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蘋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地鐵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出行中較為常見的交通方式之一。由于地鐵在運營的過程中一般都處于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而車站作為地鐵線路中的重要節(jié)點,在地鐵運營的過程中難以避免會發(fā)生隨機性的事件。在遇到突發(fā)性的大客流情況下,會直接導致地鐵車站內部設備以及客運組織超過正常水平的情況,嚴重影響到地鐵的服務水平,甚至會危及地鐵車站內部工作人員的安全。基于此,本文就地鐵突發(fā)大客流客運安全組織工作做出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鐵;突發(fā);大客流
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城市交通網絡系統已經得到空前的進步和發(fā)展,地鐵的建設以及運營方式都很好地改善和提升了我國的城市交通運營水平。地鐵在城市公共交通網絡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變得愈加明顯。毫無疑問,地鐵可以大大降低城市其他類型公共交通的客流和壓力。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選擇乘坐地鐵出行,地鐵站間突發(fā)大客流的頻率也越來越高。突發(fā)大客流嚴重影響了地鐵車站的正常運營,也給地鐵的安全組織和運營帶來了危險和威脅。針對這一問題,合理解決突發(fā)大客流等各種安全問題,保護廣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已成為地鐵運營部門的一項緊迫而重要的工作。
1、地鐵突發(fā)大客流運營組織的影響因素分析
1.1、候車環(huán)境的影響
地鐵各車站均需根據各自車站實際旅客流行方向、數量和在特殊條件下高峰旅客流量而確定車站的地面進出口、通道數量、規(guī)模和位置[1]。此外,還應綜合考慮候車環(huán)境的運輸安全和消防疏散,確保車站有兩條以上的安全通道。同時,站臺和候車大廳可載客的人數也要分開考慮。要避免站臺候車人員過多,堵塞地鐵通道。當然也并不是指要將其比例盡量地進行壓縮,太低的比率雖然不會導致造成地鐵中出現人員擁擠等問題,但很容易造成地鐵交通資源的嚴重浪費。
1.2、車站輸送能力的影響
車站的輸送容量是地鐵列車客流增長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車站現存最主要意義之一就是交通運輸。地鐵車站的自動控制能力強弱主要根據運輸旅客的自動乘車升降服務裝置、自動旅客售票機檢票服務裝置、旅客列車的自動通過控制能力和公共運輸系統所決定[2]。其中,乘客升降輔助裝置的主要依靠的電梯是位于地鐵站內各個出入口的月臺自動扶梯、樓梯等。近些年來由于我國人民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發(fā)展的理念意識不斷增強,公共交通行業(yè)的發(fā)展得到很大提升,地鐵各個車站的旅客出行流量呈現出不斷增加的現狀,地鐵各個方面所要承受的各種交通環(huán)境壓力也相應的得到了提升,乘客電梯設施本身就是保證地乘客安全進入"地鐵環(huán)境"的一個開始,因此必須一定要做到最大限度的保證地鐵乘客電梯設施的正常運行效果,提高地鐵乘客電梯設施的通過性和運行能力,使得地鐵乘客電梯設施盡可能的快捷、方便,也更好的滿足地鐵乘客的出行要求。地鐵直流通道的傳動流量和通過率性能與乘車傳動裝置的工作原理相近,在此處將不再做詳細性的贅述。對于如何提升國內移動售票系統基礎設備的售票流量和通過性,需要不斷的進行深入學習研究,更新自動售票系統基礎設備,及時的推廣國內外先進的專業(yè)技術手段,實現對自動售票系統基礎設備的更新改造和技術升級,能夠更好的針對用戶開展更加方便、快捷的票品銷售、檢票等各項工作[3]。
2、地鐵突發(fā)性大客流運行組織管理思路框架
就當下的實際情況而言,地鐵突發(fā)大客流的情況并不在少數,對地鐵的運行和組織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4]。而且在地鐵運行的過程中還需要能夠迅速的提供一個有效解決突發(fā)性大客流量的辦法,及時有效的處理突發(fā)性問題。由于地鐵的旅客數量激增,超過正常的旅客數量,或者是春運等情況下,為有效保證地鐵的正常運行和組織,地鐵各個方面都應通過組織工作人員采取人工引導的形式進行引導旅客,降低交通擁堵。
除人工引導以外,還需要相關部門可以有效利用地鐵內部網絡廣播媒體的傳播力量,利用人工廣播手段正確引導地鐵旅客,落實對地鐵乘客的疏導。當然,廣播的主要功能絕不僅僅只是為用來引導旅客,還可以被廣泛用于安撫旅客以及為廣大旅客群眾宣傳地鐵安全教育相關知識。其次,應該進一步加大對地鐵車站工作人員和控制中心之間的溝通流暢性,確保車站內部的客流和貨物信息及時、準確地向控制中心傳遞,方便車站控制中心及時進行作出調整,為我國城市地鐵運營管理組織良性運轉創(chuàng)造條件。車站客流控制期間,根據實際情況在站內劃分客流控制區(qū)域,各客流控制區(qū)域需安排負責人負責本區(qū)域的客流組織工作,各區(qū)域負責人互相聯系,將各個區(qū)域的情況互相通報,并且向總負責人匯報。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鐵出現突發(fā)的大客流情況和交通緊急情況下,可能會嚴重增加地鐵各個車站的交通運行壓力,影響到整個地鐵的安全和運營。為有效的解決這一困難,地鐵各個車站都需要熟練掌握豐富的運營和組織實施方案,能夠正確科學地利用各種地鐵設施來疏導乘客,還是應該做到懂得合理地安撫和保護乘客,避免由于突發(fā)性的大客流而引發(fā)諸如乘客踩踏等惡性事故的發(fā)生,提升地鐵交通運營和管理的社會經濟效益,為我國的地鐵交通運輸單位樹立良好的整體社會形象。
參考文獻:
[1]王曉景.地鐵突發(fā)大客流客運安全組織工作實踐研究[J]. 時代汽車,2021,4(05):177-178.
[2]陳煒.地鐵客運組織方式及安全解析[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4(10):57.
[3]楊艷婷.地鐵客運組織安全及控制管理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9,16(06):162-163.
[4]楊靜.確保安全穩(wěn)定促進服務提升全集團精心組織國慶黃金周運營工作國慶長假客運人次1520萬投放運營782萬公里[J].城市公共交通,2015,4(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