68.6%、66.2%,防效明顯;處理一花生結果分枝數(shù)、單株果數(shù)、雙仁果率、百果重分別為13、22.2、73.7%、0.32g,處理二花生結果分枝數(shù)、單株果數(shù)、雙仁果率、百果重分別為15、26、78.0%、0.37g,自防區(qū)花生結果分枝數(shù)、單株果數(shù)、雙仁果率、百果重分別為10、20.2、69.4%、0.29g,產量基礎差異明顯;處理一區(qū)、處理二區(qū)花生鮮果理論畝產分別為781.3kg、754.7kg,較農民自防區(qū)花生鮮果理論畝產(620.0kg)分別增產26.02%、21.73%,增產明顯。
5.結論與討論
通過試驗示范,供試藥劑濃度下對花生沒有產生藥害,出苗整齊,說明安全性好。處理區(qū)防病治蟲除草效果均優(yōu)于自防區(qū),且增產幅度大, 達到減量增效的目的, 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花生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J]. 高永慧. ?農業(yè)與技術. 2018(16)
[2]花生高產栽培肥水管理技術[J]. 顧海英. ?農民致富之友. 2017(18)
[3]花生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J]. 張金福. ?農村科學實驗.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