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亮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內經濟呈良好發展趨勢,為建筑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結構形態看,磚混結構逐步退出建設市場,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框剪結構變為了市場主流結構,要制造這樣的建筑結構是很難的,而且很難去除裂縫,根據需要,可以保證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如果想要落實的話,就必須切實執行管理工作。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引言
通過加強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同時也可以保證相關設施的穩定性效果,為建筑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效益,推動整個建筑行業的長足發展。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社會經濟轉型的重要階段,隨著城市建設工作的持續開展,人民群眾對于建筑的整體質量和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頻率較高,因此應當盡快完善相關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措施。
1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
混凝土從廣義上來說是由膠凝材料、水、粗集料、細集料和必要的摻合料、外加劑,按適當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拌和、密集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在符合我國現行設計規范標準的前提下,對混凝土進行設計時,由于施工技術難度較高,相關施工技術人員必須掌握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且能結合混凝土施工特點進行系統分析,以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能滿足建筑物的設計要求。混凝土施工時最常出現的質量問題是混凝土開裂,開裂問題危害極其嚴重,它會影響結構的耐久性,降低結構的承載力,影響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時會危害建筑物的安全性。混凝土施工常選用鋼、木和鋼木混合模板,根據其溫度特性進行具體的模板選擇,為了防止混凝土受外界影響而發生混凝土開裂破壞,需對新澆筑的混凝土采取保溫措施,以確保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因此,混凝土進行施工時需注重其材料的比例配合、專業技術人員的選擇、裂縫問題和支護模板的選擇。
2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
2.1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
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因此在進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該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添加劑等,那么在這些主要的原材料進場時,需要進行見證取樣送檢,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禁止入場。還應該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并按設計施工圖紙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以此來確保原材料配比的合理。通過配比實驗,為后續房屋建筑混凝土材料調整提供依據。在拌制混凝土過程中,下料計量準確,保證混凝土質量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2.2粘貼鋼板加固法
粘貼鋼板加固法主要用于鋼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加固和維護,它適用于加固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彎曲和抗拉性能。結合鋼結構的特點,實現增加整體強度、抑制混凝土變形的效果。還可以增強組件的抗彎曲性,并利用結構粘合劑的剪切轉移來限制鋼板的粘合。加大混凝土建筑物的承載力和防止新的裂縫,利用鋼板的良好抗拉強度來增加結構的承載力和抗破壞能力,以達到加強建筑物混凝土結構的目的。粘貼鋼板加固法設計方法簡單、技術可靠性高、補強施工周期短,此外與其他補強技術相比,其工程造價相對較低且區域補強成本趨于降低。缺點是工作溫度限制在5℃~60℃之間,組件操作難度高,并且難以評估鋼材的腐蝕程度。該過程的施工順序如下。首先,在建筑物的鋼板和混凝土結構上鉆孔,除銹并拋光鋼板,使建筑物的混凝土結構的粘結表面粗糙,然后將鋼板提起并固定在螺栓上,將排氣管安裝在鋼板的四角處,以彌合粘結結構周圍的間隙,最后涂上填充膠進行檢查和防腐處理。
2.3澆筑技術
當配比與攪拌作業完成后,即將來到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核心環節,即為澆筑作業。施工人員務必要采用正確的澆筑作業方法,為混凝土質量的保證打好基礎。在正式開始作業之前,施工人員首先要全方面檢查模板的設置狀態,以及鋼筋是否綁扎緊實,同時還要判斷相關構件的細節是否存在問題,施工人員需要根據鋼筋的型號和施工需求來合理選擇澆筑方法,在澆筑作業的過程中小心謹慎,盡可能避免出現混凝土接縫,并將混凝土的下落高度控制在兩米范圍之內,避免在施工中出現大量飛濺物。需要強調的是,整個澆筑作業過程需要一氣呵成,其中不得間斷,一旦在澆筑過程中出現斷檔,則需要從頭開始,并且要控制好澆筑時間,以此來確保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2.4使用科學方法控制混凝土結構溫度
(1)混凝土溫度應力對于混凝土結構非常重要,施工人員根據混凝土結構的實際情況和施工特點來進行合理的溫度控制,科學調整混凝土溫度應力,以維護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必須落實施工規范,科學合理地控制水泥使用量,從工程項目的現實需求和施工目標出發,科學測量和控制水泥使用量,滿足混凝土結構的設計要求,發揮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效果。(2)混凝土結構澆筑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溫度控制,充分考慮多方面的主客觀因素來制定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案,避免不利因素對于混凝土結構整體質量的破壞性影響。在具體的施工操作之中,施工團隊應當充分結合施工經驗以及施工目標的特點,不斷優化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施工團隊在建設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過程中,明確施工標準和技術規范,按照施工溫度需求來落實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施工現場的數據和信息來設計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方案,實現更加合理、協調的材料選擇、科學配比、溫度控制措施,必須加強土木工程混凝土配比和澆筑方式的管理、落實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控制,實現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高質量進行。土木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重點監控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的安全性,全面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建設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
2.5混凝土的養護方案
混凝土澆筑結束后,應注重混凝土的養護工作,需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控制,減少內層與外層的溫度差,避免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混凝土由于水化熱的原因,需技術人員全程進行內部與外部溫度的數據記錄,并根據記錄的數據進行具體分析,對此制定有針對性的養護工作,來確保混凝土的整體質量要求。混凝土的溫度檢測時,電阻型溫度計是最常用的測試工具,操作方便快捷,并易精準測出測量點的溫度,可以確保所得數據的準確性。基于此,更需注重混凝土的后期養護工作。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混凝土的養護即是通過對混凝土的溫度和濕度的控制,使混凝土的剛度滿足設計要求,并減少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混凝土的養護主要有保溫保濕覆蓋法、淋水保濕法、噴霧保濕法和電熱保溫法等方法。對于混凝土保溫保濕的養護應派專人負責,保濕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保持混凝土的表面濕潤,以減少混凝土結構中的溫度應力,保溫覆蓋層的拆除應分層逐步進行。
結語
建筑工程項目本身具有著工期長、規模大以及環境復雜等特點,因此其中會有很多因素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整體質量帶來負面影響。在日后的施工中,施工企業務必要盡快完善管理制度,從源頭處著手來把控施工材料的整體質量,合理選擇施工工藝,將鋼筋外露和混凝土裂縫問題遏制在苗頭中。此外,施工人員也要進一步規范自己的作業流程,盡可能減少操作失誤,在施工中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
參考文獻
[1]馮建勇.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J].建材技術與應用,2020(06):42-43.
[2]裴文翔.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03):55-56.
[3]王水轉.混凝土澆筑施工產生裂縫預防措施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03):39-40.
[4]喬隨喜.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分析[J].門窗,2019(08):65.
[5]柴瑞,唐盛朝.混凝土施工技術探究[J].山西建筑,2019,45(0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