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源
摘要: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勞動密集型企業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對于大型化,專業化的企業來說,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就成為了企業要分析和解決的問題。只有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態好,才能促使企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基于此,本次將重點分析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管理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管理
引言
目前,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當中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相對普遍,如面對壓力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工作上的安全感以及對社會生活的不適應等方面的問題,因此要求企業要在了解清楚員工情況的同時為員工制定合適的,高效的解決方案,既要解決員工的問題,也要保證企業的發展。
一、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一)、心理承受能力弱
目前,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員工主要來源為各個地區的新生代農民工,相對于以往的農民工。新生代的農民工除了要解決溫飽的問題,還希望能夠通過工作上體面的勞動,來獲取一定的社會地位,但是由于社會閱歷少的原因,對于突發的社會以及工作壓力無法及時地承受。
(二)、崗位穩定性不高
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對于人員的流動沒有一個固定的安排或者管理,容易讓員工對自身的崗位沒有安全感,過度的職位流動導致農民工不停地適應新環境,新人員,因此,容易導致內心的郁悶和工作上的擠壓,影響了員工的心理健康。
(三)、突發情況多
密集型企業的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可能面臨著各式各樣的突發事件,包括工作上的壓力,情感上的挫敗以及同事之間的關系等方面,都會形成一種應激源,不斷的挑戰著企業員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導致員工的壓力增大。心理健康方面容易出現問題。
二、如何管理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心理健康
(一)、構建良好工作環境
良好的工作環境主要包括工作軟環境和工作硬環境,工作的軟環境主要針對和員工在工作空余時間,可以通過工作的豐富化和多樣化來緩解內心的壓力和躁郁感,讓員工的工作具備一定的彈性和拓展性,而不是局限在框架中。軟環境主要指對員工工作的環境,如通風的設計,盆栽的放置,溫度的調整,以及照明工具的安排等方面來為員工優化一個舒適的環境,從而讓員工可以放松身心,提高工作效率和對工作的滿足。
例如首先企業的管理者要在員工入職之前與員工簽訂相應的合同,保證為員工提供一個舒適自由的工作環境。在對應環境進行優化的過程中,要確保員工在同一個工作的崗位上,能夠將自身的職能進行多向的拓展,而不是局限在單一的工作范圍中。當員工出現對崗位不適應的情況,企業的管理者要及時的進行調整,以確保員工能夠更快的適應和熟悉相應的業務,從而提升工作的效率。同時也要對員工的軟環境進行完善,從員工工作環境中的溫度,光照濕度照明情況,座位的擺放,造影甚至色彩的排列等方面都要進行合理的設計,確保為企業員工提供一個視覺以及體感上的舒適。最后為了更好的讓員工緩解工作壓力,可以相應的在員工宿舍周邊安排鍛煉器材以及健身室,讓員工在空閑的時間保持身心都健康發展。
(二)、開展員工培訓活動
強化技能培訓是企業的基礎,因此為了要提高員工的業務知識以及工作能力,就要對入職的員工進行培訓安排,不能讓員工沒有底氣地進行工作,以免出現挫敗感,對于實在了解不清楚的員工要及時勸退或者重新培訓,因此開展員工的培訓活動是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也是提升員工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
例如首先在員工入職之后,企業管理者要對培訓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制定,通過分析員工的心理特征,認知情況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來對培訓工作進行安排,如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來對培訓的內容進行呈現,以便員工能夠在培訓中最大限度的了解到工作的范圍以及工作的要求,同時企業管理者可以對員工的工作績效進行調整,如根據不同員工的需求來安排按件計費或者按時計費,讓員工能夠按勞記酬,但是在此期間企業管理者要對員工的工作強度進行管理,避免出現過勞導致員工身心狀況出現問題的情況,最后要通過多樣化的手段來培養科技人才隊伍,企業管理主要了解到企業員工在素質以及工作能力方面的參差不齊,因此一方面既要講培訓工作落實到位,另一方面企業引導者可以不定期的開展員工交流活動讓員工在雙向或者多向的交流中發表對工作的看法或者建議,甚至也可以引導企業員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來結識更多的員工,參與不同的娛樂活動,在輕松的環境下釋放工作的壓力,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培養員工的心理健康。
(三)、關切員工內心需求
企業管理者要意識到員工內心需求的重要性,為了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粘合度,企業管理者就要建立起相應的保障機制,可以通過獎勵或者懲罰等制度的建立,來激發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可以通過構建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來提升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因為人員的密集,工作難度大,工作壓力多的情況下,尤其是外地的員工無法在崗位中得到一定的安全感,不能確保在企業的發展中能夠更好地適應人員調動,崗位變換的情況。因此企業管理者要加大對保障機制的創新力度,拉進和先進服務企業的差距,借鑒先進企業的服務工作上的先進經驗,并合理地運用到自身的發展中,企業管理者要和員工多交流溝通,了解員工內心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滿足員工對于工作體面,發揮價值等方面的要求,最后,企業管理者對員工的工作要以獎勵和激勵為主,并形成有效的機制,盡量不要打擊員工的自信心。同時要考慮不同的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技能要有針對性的培養,從不同員工的優勢出發,讓其在自身的崗位上發揮最大的價值,既要滿足員工在一室。塑形等基礎問題上的需求,也要滿足員工在更高層次上的需要。
總結
總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必須要加上對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根據員工的心理特征來制定適合員工發展的方向,了解員工的崗位需求,加強對員工心理健康的輔導工作和溝通工作,爭取讓員工在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礎上挖掘自身的潛能,更好地適應工作的環境,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萍,王青."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管理."企業管理 .(2010):93-95.
[2]王勇,張超."我國中小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健康管理對策研究."現代商貿工業 .(2013):102-104.
[3]張婷婷,陳文穎."勞動密集型企業基層員工管理對策研究."價值工程 .(201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