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后浪》視頻的編碼—解碼看當前中國的代際撕裂

2021-11-26 07:37:43楊宇靜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1年4期

楊宇靜

2020年5月3日,五四青年節前夕,B站(即bilibili,又稱嗶哩嗶哩彈幕網)聯合央視新聞、《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觀察者網發布了一段名為“《后浪》——bilibili獻給新一代的演講”(以下簡稱《后浪》)的視頻。該視頻由演員何冰主講,配以B站UP主們剪輯的視頻畫面,核心主題是以一個“前浪”的口吻贊揚青年人多元精彩的社會文化生活,肯定青年人的時代意義和價值。視頻發布后,引發大量關注,短短十幾天內,“在B站的播放量達到2499.3萬,彈幕高達23.2萬條,最高達到全站日排行的第一名”。①樊夢吟:《“后浪”流行文化的時代特征與引導策略》,《青少年學刊》2020年第5期。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轉發分享視頻,同時相關評論文章在微信上收獲“10萬+”的閱讀量,②微信公眾號“魔都囡撰稿人”于2020年5月5日發表了一篇《抱歉,我對刷屏的〈后浪〉沒有共鳴,只看到滿屏的惡心和尷尬》(作者:魔都囡)的文章,閱讀量達到“10萬+”,文章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t5LcxpNUh4fP_c5swA_u_g。微信公眾號“政事堂2019”于2020年5月5日發表了一篇《后浪,以“人民的名義”》(作者:顧子明)的文章,閱讀量達到“10萬+”,文章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YXtswHhSp2btQW0tQS59CQ。而且對其戲仿、拼貼加工后的自制視頻也大量出現,包括《非浪》《前浪》《韭浪》《前浪?后浪?社畜青年浪不起,浪不起》等,③《非浪》(朱一旦的枯燥生活,B站,2020年5月4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f4y1m7Vs?from=search&se id=3382612531344071734)、《前浪》(虛心好學的土撥鼠,B站,2020年5月10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V411d75p)、《韭浪》(STF臭豆腐彈,AcFun站,2020年5月5日,https://www.acfun.cn/v/ac15336439)、《前浪?后浪?社畜青年浪不起,浪不起》(去火先生,B站,2020年5月4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g4y1q7QG?from=search&seid=7823468372318940041)。最終“后浪”上榜2020年“十大網絡流行語”。①《語言文字周報》編輯部:《2020年“十大網絡流行語”正式發布》,《語言文字周報》2021年1月1日。

不僅是大眾討論,學術界也出現大量相關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從青少年價值觀的角度探討如何解決青少年的認同危機,有的文章從亞文化角度探討主流意識與亞文化的互動,有的文章從輿情角度肯定《后浪》品牌宣傳的成功,有的文章解析《后浪》視頻的傳播邏輯、傳播機制、引導策略,有的文章思考《后浪》評價過程中暴露出的社交媒體時代的問題,也有的文章通過《后浪》探討代際互動的問題與策略。但是很少有人從話語政治的角度分析《后浪》爭議背后代際撕裂真正的根源,以及視頻所表征的當下社會文化狀況的隱喻性景觀。對于《后浪》視頻中代際關系的爭議與解讀,既是兩代人之間的話語政治展開的過程,更表征了兩代人之間基于不同立場與社會文化背景的編碼邏輯。這背后隱含的卻是日益顯豁的代際撕裂問題。代際撕裂是不同代際之間階層利益、話語權力、社會文化身份認同與建構上的撕裂。通過這一文化景觀可以透視當代中國代際關系的現狀,進而為深入思考當代中國諸多社會文化問題提供有效途徑。

一、代際撕裂:《后浪》爭議背后的話語政治

關于《后浪》的討論表面上是對代際關系的爭論,背后隱含著建立在不同的編碼與解碼策略基礎上的話語政治,從這個角度可以發現諸多被眾人忽視的問題:第一,《后浪》視頻為什么會出現,它僅僅是一次B站的廣告營銷嗎?第二,這樣一段節日獻禮性質的視頻,為何會引發輿論的軒然大波?一般來說,獻禮類的文藝作品,因其基調穩定、主題先行,在輿論上比較安全,要么不溫不火,要么一片叫好。而為青年節獻禮,贊美青年的一段視頻為何引發不同群體的熱烈討論?第三,作為一次B站的廣告營銷,《后浪》獲得成功,而作為召喚青年的一次嘗試,《后浪》為什么會失敗?第四,關于代際關系的爭議背后隱含了怎樣的社會文化問題?這些問題通過對《后浪》文本的編碼與解碼過程可以窺其一二。

英國文化研究學者霍爾認為,我們所理解的各種意義和信息,是符號依據某種話語規則編織而成,比如我們通過電視了解一個事件,電視必須先用特定的視聽形式,把它講述為一個“故事”,而在這個過程中,“日常程序、技術技巧、職業觀念、制度知識、定義和設想,有關觀眾的設想”都會影響故事的生產。這些構成了對符號的“編碼”。《后浪》視頻中,演講者站在前浪的立場對后浪的種種認知均是一種編碼,一種基于某種規則、定義和想象的敘事。這種編碼過程由于是站在特定視角、立場,基于特定背景,指向特定目的,因此具有某種主觀性、片面性與局限性,這就為傳播的接受者,或者說那些后浪門預留了多樣的解碼空間。總體來看,在前浪的編碼邏輯中,后浪青年是現代文明的最大受益者,同時也是未來發展的承擔者,這種宏大的時代敘事對于后浪來說既是一種獲得,同時也是一種責任,更為重要的是強調了前浪與后浪“在同一條奔涌的河流”。通過一種宏大的敘事,青年人被編碼為與前浪心中發展的、理想的、光明的精神情感共同體。但從事后效應來看,這種編碼并沒有按照前浪們預設的解碼方式得到回應。在信息流通和反饋的過程中,“解碼”發生,“已解碼的意義‘產生效果’、發生影響、取悅于人、引導或者勸說他人,產生非常復雜的感知、認知、情感、意識形態或者行為結果……信息通過解碼而流入到社會實踐的結構中”。按照霍爾的分析,在解碼的過程中,一般有三種表現,第一種是主導—霸權型,即信息接受者完全接受、理解、順從編碼的信息,從而促成了意識形態的再生產;第二種是協調—自治型,即解碼時“包含著相容因素與對抗因素的混合”,既可以對編碼信息表示認同,以完成霸權的合法性,也保留權力以表達對抗;第三種是對抗型,即用全然相反的方式解碼信息,以形成對抗性。①斯圖亞特·霍爾:《編碼,解碼》,轉引自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351-354頁。而這三種解碼方式在關于《后浪》視頻的討論與爭議中都出現了:第一種是完全接受前浪的話語邏輯,并以此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和價值使命;第二種是部分同意對他們的編碼方式,認同自身所處時代的某種便利性,但是又反對部分觀點對自身的編碼;第三種則是完全拒絕這種片面性、權力性話語的編碼,并且以相同的話語編碼方式來表達他們對前浪的認識,繼而解構《后浪》的編碼邏輯。但是,不管是哪種解碼方式,后浪們更多地是從自身的生存經驗出發來解碼前浪們的編碼邏輯。多元的解碼方式恰恰表征了編碼的前浪與后浪之間巨大的代際撕裂。

代際撕裂涉及當代中國的代際關系與認同問題。前浪與后浪之間的編碼與解碼過程,暗示的是在大眾傳媒話語多元化的歷史語境下,代際關系如何調整、代際撕裂何以產生,以及如何解決等諸多問題,還有透過代際之間的話語政治博弈,如何發現與理解當代中國的問題。同時,需要強調的是,代際撕裂是一個歷史性的問題,它暗示了代際之間在歷史上不同的存在形式和發展變化。撕裂的一個前提是,它曾經并沒有撕裂,這種撕裂是歷史的產物,具體說是當代中國語境下的產物。因此,要想有效認識與反思當下的代際撕裂問題,就必須重新考察代際關系的歷史演變,在歷史的視野中檢視其產生的過程與邏輯,進而敞開當代中國社會文化的復雜性與豐富性。

二、代際關系的現代流變與代際撕裂的產生

代際關系首先是一種時間性關系,其次是一種價值關系,進而是一種權力關系。但是在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其內涵特征也會發生結構性的轉變。在古代社會,父輩是經驗的持有者,子輩是經驗的學習者和接受者;父輩具有某種權威性,意味著一種主導性、建設性的積極價值,子輩則是一種順從性、模仿性的被動價值。正因如此,兩者之間產生一種權力關系,擁有知識、經驗、話語權力的父輩始終在子輩面前扮演著支配者、統治者、引導者的權力主體角色,子輩則成為一個權力客體。古代中國的等級制倫理觀正是建立在這一潛在結構下的。當《后浪》視頻中,作為前浪的何冰以父輩的姿態表達對后浪的肯定與希冀時,雖然帶有一個“現代父親”的開放、平等、包容與尊重,但是其背后仍然是對青年的一種話語的引導、規訓。《后浪》對青年的編碼方式是以一種更加現代的、委婉的、鼓勵式的方式展開的,背后仍然帶有前現代社會父權制的話語權力欲望。

傳統社會的代際關系雖然存在一種單向的價值和權力關系,但是曾經的子輩終會成為新的父輩,一代代傳遞著相同或相似的歷史經驗,因此兩代人之間實際上是認同同一套文化體系和秩序的,或者說父與子之間形成一個歷史生存和倫理道德的“共同體”。但是在現代社會,代際之間的這種生存秩序和倫理道德的“共同體”的內容和形式發生了變化,這從現代中國的社會發展與轉型中即可看出。在現代中國的轉型中,“新文化運動”舉起“反傳統”的大旗。強烈的弒父沖動導致了傳統代際關系的分裂。傳統文化經驗的權威性、優越性和真理性受到質疑。這是代際關系的第一次分裂。這種分裂的實質是代際之間價值觀念的沖突、思維方式的沖突、傳統與現代的沖突。但是一旦進入現代中國這一民族主義認知框架中,我們會發現代際之間的分裂又迅速得到彌合,因為此時,他們共同面臨著民族解放與獨立這一共同的時代命題。此時,曾經建立在對一套完整的社會文化等級秩序認同基礎上的不平等的代際統一體,轉換為一個建立在平等、自由、獨立、解放基礎上,具有共同的社會文化訴求的代際統一體。

在關于現代代際關系的討論上,引人矚目的是1900年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該文正式提出了“老”的消極性以及“少”的積極性,從而把“少年”變成了值得關注、肯定、鼓勵的價值對象。①范曉光、李巖:《前浪與后浪:代際話語“差異”的表征實踐——從〈少年中國說〉到〈后浪〉》,《新聞界》2020年第11期。此時,年輕人之所以能夠成為新時代的價值對象,在于其被納入現代中國的民族國家想象的歷史性框架中。在現代性的框架中,時間被線性化為一種進步體系,新生的帶有進步的可能,達爾文進化論思想決定了年輕人擁有比老年人更適宜進化的先天優勢,因此,富有進取、希望、冒險精神的青年順應現代性的需求,取代了傳統、保守、多慮的老人,成為新的價值載體。與此同時,被賦權的年輕人之所以能夠和老人達成共識,在于他們在民族獨立、解放與現代民族國家想象面前能夠成為利益共同體,老人和國家需要年輕人的開拓進取才能擺脫近代以來的屈辱地位,青年需要開拓進取才能確立自身的時代價值。因此,在現代中國的歷史中,年輕人在父輩的鼓勵下,在科學、民主這一現代性思想的激勵下,承擔起了進步、救亡的重擔。五四運動生動地體現了現代社會青年形象的誕生與自我形象的認同。在現代民族國家這一“想象的共同體”的統合下,代際關系的內容形式雖然發生了變化,但是他們仍然是一個和諧的共同體。

此后,毛澤東繼承了梁啟超對年輕人的盛贊,曾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②諸丞亮、欒培琴主編:《毛澤東言語辭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1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迫切需要召喚年輕人擁護新的政權,加入社會主義建設,并且在冷戰背景下謀求國家強大。此時,年輕人以“朝陽”的名義再次被編碼,在之后的“上山下鄉”等運動中發揮了巨大的力量,掀起歷史風云。自此之后,“青年”作為一個具有價值指向的稱呼已經深入人心,青年已經成為一個天然的具有進步、希望意味的符號,在重要的歷史時刻接受父輩、國家的召喚,發出自己的聲音。比如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中國學生在美國駐華大使館門前發出強烈抗議;①“首都11所重點高等院校的數千名研究生、本科生,經北京公安機關批準,舉著‘北約霸權主義行徑必將失敗’‘強烈抗議北約慘無人道的殘暴行為’等大型橫幅,來到美國駐華大使館門前,強烈抗議北約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并造成使館人員和新聞記者嚴重傷亡的罪行……抗議北約暴行的首都高校學生齊聲高唱中國國歌、《國際歌》和《團結就是力量》等歌曲。”李家杰:《首都高校學生強烈抗議北約襲擊我駐南使館》,《光明日報》1999年5月9日,https://www.gmw.cn/01gmrb/1999-05/09/GB/18051^GM1-0907.HTM#commentAnchor。汶川地震發生時,青年紛紛成為志愿者,參與到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話語實踐中。

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青年之所以值得召喚,能夠被召喚,往往取決于兩個條件:第一,青年在現代性話語的歷史背景中內在地象征著一種價值,一種無限的生產性與可能性;第二,青年和父輩之間需要借助一種宏大的敘事成為利益共同體,達成彼此認同。只有在一種價值秩序的深層認同基礎上,代際之間才能產生積極的對話與互動關系。

然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消費主義的勃興,大眾傳媒的推波助瀾,個體價值與多元價值得到肯定,代際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松散化、多樣化和復雜化。網絡時代的到來更是加速了代際之間的矛盾與鴻溝。

在《后浪》爭議中,后浪對前浪的收編式的編碼的抗拒與解構本身就表明了當下代際撕裂的現狀。正因如此,前浪才需要通過一種新的意識形態敘事,新的編碼方式來召喚后浪。而這種召喚與編碼要想實現新的共同體的建構,則必須找到代際之間的對話空間與價值觀念、利益訴求的交叉點。然而現實情況是,當前中國并不處于民族危亡之際,站在民族共同體的角度召喚青年的動機并不存在。同時,當前中國日益步入老齡化社會,存在代際結構性問題,而年輕人表現出婚育意愿低迷,且與父輩之間的價值觀念沖突不斷。種種問題激化了代際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矛盾,尤其在網絡匿名環境中表征為輿論撕裂。現實層面的困境和文化層面的撕裂都需要召喚青年,鼓勵青年承擔起社會重任,以發揮青年的力量,以及緩解社會矛盾。畢竟,年輕的、還在成長中的青年是最容易被激蕩的一群人,具有多種可能性、可塑造性使得他們成為最易被召喚的對象。然而,在文化代際上,青年與中年、老年的鴻溝卻日益加深,“80后”“90后”“95后”“00后”“Z世代”之概念的一再衍生和強化昭示出越來越密集的代際差異,父母常常聽不懂孩子的語言,學者陶東風曾在文章中感慨聽不懂年輕人的網絡流行語,“不講常規文法,故意使用亂碼及錯別字(如‘男盆有’‘粉可愛’‘你素誰’等)。80末—90后一代對這類網絡流行語心領神會、運用自如,而對于像我這樣的50后,它們就像‘密電碼’一樣讓人一頭霧水”。②陶東風:《論當代中國的審美代溝及其形成原因》,《文學評論》2020年第2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父輩試圖與青年和解,一方面是文化的和解,另一方面是激發青年在困境重重的社會中發揮生產力作用,鼓勵青年“奔涌”。然而在《后浪》中這一嘗試沒能達到預期效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撕裂的加深還是前浪通過一系列的編碼方式對后浪的召喚,其話語背后都存在一個鮮明的消費的背景和邏輯。在前浪眼中,后浪的成功、優越性、價值在于他們可以享受和消費很多前浪不曾擁有的東西,而自身并沒有機會,甚至沒有能力去想象后浪們的生活和未來。但是吊詭的是,這種消費語境下的代際差距、錯位恰恰又強化了代際之間的差異,因為只強調差異而不尋找利益交叉點的召喚與肯定是軟弱無力的。前浪既然無法想象和理解后浪的生存經驗,又如何真正肯定、認同后浪,進而彌合代際分裂,而后浪又如何認同并不真正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前浪,形成跨越代際的共同體呢?因此,通過消費主義的棱鏡,更能折射出代際分裂的內在矛盾性。

三、消費社會中的代際撕裂

在《后浪》中,父輩表達了對年輕一代的贊美,卻是以一種區隔、對立的方式表達的。在視頻中我們看到,前浪對青年的態度是“滿懷羨慕”“滿懷敬意”“滿懷感激”;前浪眼中的青年是“自由學習”“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憑著自己的愛好交友,擁有選擇的權利,有專業的態度(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把經典的變成流行的,把學術的變成大眾的,把民族的變成世界的),自信且大氣,善良、勇敢、無私、無所畏懼、富有想象力。此時,與之相對,演講的前浪內含了對自己的定義:時常狹隘地用“一代不如一代”歪曲年輕人的形象,曾經生活在貧瘠的年代,無法自由學習,不懂得探索自己的興趣,不懂得分享快樂,不夠多元,時常迷茫憂傷,想象力不足。這種描述本身不僅沒有尋找到雙方的利益交叉點,反而把雙方放在一個二元對立的狀態中。

這種二元對立敘事本身決定了“前浪不滿,后浪無感”,①《后浪》視頻發布后,許多人對其評價:“前浪不滿,后浪無感。”指無論是父輩還是年輕人,對視頻都表現出不滿。代際之間的撕裂不僅沒有得到緩和,反而加深。同時,視頻中父輩試圖以肯定青年文化的名義肯定青年,而實際上與其說是肯定多元豐富的青年文化,不如說是肯定奢侈消費,無論是出國旅游、cosplay、極限運動、電競,視頻中出現的幾乎所有文化項目都需要消耗大量金錢才能實現。而這種試圖通過贊美青年的消費與其和解的方式,忽略了消費不似民族主義,它不是父輩和青年可以達成利益共同體的契合點。

首先,消費是分層的,視頻中提到的消費實際上只有部分青年才有資格享有。在《想成為B站的后浪有多難?》這一討論《后浪》的視頻中,UP主說:“演講詞中講述,很多人從小你們就在自由地探索自己的興趣,很多人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這說的是我們嗎?不是。”此時,彈幕上一片“不是”“不是我”“也不是我”。UP主接著表達了90后戰戰兢兢打拼,每天為孩子房子票子發愁,貼著地皮生存的狀況。視頻評論中很多人都講述自己的經歷:家境貧寒,小時候當留守兒童,常常受困于一頓飯、一點零食,更不用提興趣愛好了。興趣愛好常常是有階級區分的,布爾迪厄認為,審美趣味有階級差異,不同的階級培養出不同的習性、生活方式、審美趣味。②斯沃茨:《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陶東風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第127頁。然而,視頻中“青年使用VR、cosplay、利用ipad學習、組裝高達模型、看電影、旅游、攝影、參與電競比賽、進行極限運動、身穿古裝跳舞、演繹民族樂器等”,①樊夢吟:《“后浪”流行文化的時代特征與引導策略》,《青少年學刊》2020年第5期。這些文化活動本身體現了一種階層區隔,這些都是需要花費大量金錢才能夠實現,現實中只有部分人才能夠享受。年輕人并非鐵板一塊,內部的復雜性決定了必須有一種能夠覆蓋到多數人的情感召喚來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同,然而《后浪》選擇的符碼只能獲得少部分人的認同,這就意味著《后浪》試圖對話的只是一小部分青年,遮蔽了眾多底層青年。

霍爾認為,解碼中存在“理解”和“誤解”,其程度依賴于“依賴于編碼者—生產者和解碼者—接收者所處的位置之間建立的對稱/不對稱(對等關系)的程度”,而“所謂‘扭曲’與‘誤解’恰恰因傳播交流的雙方缺乏對等性而產生”。②斯圖亞特·霍爾《編碼,解碼》,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第354頁。在《后浪》視頻編碼—解碼過程中,作為編碼者的B站等媒體顯然處在一種高位,一種“國家一級演員”的成功姿態在表達對青年人的認知,而處在解碼位置的B站年輕人大量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人,這種位置之間的對立決定了“誤解”的產生。認同往往發生于相同身份和位置的人中間。因此,當《后浪》編碼的青年只是少部分青年時,作為大多數青年的解碼者被排斥在視頻之外,他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自然無法產生認同。

其次,消費不僅無法成為前浪與后浪的利益共同點,消費還常常表現出代際對立性。處在機會窗口期的一些前浪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和房地產、互聯網崛起之初的廣闊市場,成為了大資本家或者收獲了地位和財富。在戲仿《后浪》的視頻《前浪》中,UP主以年輕人的名義表達了對前浪的盛贊,這里的前浪主要包括馬云、王健林、劉強東等商業巨頭,“所有的資源、人脈、經驗和地位,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樓市繁榮、股市繁茂、債市繁華,市場經濟的成果被層層打開,可以盡情地享用……你們擁有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權利,致富的權利……我看著你們滿懷敬意,向你們的財富數額致敬……因為你們,這世上的小說、音樂、電影所表現的中年,就不再是疲憊、勞累,而是富有、成熟、幸福、無憂無慮,是心里有底,兜里有錢”。這段視頻一方面諷刺了《后浪》用部分精英青年言說不同階層青年的荒謬,同時也指認了前浪所代表的財富,對此視頻網友評論“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致富堵后浪”,這里突顯了內在的階級撕裂常常被表現為代際撕裂。因此,在財富不平等的代際對立中,鼓勵奢侈消費恰恰勾起了后浪的憤怒和壓抑。尤其是在馬云鼓勵“996是福報”的背景之下,廣大后浪生活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中,卻沒有換來足夠的時間和金錢滿足前浪制造的巨大的消費欲,只能成為前浪的“韭菜”,被一茬茬割。③在戲仿挪用《后浪》視頻自制的視頻《韭浪》中(網址:https://www.acfun.cn/v/ac15336439),作為韭菜的后浪,控訴了作為資本家的割韭菜者對自己的壓榨。也因此,消費無法成為代際溝通的橋梁,只會引爆更多的憤怒和撕裂。

而無奈的是,《后浪》視頻引起的爭議越大,人們表達對階層分化的不滿,就越是由《后浪》視頻引發的關注使得B站股價飆升,“5月26日23時許,B站市值達117.61億美元,超過愛奇藝116.72億美元的市值。2020年一季度,B站的營收甚至不到愛奇藝的三分之一,但卻靠海量年輕用戶和高度的用戶黏性實現股價逆襲”。有評論認為,“視頻在‘后浪’中反響平平,但是卻打動了資本市場中的‘前浪’”。后浪與“資本”掛鉤引發網民反感與吐槽,“沒有后浪,只有被資本消費的韭菜”。①胡逢源:《“后浪”輿情分析及其對網絡治理工作啟示》,《人民論壇》2020年第31期。在流量為王的資本市場中,對《后浪》的抵制本身只會加深大企業資本積累的步伐,相對也加深了后浪們的貧困。這就是消費的流氓特性,消費從不講是非對錯,消費只在乎流量,就像消費文化中的年輕人不在乎代際,只在乎消費能力。也因此,當年輕人感慨“浪不起”“成為后浪有多難”時,并不是不認同視頻中的消費,而是因為沒有消費的能力而生出的控訴。

也因此,在當前消費社會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作為一種價值取向的“青年”消失了。20世紀90年代以后,“動漫卡通、奇幻電影、耽美文學與網絡游戲,大眾文化的生產者鼓勵年輕人用‘迷戀’的方式發生消費行為……啟蒙中國的激情被消費生活的激情所替代,塑造自我的理想被狂歡體驗的夢想所替代,充滿烏托邦精神的‘青年文化’被享樂主義的‘青春文化’所替代……在‘青春文化’盛行的今天,‘青年’只能作為一種文化的幻覺,作為一個消費的符號存在……簡言之,青年消失了”。②周志強:《這些年我們的精神裂變:看懂你自己的時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26-27頁。當《后浪》通過贊美年輕人的消費來召喚年輕人,不僅沒有賦予年輕人特有的“青年”屬性,而且更深層地把年輕人置于消費邏輯中。正如視頻《前浪?后浪?社畜青年浪不起,浪不起》中所說的“消費社會被層層包裝,縱容年輕人盡情享樂”,《后浪》對年輕人的激勵被解碼為另一場消費動員,試圖告訴青年人多元、自由、專業、包容等于奢侈多樣的消費。在這種消費鼓勵中,有力消費的青年欣然叫好,這就是為什么大量彈幕顯示,很多年輕人受到了演講的感染;而同時,沒有消費能力的人大為不滿,用自制視頻等方式表達抵抗。

四、結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驗的傳承是連接代際關系的重要紐帶。父輩通過經驗的積累與掌握確立自己在后輩面前的權威性,后輩通過對父輩的認同獲得這種經驗,然后一代代傳承下去。但是在經驗日益貧乏的現代社會中,這一紐帶發生了重要變化,經驗生存變成了一種知識生存,后浪們不再過多依靠前浪的經驗,而是獲得了自己更多的即時性的體驗,同時更多地依賴知識來建構自身。消費主義的盛行和大眾傳媒時代帶來的生存景觀構建起后浪們生存的基本語境,而這些又不是前浪們能夠真正理解和保持同步的。當代際之間共享的經驗,被爆炸的知識和消費的欲望淹沒的時候,代際之間的紐帶被解除了,它需要新的方式彌合這種分裂。代際的撕裂不僅包括社會、經濟層面的撕裂,更是一種文化、精神和情感的撕裂,或者說是一種經驗的撕裂。在這一背景下,代際之間如何建立一種新的對話方式和紐帶關系至關重要。它不應是一代對另一代的訓誡、引導、規勸,也不應是單方面的虛與委蛇的諂媚、討好、迎合,而是建立在尊重基礎上的理解與溝通。只有在充分的尊重、理解與溝通的基礎上,健康、平等的對話關系才有可能真正建立。《后浪》視頻之所以引起爭議,正是因為代際對話中的不平等、不了解與選擇性的盲視。《后浪》的出現一方面是一次商業營銷,另一方面也是主流話語試圖召喚青年以獲得認同的一次嘗試。這種召喚表面上是以平等的姿態展開,事實上本身包含著對后浪的意識形態編碼和話語規訓,是對代際良性對話的拒斥。因此,如何將代際關系從傳統的權力關系轉換為一種對話關系才是切入和反思代際撕裂問題的關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专区|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91欧美在线| 色亚洲成人|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色老头综合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欧美精品v| 婷婷亚洲最大|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亚洲激情99|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国产午夜不卡| 午夜免费小视频|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国产理论一区|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 日本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国产小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永久毛片在线播|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18p|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中文字幕第4页|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91在线播放国产| 色综合综合网| 国产网站在线看|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永久天堂网Av|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亚洲aaa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