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云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對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分析在女性的健康體檢中宮頸癌篩查的實際情況。方法:選取在2020年8月-2021年6月間接受宮頸癌篩查的婦女為研究對象,使用HPV病毒以及液基薄層細胞學進行聯合篩查,對其篩查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在2020年8月-2021年6月期間接受宮頸癌篩查的婦女一共有3000例,其中患有16型、18型的患者分別有7例、29例。結論: 宮頸癌的發病率在逐年的升高,傳統的巴氏篩查法對于宮頸癌幾乎沒有篩查作用,漏診的幾率高,新型的監測方式在臨床上投入應用之后,不論在宮頸癌篩查的幾率方面還是在宮頸癌前病變的篩查上,篩查出來的幾率都大大增加,婦女因宮頸癌而死亡的概率也大大減小,為宮頸癌早發現早治療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關鍵詞】婦女;宮頸癌篩查;健康體檢
近年來,宮頸癌已經成為危害婦女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在所有婦科疾病之中,宮頸癌的發病率僅僅少于乳腺癌的發病率,可見宮頸癌對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隨著社會環境的逐漸變化,人民生活的方式以及生活的習慣都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宮頸癌的發病率正在逐漸攀升,宮頸癌篩查是對女性的健康的一種保護,盡早發現宮頸癌,就可以及時的治療,降低死亡率。因此宮頸癌篩查對于婦女健康非常重要。此次研究在2020年8月-2021年6月間接受宮頸癌篩查的婦女進行治療。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2020年8月-2021年6月間接受宮頸癌篩查的婦女為研究對象, 共計3000例,選取的研究對象中年齡最小為33歲,最大為62歲,平均年齡為(45.29±3.82)歲,所有選取的女性婚姻狀態均為已婚,其中沒有生育史的共383例,對比受檢者的基本信息,結果顯示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對接受篩查的婦女進行婦HPV病毒以及液基薄層細胞學聯合篩查,首先對患者的HPV病毒進行檢測,如果患者的檢測結果出現異常情況則使用TCT檢查,便于對患者是否患有宮頸癌開展進一步確認。
1.3統計學分析
本組實驗涉及到的數據信息統一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t料用檢驗,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用%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均為:P<0.05。
2結果
在此次研究中,對于3000例受檢的女性,共查出有224例女性攜帶HPV病毒,其中患有16型、18型的患者分別有7例、29例。對于患有16型、18型HPV病毒的患者,患有宮頸癌的幾率大概在70%左右。
TBS結果:2301例(76.70%)結果顯示未見上皮內瘤變; 504例(16.80%)結果顯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33例 (1.10%)顯示低度鱗狀上皮病變;14例(0.47%)結果顯示高度鱗狀上皮病變;5例(0.17%)結果顯示鱗癌或腺癌。
TBS結果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及以上者共621人,均 行陰道鏡下宮頸活檢術送病理檢查。活檢結果如下:慢性炎 癥者489例(78.74%);結果為CIN1者51例(8.21%);結果為CIN2 或CIN3者41例(6.60%);結果為鱗癌或腺癌6例(0.97%)。CIN1 及以上者分別行激光術,宮頸錐形切除術及子宮全切術與宮頸癌根治術。
3討論
宮頸癌疾病不僅僅對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對患者以及家屬都造成及其嚴重的傷害,因此對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非常有必要,并且意義重大。宮頸癌的病因比較多,大多數的宮頸癌是由于患者感染HPV病毒所引起的,診斷方式的差異,導致診斷的結果和臨床效果都會造成一定的差異。因此,選擇更加合理有效的檢測方式,對于及早發現病癥并且盡早治療都有很大的幫助。
傳統的診斷宮頸癌的方式是巴氏涂片技術,這種診斷方式具有診斷方式簡單,價格優惠,對于醫生以及患者本身都比較便捷,這項診斷技術一直被應用于診斷篩查宮頸癌的過程中,但是這種診斷方式的診斷精確度不高,存在很大的不足,但是由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比巴氏涂片技術更加適合的診斷方式,因此這種診斷技術一直在臨床上用于診斷宮頸癌。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HPV病毒的篩查以及液基薄層細胞學的篩查方式逐漸被應用于臨床實踐,這在很大程度上將臨床篩查檢測的技術推進了一大步,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是將檢測者的液基薄層細胞進行提取,然后進行系統性的檢測的檢測方式,這種方式對于檢測者的表層細胞進行了細致的費雷診斷,對于傳統的診斷方式更加精確。HPV病毒檢測適合HPV-DNA分子質量鑒定,監測靈敏度比較高,能1次檢測多種HPV亞型,有利于宮頸癌的防治。
在本次篩查體檢過程中,有224例女性攜帶HPV病毒,其中患有16型、18型的患者分別有7例、29例。未見上皮內瘤變、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低度鱗狀上皮病變、高度 鱗狀上皮病變以及示鱗癌或腺癌分別有2301例、504例、33例 、14例、5例。TBS結果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及以上者共1301人。
宮頸癌篩查是對女性健康問題的進一步關注,讓影響女性健康的重點問題被盡早發現,盡早治療,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以及日常的生活質量的檢測。HPV病毒的篩查以及液基薄層細胞學的篩查方式使得宮頸癌篩查的精確率更高,可用于宮頸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參考文獻】
[1]崔瑩瑩,榮風年,張蓓.宮頸癌篩查系統及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測在婦女健康體檢宮頸病變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6):129-129.
[2]吳菲,莫淼,覃肖瀟,方紅,越限明,柳光宇,陳英耀,曹志剛,嚴玉潔,呂力瑯,徐望紅,邵志敏.上海市女性乳腺癌不同篩查模式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7,38(12):1665-1671.
[3]唐帆,曹春莉,曹玉文,劉閃閃,杜婷婷,成靜,康燕飛,吳芳,李文肖,劉燕,童彩霞,李軍.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與乳腺X線攝影對乳腺良惡性腫塊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9,35(11):1832-1836.
[4]梁凌云,杜輝,Jerome L Belinson,渠新風,張薇,王純,吳若松,楊斌,翁雷鳴,吳瑞芳.基于人群的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13(5):327-330.
[5]李麗,瑪依努爾.尼亞孜,陳鳳,朱開春,劉新偉,熱孜亞.買買提孜,孫振柱,趙麗霞,張詢,潘秦鏡,劉新伏,武燕萍,喬友林.新疆維吾爾族女性HPV感染狀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癌癥進展,2010(2):114-119.
[6] 范江諾,范江華,尚仁香.2009年海陽市部分鄉鎮醫院婦科門診農村婦女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DNA檢測與細胞學聯合檢查情況調查[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1,7(3):181-184.
[7] 王曉輝,劉玉琴,白亞娜,張慶明,趙方輝,胡尚英,喬友林.隴南市武都區婦女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狀況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3):5193-5196.
[1]崔瑩瑩,榮風年,張蓓.宮頸癌篩查系統及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測在婦女健康體檢宮頸病變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6):129-129.
[2]吳菲,莫淼,覃肖瀟,方紅,越限明,柳光宇,陳英耀,曹志剛,嚴玉潔,呂力瑯,徐望紅,邵志敏.上海市女性乳腺癌不同篩查模式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7,38(12):1665-1671.
[3]唐帆,曹春莉,曹玉文,劉閃閃,杜婷婷,成靜,康燕飛,吳芳,李文肖,劉燕,童彩霞,李軍.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與乳腺X線攝影對乳腺良惡性腫塊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9,35(11):1832-1836.
[4]梁凌云,杜輝,Jerome L Belinson,渠新風,張薇,王純,吳若松,楊斌,翁雷鳴,吳瑞芳.基于人群的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13(5):327-330.
[5]李麗,瑪依努爾.尼亞孜,陳鳳,朱開春,劉新偉,熱孜亞.買買提孜,孫振柱,趙麗霞,張詢,潘秦鏡,劉新伏,武燕萍,喬友林.新疆維吾爾族女性HPV感染狀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癌癥進展,2010(2):114-119.
[6]范江諾,范江華,尚仁香.2009年海陽市部分鄉鎮醫院婦科門診農村婦女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DNA檢測與細胞學聯合檢查情況調查[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1,7(3):181-184.
[7]王曉輝,劉玉琴,白亞娜,張慶明,趙方輝,胡尚英,喬友林.隴南市武都區婦女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狀況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3):5193-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