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銘
摘要:分析地質勘探產業的特性和安全生產現狀,結合冶金和其他產業以及貿易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基本規范,將確立地質勘探產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共同要素和專業核心要素。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在地質勘探產業的施工運用慣例,根據建設運用情況,總結安全生產標準化在地質勘探產業的施工運用經驗,分析影響地質勘探產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相關因素。最后,對安全生產標準化在地質勘探產業的建立和運用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安全生產標準化;地質勘探;
引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地質勘探產業強烈保證了我國對礦產資源和工程地質基本數據的需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地質勘探產業移動性高、建設環境困難,建筑工人的安全性很低,特別是在中國西部的高原、山區、近海地質作業中風險很高。在社會地質工程市場化逐漸加深的情況下,為了實現效益最大化,項目成本大幅降低,影響地質工程現場建設環境的安全性。同時,近年來,地質勘探產業因熟練能干的勞動者持續減少被轉型為企業,新員工不了解地質勘探技術,因而頻繁發生安全事故。
一地質勘探產業的特征
1行業特性
地質勘探取決于國家各個方面的需要,如經濟發展、國家安全、技術創新等方方面面的研究工作,該工作對勘探地區的巖石、地下水等與地質狀態相關的數據尤為看重,還包括地質遙感等方面的檢測。該工作綜合了各個領域的要點,是一個多領域且具有專業深度的工作,而在目前的很多領域中的相關規范文件可以借鑒,但不能完全挪用其他領域的行業規范。
2安全生產的現狀
地質勘探行業是一個高危行業有著種種的危險源,時常會發生一些安全事故,因為這個高危工作因素的影響,首先就是從事該行業的專業人才稀少而且對該行業的安全防范管理也變得困難。這些種種現象使得地質勘探行業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安全生產標準迫在眉睫,因為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標準可以使該行業的方方面面變得規范,各個方面的責任也可以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從而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關于建立該行業安全生產標準的建議見下文。
二用于地質勘探的風險識別和風險評價
地質勘探的風險源主要包括崩塌、高空墜落、溺水、物體打擊、抬起傷害、觸電、機械損傷、爆炸、噪聲和振動以及其他危險和有害因素。
1崩塌
地質勘探和挖掘過程中坍塌事故的主要地點或工作項目如下: 1)陡崖下的部分; (2)建設基地。(3)非法堆放超高物品;(4)在機場設施挖掘探測。
2高空墜落
人們可能有從高處墜落的地方: (1)陡峭的懸崖;(2)高樓上(3)移動工作臺(4)塔梯(5)階梯平臺的邊緣;(六)其他較高的工作處。
3機械損傷
地質勘探鉆探和基坑勘探受到機械損傷的地方: (1)包括鉆探工作、儀器安裝、拆除、鉆探工具。(2)存在于其他設備的操作中。
4溺水
有沉溺于地質勘探和用途的地方: (1)水上的勘探;(2)原野等環境的勘探以及十字路口路線中用于過河的地方。(3)河流的斜坡處工作(4)跨海大橋處的工作。
5物體打擊
地質勘探和建設可能包括對象擊中的地點或操作: (1)建筑物的據點;(2)設備的安裝和拆卸(3)挖掘工具。(4)用于處理孔事故的挖掘。
6抬起傷害
地質勘探、挖掘、建設中傷害的可能性比較高。主要危險是電梯、打滑、碰撞、緊急停止等損壞的鋼絲繩。
7觸電(雷擊)
在可能引起電擊的地質勘探和挖掘中,使用了很多電器。例如,挖掘裝置的機場照明所需的安全電壓不被使用,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良好,電氣設備根據需要不被保護及接地。
8火災
可能發生火災的場所: (1)電源線; (2)在植物開發的山區和野生森林地帶處。(四)含有可燃性物質的道路(五)營地。
9噪音和振動
噪聲源和振動的生產設備和場所主要有: (1)機械維修裝置;(2)挖掘應用現場。(3)柴油發電機室。
三關于地質勘探產業的建議
1領導層務必給予足夠的關注
領導層的主要作用是給予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要求以及大致的效果和方案,并且提供足夠的相關物質和經濟條件。管理層的任務是實現后標準化、工藝流程標準化和工作標準化。多年前,局領導將安全生產目標強制用于與收入分配相結合的各級主要軍官的年終考核,實現了良好的結果。在該項目正式執行之前,領導者可以向相關負責人提出嚴格的要求,以提高他們的緊張感來使得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建設更加有序和高效率地完成,年底考核制度提高了該項目的效率,并且與每個人的利益都息息相關。故此,所有的相關人員都重視了這個項目的各個部分,這也是該項目效率為何提高了的原因。
2可見的進展情況
在確立生產標準化的過程中,為了喚起全體員工的熱情,需要明確掌握這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在這個部門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明確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進展。全體成員共同投入該項目并進行及時的反饋是其可以高效率推進的重中之重。
3各個部門成員共同參與制定安全生產規范的內容
地質勘探是一個綜合能力運用的行業,而這也意味著需要多個相關專業的人才來一起相互配合,協同一起來完成,不同專業的人負責不同的領域,而每個領域的安全注意事項不同,在制定安全生產規范的內容時,如若所有不同領域的人都來參與制定,那么這個內容就更加全面,從而可以在理論上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而不同領域的及時反饋,可以對內容的表達方式等做調整,這也可以提高該項目完成的效率。
4建立約束機制
在生產標準化的構建和運用中,需要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將安全生產的標準化帶入日常的安全管理中。在簽署生產責任書時,收集用于安全生產的標準化風險保證金。
評估將根據完成效果給予獎勵或處罰。需要通過相應的獎勵和懲罰,刺激中級管理層,特別是基層負責人的熱情,形成良好的正循環。根據安全生產標準化中的安全管理思路,研究有效引導員工行為標準化的方法,消除業務行為的隱患。除了為領導層建立約束機制外,我們還應該獎勵和懲罰基層員工。如果沒有積極的合作,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建設很難良好創造。
5組織效率和動態調整
為了順利建立和執行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必須具有高組織效率,解決所有類型的問題,使政府法令保持原狀。 在安全標準化工程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生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環境變化,原目標有時會不適合,因此需要根據環境條件的變化經常重新審視目標。考慮到安全生產建設中的新情況,有必要進行及時和動態的調整。
6加強教育培訓標準,整合系統運用基礎
教育和培訓是系統有效運行的基礎。所有調查單元都必須在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整個過程中進行教育和培訓,根據不同水平、位置、目的、不同需求,設定相應的培訓內容,持續發布標準文件,有計劃、有目的地在本單位培訓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自評人員和后備軍隊伍,基本具備自我檢查、自我評估、自我改革的能力 只有加深對建立安全標準化的理解,了解并基本掌握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規范的要素和內容,具備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文件所需的安全知識和技能,能夠將文件化的標準和實際工作有機結合,自主嚴格地遵循標準化手冊,單元全體員工才能成為手續文件和操作指示,標準化管理工作實施的積極反饋者,為系統的有效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7環境安全標準
實時監測天氣環境,以避免在雷雨、雪等惡劣天氣下探索。另外,在現場作業時,為了避免被蚊子叮咬、植物傷口、紫外線和外部暴露等對工作人員身體有害的外部環境,請穿戴裝備精良的運動鞋和橡膠手套。在容易發生雪崩、閃光洪水、泥石流的危險地區,必須采取措施防止洪水和山的滑行波,保證勘探營盡可能遠離危險的源頭。
8地質勘查技術標準的積極服務要求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資源開發、環境保護、防災、土地利用等課題變得突出,地質學工作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國土資源公布了實施深海探測、深海探測、深地觀測、陸地工程技術的科技創新開發戰略。聚焦這些新需求,加快新興領域的標準升級,包括天然氣碳水化合物和頁巖氣的調查與評估。
9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加快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進度
在地質資源領域,中國的標準對產業的影響和國內的影響意識很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國內相比有很大不足。在“一帶一路構想”的政策下,中國在地質礦產資源領域的標準可以加強與相關標準的國際合作。這樣,可以使中國在標準化的領域進步的更快,從而使得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擁有更大的能力來幫助其他國家。
10建立有效平臺
加快建立土地資源標準化信息平臺,提高土地資源標準修訂效率,構筑和規劃與國家標準化信息平臺有效連接的土地和資源標準化信息平臺網絡管理,包括項目聲明、修訂、審查、批準、清理、審查和評估標準信息服務的建立修訂過程和控制,以充分滿足社會的需要。
11加強技術委員會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制作
地礦行業的標準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體系,其中涉及的專業知識深且廣,最好可以讓多位資深專業人士一同制定相關標準。在制定該標準時要之一避免相互排斥,而是要一同完善相關的指標以及臨界值。并一同審查所有相關的制定要點。
結語:
本文運用科學系統的分析方法,通過不斷的實踐和不斷的改進,研究地質勘探產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建立和運用機制,從而得出以下結論。
(1)全體成員共同投入是關鍵,全體成員共同投入不僅是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標準的基礎,也是安全生產標準化持續改進的決定性因素;(2)在地質勘探產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企業組織效率的有效運用,注意持續的動態反饋并及時進行調整;(3)考慮地質勘探產業的特性,地質勘探產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結構需要制定不同于其他產業的統一的國家標準,包括地質勘查(包括測繪、遙感、液壓工程)、物理勘探、地化學勘探、海洋地質學、鉆探、海洋地質學等等;(4)地質勘查技術標準的積極服務要求;(5)政府主導 社會組織為主體;(6)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加快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