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逆全球化趨勢越發明顯。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發展形勢,中央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金融業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如何利用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側重討論新發展格局的時代特點以及該格局下金融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如何通過綠色金融這一特色業務實現經濟快速復蘇及發展。
關鍵詞:“雙循環”格局、綠色金融、經濟發展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遭受強烈沖擊。經濟嚴重衰退,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全球經濟發展情況不容樂觀。面對全球局勢驟變,黨中央從全局出發,立足于本國實際,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積極應對局勢變化,順應經濟發展形勢,開辟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途徑,實現經濟復蘇與發展。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時代所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并不意味著要關起大門自己搞發展,而是依托于國際大環境,利用自身的內需優勢,進一步挖掘國內市場的發展潛力,從而構建起獨立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不僅僅是為了加快國內經濟體系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讓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接軌,將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統籌起來,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實現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一、“雙循環”格局下,機遇與挑戰并存
“雙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對我國經濟體系提出新的要求,經濟要素要重新進行組合,要將以消費和投資為主的內需發展放到更重要的位置。這一變化對于金融業來說,影響是全面的。商業銀行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受到的影響也大同小異。如何利用新格局下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對于實現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雙循環”是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體,即最大限度保護外貿投資、穩定發展的同時,將經濟發展重點轉到國內內需上來,將內需做大做強,夯實我國經濟發展基礎,把握發展主動權。這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金融環境和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消費需求更加強勁,有利于商業銀行進行結構升級。商業銀行傳統的服務項目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新基建、5G等高新領域的建設投資,也會為商業銀行帶來更多的資金收入,資產質量也會隨之提升。
當然,“雙循環”也會加大金融風險。經濟內循環會使商業銀行將所掌握的資源集中在國內優質客戶手中,因此會出現“堆大戶”、“壘大戶”現象,可能會造成資源浪費,貸款風險集中度上升。另外,對于不同類型的商業銀行來說,可供選擇的客戶也各不相同。對于國有銀行來說,它們憑借自身優勢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而對于中小銀行來說,由于自身實力的差距,可供選擇的客戶并不多,因此會造成客戶大量流失,阻礙銀行自身發展。
總而言之,“雙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必然會對金融業的發展產生全面性的影響。而商業銀行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雙循環”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只有懷揣解決雙循環問題的本心,瞄準重難點,精準施策,才能實現經濟與金融的雙向發展。
二、綠色金融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核心之一,就是將有限的金融資源用于推動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綠色發展已成為一種國際共識,可以將綠色金融作為提升經濟發展效率的切入點,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加強綠色金融體制建設,構建與國際發展格局相適應的綠色金融支持體系,推動綠色金融國內國際的雙循環發展。
我國在綠色金融領域起步較早,具有較為廣闊的金融市場,基礎牢固。這為綠色金融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推動綠色金融進一步發展,對于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實現“30·60”目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綠色金融儼然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雙循環”發展格局,亦是機遇也是挑戰。商業銀行作為金融業的領頭者,應利用好綠色金融這一特色業務工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立足于新發展格局,利用好國內國際雙重市場資源,走一條長遠的綠色發展之路,才是我國未來的前進方向。
參考文獻:
[1]周誠君.綠色金融如何支持“雙循環”?[J].金融市場研究,2021(02):18-22.
[2]王愛儉,王博,李赫燃,張歡,梁金濤,朱蓓,郭嘉楠.金融多維發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J].華北金融,2021(02):1-17.
[3]唐西均.雙循環格局下綠色金融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國情國力,2021(02):11-15.
[4]陶以平.服務新發展格局 ?實現高質量發展[J].中國銀行業,2021(01):20-23+6.
[5]呂一兵,馬銳,王運璐,毛祥羽,沈希玨,趙伯璇,黃鶯,張姝.成都向東 ?重慶向西:成渝地區雙城共創中國經濟第四極——中國工商銀行金融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訪談[J].現代商業銀行,2020(23):36-45.
[6]中國銀行研究院全球銀行業研究課題組.雙循環格局下銀行業發展新趨勢——中國銀行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2021年)[J].國際金融,2020(12):68-75.
[7]段文務.發揮融資擔保功能,服務雙循環發展新格局[J].當代金融家,2020(12):102-104.
[8]張靜文.促進綠色信貸全面融入雙循環格局[J].金融博覽,2020(10):11-13.
作者簡介:
孫廣娟(1997-),女,漢族,山東德州市人,研究生,金融碩士,單位:山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專碩,研究方向:金融機構及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