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優旻
【摘要】在當前我國可持續發展步伐邁進的同時,城鄉發展作為中國經濟社會進步的一項重要內容,也獲得了長足進步。本文圍繞城鄉規劃法對城市總體規劃的挑戰及經驗問題展開討論,提出幾點思考,僅供參考。
【關鍵詞】城鄉規劃法;總體規劃;城鄉建設;挑戰;經驗
作為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城鄉規劃的核心在于城市建設問題上,并將城市規劃作為主要建設依據。城鄉規劃指的是能夠在保證城市空間資源得到有效配置的基礎上,統一對城鄉用地進行管控,這項工作總體體現出了一定的全局性、綜合性及戰略性。立足近幾年中國的城市規劃現狀,其更加體現出了極強的統籌性。
一、城市規劃法對城市規劃的挑戰
(一)科學制定總體規劃,協調規劃剛性與發展靈活性
城市規劃戰略在執行過程中必須具備一定的戰略性和剛性。但對于城市本身而言,在其發展過程中又往往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受到這種因素的影響,便對城市規劃工作本身的工作內容要求具備較好的靈活性,且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適應城市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大多數城市而言,其在規劃的過程中,基本都是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分段進行,大體上可將其工作內容劃分為遠、中、近三個階段,依附于此三個階段工作的執行,使得實際工作的內容能夠更加貼近我國城鄉規劃的未來發展方向。然而,對于城鄉規劃工作而言,其規劃得愈長遠,往往其中工作存在的不確定性也越大。這樣一來,城市發生變化時,往往需要從其基本的建設體系上進行改革,之后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規劃沖突。出于對城鄉規劃法對實際城鄉規劃工作的內容進行的調整及其所產生的影響的考慮,以及未來城鄉規劃工作所體現出來的不確定性,實際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勢必要預留下來一定的空間,以此將對工作產生的影響降至最低。如果想要改變計劃,則可以對這些計劃進行適度地調整,避免工作中出現不必要的沖突,并且使整修成本盡可能地降低。
(二)城鄉規劃工作與市場效益的矛盾
城市規劃工作正在開展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客觀的市場規律。換言之,城市規劃工作的開展必須要以市場經濟效益為基礎,當市場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時,城市就需要根據市場需要不斷開發調整土地。從空間和結構上來說,這樣能夠實現城市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假如城市規劃工作未能夠遵循客觀的市場經濟規律,也就是說市場將出現扭曲,并且市場會受到一些外部的客觀因素的影響最終失效,如此就自然而然地會喪失一部分社會福利,在這樣的環境下,城市社會效率在運行過程中呈現出低下的態勢,并使得社會經濟效益大幅度受到影響,波及未來的城市發展。因此,要是能夠在遵循客觀市場規律的基礎上,憑借市場功能規劃而將其市場效益發揮到最大,那么城市規劃就必須以經濟原則作為核心來實現城市福利或者城市資源的最大化利用[1]。
(三)城市長期規劃與新城鄉規劃法的銜接問題
新的城鄉規劃法提出要求在我國,城市間隔每5年作為一個周期,但是城市總體規劃則是20年為一個周期,在此四個周期當中,城市必須為其提供充足的資源用于發展其城市布局,保證城市的發展。另外四個五年周期中最少要有三周期當成是未知數,實際上這其中也就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二、城市總體規劃的建議和對策
(一)規劃要強化協調性
全面調控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進一步深化對區域以及城市發展動態的研究工作,并且深入剖析現階段經濟形勢下能夠促導產業結構不斷發生調整的規劃策略,并且進一步確定合理的城市區域發展以及定位目標及戰略,做好和周邊地區包括基礎設施、空間以及產業、交通等方面的協調工作。一些重要的決策必須嚴格經過相關研究部門的論證。當遇到重大決策時,應該先由專家組進行研究,之后提出各自獨立的選擇方案,同時內部組織召開研討會,最終交由政府方拍板最終決策。作為規劃部門來說,必須嚴格做好城鄉規劃的指導和控制作用,持續性創新和優化城鄉管理機制,并且不斷健全與之相關的管理制度;必須進一步加強規劃隊伍的建設同時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總體服務意識[2]。
(二)規劃要保持嚴肅性
包括規劃部門在內,各個縣、市、區都必須嚴格審批規劃,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和規劃監察工作,綜合維護城鄉規劃工作的嚴肅性及權威性,始終堅持將一張藍圖繪制到底,杜絕出現隨意變更城鄉規劃的現象。積極探尋城鄉生態規劃建設和發展的目標、技術方法或有效途徑,并且結合節約型城鄉建設的具體要求實現生態友好、節能減排、集約發展,實現產業以及空間發展戰略的合理布局,全方位從土地利用、建設標準、功能布局或者綜合配套等各個方面輸入生態型城市建設的標準理念。
(三)科學劃定城市規劃區,保障城鄉規劃依法實施和管理
規劃城、市、區時,必須兼顧慮及城鄉統籌的具體要求,以盡最大可能地滿足規劃控制以及依法實施管理的實際需要,除成片的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建設用地以外,其余的各片區均以單獨布置的形式設置各種類型的基礎設施和基礎規劃保護區域,由于城鄉建設發展一定要規劃控制的區域或江海岸線,同時那些縣級市或縣城規劃覆蓋的行政區域也包含在內。要求規劃區范圍以內的規劃內容深度適應規劃管控的需求,并以此為接下來的規劃工作的開展奠定的依據基礎[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目前我國的經濟體系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各城市其規劃工作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源自政策以及市場的影響,且這種影響在不斷擴大。所以,城市規劃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除了必須遵循新的城鄉規劃法的要求以外,還必須做到要科學合理地規劃好城市資源,該問題也是目前我國政府部門或行政部門、城鄉規劃管理部門需要將其問題作為工作的重點進行考慮的一個問題,如此說明了,僅有在克服掉這些問題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發展并做好我國的城鄉規劃工作。
【參考文獻】
[1]賈寧,于立,陳春.英國空間規劃體系改革及其對鄉村發展與規劃的影響[J].《上海城市規劃》.2019(2):211-215.
[2]李春蕾,張碩.基于GIS的縣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規劃實施評估研究——以商河縣為例[J].規劃60年: 成就與挑戰——中國城市規劃年會.2016(4):213-216.
[3]王卓.城市總體規劃中城市規劃區和中心城區的規定[J].《房地產導刊》.2016(7):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