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鴻罡
(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西藏 拉薩 850000)
統一戰線是我們黨的三大法寶之一,在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的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0年來,黨在西藏統一戰線工作歷經開拓、嬗變、鞏固和發展等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總結70年來黨在西藏統一戰線工作,要看到統一戰線在西藏歷史中發揮的獨特作用,把握貫穿于其中的基本規律,從而更好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統一戰線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化推進新時代西藏統一戰線工作,為治邊穩藏大局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發揮強大優勢。
一部黨在西藏的歷史,就是黨在西藏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為西藏的和平解放、建設發展和與全國一道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西藏篇章的歷史。由于西藏在社會歷史背景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維護國家安全上具有戰略意義,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地位突出,統一戰線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
和平解放西藏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十分嚴峻,舊西藏反動上層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的慫恿下,加緊從事分裂祖國活動。由于國民黨當局的腐敗無能和舊西藏反動上層的長期蠱惑宣傳,黨進軍經營西藏必須首先做好上層政治爭取和群眾工作,為順利進軍、和平解放西藏創造條件。遵照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的指示要求,西南局和西北局提前謀劃涉藏工作,團結和做好西藏和上層愛國人士工作。《西南軍政委員會和西南軍區司令部關于進軍西藏各項政策的布告》號召“我西藏全體僧侶、人民應即團結一致,給人民解放軍充分的援助,以便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實現西藏民族的區域自治,并與國內其他各民族建立像兄弟一樣的友愛互助關系,共同建設新中國的新西藏。”[1]明確提出保護西藏全體僧侶、人民的財產、保護一切喇嘛寺廟、保障西藏全體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西藏現行政治制度及軍事制度不予變更等。在黨的團結爭取下,十世班禪和喜饒嘉措等上層人士積極發聲,希望早日解放西藏,產生了廣泛影響。格達活佛和志清法師等為了說服舊西藏上層,甚至不惜犧牲生命赴藏勸導。夏格刀登、降央白姆等土司頭人積極支持解放軍進軍西藏。黨一心一意為民族謀獨立、為人民謀幸福、為全國解放而浴血奮斗,是黨在西藏開展工作、打開局面的基礎;進藏人民解放軍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嚴格執行進軍西藏“不吃地方”的決策,以嚴明的紀律和一切為人民著想的具體行動展現出人民子弟兵的全新形象,是黨在西藏贏得民心、站穩腳跟、得到擁護的根本所在。在進軍解放經營西藏的同時,我們黨把促進達賴和班禪之間團結作為西藏上層統戰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十七條協議”中專門規定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固有地位及職權不予變更和應予維持,努力促成達賴和班禪之間的團結,解決了自九世班禪額爾德尼·曲吉尼瑪1923年被迫離開西藏以來,達賴和班禪兩大活佛系統長期不和的問題,使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回到西藏。通過建立反帝愛國統一戰線,做好達賴和班禪系統上層僧侶和人士的統戰工作,有效帶動了其他方面的統戰工作,加強了西藏內部的團結,促進了西藏的統一。西藏和平解放到民主改革8年中,統一戰線工作深入開展,團結爭取工作主動有力,為民愛民行動扎實有效,廣大人民群眾從鮮明對比中看清了舊西藏反動上層的本質,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西藏、才能建設發展西藏,給西藏人民以光明的未來,為后來黨在西藏順利平叛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工作基礎和群眾基礎。
1959年3月舊西藏反動上層公然撕毀“十七條協議”,發動全面叛亂,徹底破壞了反帝愛國統一戰線。在平息叛亂、進行民主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黨在西藏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以愛國上層人士和廣大翻身農奴為基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支持和服務西藏平叛改革與成立自治區、走社會主義道路。1959年12月西藏政協成立。1960年9月至10月,中共西藏工委召開統一戰線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新形勢下統戰工作的主要任務,進一步團結上層愛國人士,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發展進步勢力。中共西藏工委還制定了《關于加強對上層人士的團結、教育工作的意見》《關于繼續貫徹執行贖買政策和清理“二八”減租和借糧問題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寺廟改革工作的意見》等,指導和做好統戰和民主改革工作[2]。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提出寺廟改革的“五條辦法”(1)一是放棄剝削;二是民主管理;三是執行政府法令,憲法進寺廟;四是搞好生產;五是對老弱和專門念經的喇嘛,生活要由政府包起來。,得到中央的贊同。這一時期,通過做好阿沛·阿旺晉美、十世班禪和帕巴拉·格列朗杰等上層愛國人士的統戰工作,為籌備成立自治區凝聚了各族各界的力量,創造了必要條件;通過做好爭取被達賴集團反動勢力脅迫出境的人士的工作,使桑頂·多吉帕姆等一批宗教界人士回歸祖國,站在黨和人民一邊;通過做好教育改造工作,使拉魯·次旺多吉等一批曾經參加叛亂的上層人士轉化思想、認識錯誤,重新做人,為黨和人民做事;通過及時調整鎮壓反革命等斗爭政策上的偏差等,確保了統一戰線的正確方向,為順利實現黨在西藏的工作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
改革開放后,統一戰線在政策落實中得到恢復發展。統戰工作正確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糾正文革中“左”的做法,處理好各方面關系,為西藏改革開放創造了良好條件。到1978年8月,已為90%的愛國民族上層人士和宗教上層人士安排了工作,其余身體不好不能工作的,也作了妥善安排,調動了廣大愛國人士的積極性[3]301。1980年3月,中央書記處召開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新的歷史條件下西藏的中心任務和奮斗目標,明確了必須注意的工作方針,強調加強各族干部和各族人民團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邊疆、鞏固國防、落實政策,有計劃有步驟地使西藏興旺發達、繁榮富裕起來[3]325。1981年10月,自治區黨委發出《關于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加強對宗教活動管理的意見》,強調要繼續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團結廣大信教群眾和宗教職業者,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西藏努力做貢獻[3]361。1982年,黨中央印發《關于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西藏得到進一步全面正確落實。十世班禪等愛國人士的職務及時恢復,藏傳佛教特有的活佛轉世制度等受到國家和自治區各級政府的尊重。在堅持愛國進步、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后的基礎上,中央開始與達賴集團接觸,在達賴集團放棄“西藏獨立”立場的前提下,歡迎十四世達賴派代表回國考察,同時重視和做好爭取國外藏胞回歸及外宣工作,退賠文革中寺廟被查抄的財物,糾正平息叛亂擴大化等失誤。1979年初至1982年底,全區先后接待了達賴派來的3個參觀團和國外藏胞2287人,其中定居770人[3]393。堅持同黨外人士長期合作共事,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1986年自治區黨委發出了《關于定期召開愛國人士座談會的決定》,恢復了自1966年起中斷了20年的拉薩祈禱大法會。1987年全區已經維修和正在維修的寺廟有230多座,經堂等宗教活動點740多處,共有僧尼15000多人,活佛300多人[3]485-486,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動得到切實保障。
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未的拉薩騷亂事件,給黨的西藏工作提出了嚴峻考驗。1989年10月19日,中央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討論西藏工作,指出西藏工作要緊緊抓住穩定局勢和發展經濟兩件大事,把維護穩定作為第一位的政治任務,提出了旨在穩定西藏社會局勢,發展西藏經濟的十條意見。并且鮮明地指出,拉薩發生的騷亂,有其深刻的國際國內背景,是帝國主義入侵西藏以來長期存在的分裂與反分裂斗爭的繼續,是境內外分裂勢力在國際反動勢力支持下掀起的旨在分裂祖國、反對共產黨、顛覆社會主義制度的嚴重政治斗爭。不能把騷亂簡單地說成是長期“左”的結果[3]551。以這次會議為標志,西藏工作實現了重大轉變,賦予統一戰線新的歷史使命。新時期的西藏統戰工作以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主題,深入開展反分裂斗爭,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有力促進西藏從穩定局勢走向長治久安,推動從加快發展向實現跨越式發展、又好又快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重要戰略思想,更加強調西藏穩定在國家安全中的極端重要性,強調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深入開展反分裂斗爭對西藏穩定發展和國家工作大局的基礎性作用。西藏統一戰線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和關于統戰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建設,增進西藏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夯實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創新和加強寺廟管理,全面推進寺廟“六建”“九有”“六個一”(2)在寺廟建管理機構、建黨組織、建班子、建隊伍、建職能、建機制;“九有”即:寺廟要有領袖像、有國旗、有路、有水、有電、有廣播電視、有通訊、有報紙、有文化書屋;“六個一”即:每個駐寺干部與一至幾名僧尼交成朋友、開展一次家訪、辦一件實事、建一套檔案、暢通一條聯系渠道,形成一套管委會、寺廟、僧尼家庭協調聯動的管理機制。等工作,深入開展“遵行四條標準、爭做先進僧尼”教育實踐活動(3)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宗教界人才隊伍建設的標準。2018年西藏在全區寺廟僧尼中開展為期3年的“遵行四條標準、爭做先進僧尼”教育實踐活動。,健全完善宗教工作政策法規,提升治理宗教法治化水平,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加大代表人士教育、培養、管理和使用力度,全面做好黨外知識分子、民營經濟界人士和新的社會階層工作,為新時代新西藏建設凝聚了共識、匯聚了力量。
70年來,黨的西藏統一戰線工作在開拓中進取,在斗爭中發展,在繼承中不斷創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是由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會歷史文化背景決定的,是由西藏長期面臨的各族人民同以十四世達賴集團為代表的分裂主義勢力之間的特殊矛盾決定的,也是由西藏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重要地位決定的。
在歷史上,西藏飽受英美等帝國主義勢力侵擾,造成了中印邊界問題、達賴集團分裂破壞問題等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給國家安全和西藏穩定發展造成長期影響,需要統一戰線做對敵斗爭、團結爭取的工作。在現實中,反分裂斗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尖銳性,愛國進步與分裂倒退始終是藏傳佛教領域的主要矛盾,需要統一戰線做深化整治、政治引領的工作。在國際上,美西方反華勢力一直在支持達賴集團從事分裂破壞活動,為十四世達賴提供宣揚“西藏獨立”的舞臺,為達賴集團提供資金、政治支持。近年來,為了遏制中國崛起,美西方反華勢力更是大打“西藏牌”,企圖“以藏制華”,需要統一戰線做正面宣傳、弘揚正氣的工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建設的新征程上,西藏穩定發展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任務更加艱巨,需要統一戰線發揮制度優勢,在治邊穩藏中提升治理效能。
和平解放前西藏面臨分裂獨立的風險。1959年以十四世達賴為首的舊西藏反動上層在美西方敵對勢力挑撥教唆下發動全面叛亂逃往印度以來,從未停止過分裂破壞活動。20世紀80年代,十四世達賴集團拋出“大藏區”“中間道路”等一系列藏獨綱領,嚴重干擾和破壞了西藏和諧穩定的大局。除了打著人權、民族、宗教、文化、生態等旗號,在國際上蠱惑人心、造謠生事外,十四世達賴集團更是制造了1987至1989年拉薩騷亂事件和2008年拉薩“3·14”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十四世達賴集團公開叫囂“控制一個活佛就等于控制一座寺廟,就等于控制了一片地區”,并在活佛轉世問題上大做文章,妄圖達到禍藏亂教的目的。西藏統戰工作始終面臨著分裂與反分裂斗爭的嚴峻考驗,面臨著政治引領、團結爭取的特殊使命,面臨著凝聚人心、凝聚共識的艱巨任務,面臨著深化治理、構建和諧的現實挑戰。既聯合又斗爭是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方針。和平解放以來,黨在西藏始終高舉愛國團結進步的旗幟,帶領各族人民與分裂主義勢力作堅決斗爭,有力凝聚起各族各界走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西藏社會歷史的飛躍。
藏傳佛教歷史悠久,影響十分深遠。民主改革前,西藏處于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統治之下,達賴在宗教上、政治上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僧侶集團龐大,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享有特權,是黨在西藏開展工作、打開局面的重點統戰對象。民主改革徹底廢除了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和寺廟的封建特權,但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思想殘余仍然存在,宗教界人士對信教群眾的影響依然很大,團結做好宗教界人士的工作、加強和改進寺廟管理等,始終是西藏統一戰線的重點任務。雖然藏傳佛教早已擺脫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束縛,其傳承環境和社會條件發生了根本轉變,但由于藏傳佛教具有宗教信仰的群眾性、上師崇拜的虔誠性、活佛轉世的獨特性、寺廟影響的區域性等特點,宗教領域始終是達賴集團滲透的重點領域,深層次問題多,依法治理的難度大,處理不好容易影響西藏穩定大局。
西藏統一戰線面臨的許多問題是歷史上形成的,同時隨著時代發展又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許多新問題是在老問題的基礎上形成的,新老問題相互交織、比較復雜。從反分裂斗爭看,十四世達賴集團不斷變換手法,從事分裂破壞活動,妄圖實現“西藏獨立”,恢復其政教合一統治,是影響西藏穩定發展的首要問題。從宗教治理看,藏傳佛教歷經民主改革和不斷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實現了根本變革,但傳統的學經制度和寺廟管理制度仍在很大程度上延續,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殘余思想對藏傳佛教的毒害依然存在。隨著市場化、現代化、信息化發展,藏傳佛教進一步世俗化,在傳承和傳播方面呈現出新的趨勢,由傳統的較為單一的傳承方式轉向更加多樣化多渠道,傳播范圍不斷擴大、向內地蔓延,對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提出新的課題和挑戰。從發展角度看,隨著社會變遷,經歷過舊西藏社會的人越來越少,統一戰線工作的時代背景和對象結構悄然轉變,提出了許多新的任務和要求。隨著西藏發展越來越與內地融為一體,統戰工作對象越來越多元化,做好民營經濟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從國際上看,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大幅提升,大國之間的較量日益激烈,西藏工作在國家工作大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中的戰略性、重要性更加凸顯,需要胸懷“兩個大局”,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
慎重穩進是黨從決策進軍解放西藏一開始就明確的原則。1949年2月毛澤東在西柏坡與來訪的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A·米高揚一行會談時指出,西藏是受宗教控制的地區,解決更需時間,須穩步前進,不應操之過急[3]1。1951年“十七條協議”簽訂后,毛澤東指示在西藏考慮任何問題,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問題這兩件大事,一切工作必須慎重穩進[3]41。和平解放之初,我們黨在西藏做任何工作,哪怕是修一座橋、辦一所學校,都事先征得舊西藏上層同意。1957年,黨根據當時的西藏形勢提出“6年不改”的方針,作出“五為”“四不為”的決定(4)一要繼續進行和開展上層統一戰線工作,并以達賴集團為主要對象;二要繼續注意培養藏族干部;三要繼續辦一些群眾歡迎的,上層同意的,我們有條件辦的,能夠對群眾發生積極影響的經濟、文化事業;四要繼續堅持把國防、外事和國防公路等置于中央管理之下;五要經過各種適當方式,向上層和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反對分裂活動。“四不為”是:一、停止和結束民主改革的準備工作;二、不干涉西藏的內部事務;三、不在社會上發展黨員;四、不辦不是西藏上層迫切要求和同意的建設事宜。,大幅縮減機構人員,最大限度地穩定西藏局勢,爭取舊西藏上層的自我覺醒和自上而下改革。平叛改革期間,黨特別強調做好愛國上層人士的統戰工作,嚴格區分參加叛亂的分子和一般藏族人民,嚴格區分反動骨干分子和協同分子,切實做好爭取群眾,分化、瓦解和孤立敵人的工作,堅決貫徹準、穩、狠三結合的方針,加強和改進鎮反工作,嚴防肅反擴大化。民主改革后,我們黨采取穩定發展的方針,不試辦合作社,讓西藏群眾在自己得到的土地上安心生產、休養生息,充分調動起了生產的積極性。改革開放后,黨在西藏落實“兩個為主”和“兩個長期不變”的政策(5)1984年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對西藏農村進一步實施了“兩個為主”和“兩個長期不變”(即:新辦的工商業以集體、個體為主,以市場調節為主;在堅持土地、森林、草場公有制的前提下,牧區實行“牲畜歸戶,私有私養,自主經營、長期不變”,農區實行“土地歸戶使用,自主經營,長期不變”)的政策。,實行特殊的適合西藏的靈活政策,切實提高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同時,對西藏的特殊性進行再認識,特別強調統戰工作和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強調事事處處都要考慮增進民族團結,從西藏實際出發做好工作。進入20世紀90年代,黨認真汲取改革開放后西藏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偏差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末拉薩騷亂事件的教訓,強調兩手抓,一手抓穩定局勢,一手抓經濟建設;強調保持社會穩定,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西藏第一位的政治任務。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在自治區第四次黨代會上提出了“一個中心、兩件大事、三個確保”(6)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穩定局勢和發展經濟兩件大事,確保全區社會的長治久發,確保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確保人民生活水平有明顯提高。的新時期西藏工作的指導思想,并經過中央第三、第四和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西藏穩定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時期的西藏統一戰線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新時期西藏工作指導思想,強化政治引領,開展寺廟愛國主義教育,推進寺廟定編定員和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等,逐步邁上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軌道。2008年“3·14”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充分暴露出我們在社會管理和宗教領域治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反思“3·14”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的教訓,黨在西藏強調“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在全區寺廟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加強宗教治理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和關于統戰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夯實共同團結奮斗思想基礎,創新和加強寺廟管理,提高宗教治理法治化水平,開創了持續穩定、全面穩定、長期穩定的新局面。70年來,黨在西藏的統一戰線工作始終貫徹了慎重穩進的工作方針,有力地促進了西藏的團結穩定和發展進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進一步明確了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西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黨的西藏工作慎重穩進方針在新時代的堅持和發展,是推進治邊穩藏各項工作的重要方法論,是指導新時代西藏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原則。
70年西藏統一戰線走出了一條富有自身特色的團結之路、建設之路、探索之路、治理之路,積累了寶貴經驗。盡管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西藏統戰工作不斷在發展和演進、繼承和創新,但黨的統戰工作的性質始終沒有變、統戰工作在西藏肩負的使命始終沒有變、統戰工作為黨的西藏工作大局服務的責任始終沒有變、貫穿于西藏統戰工作進程中的基本規律也始終沒有變。做好西藏統一戰線工作必須牢牢把握這些基本規律,切實增強認識規律的能力、遵循規律的定力、運用規律的魄力。
黨的領導是統一戰線的靈魂。統一戰線工作作為黨在西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受到黨中央的重視。進軍解放經營西藏的過程中,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十分重視做好西藏的統一戰線工作,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黨的領導人親自做達賴、班禪和舊西藏上層的統戰工作,接見西藏觀禮團、參觀團代表等,為落實“十七條協議”、籌備成立西藏自治區,以及在西藏進行民主改革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等,耐心做好思想引導工作。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承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的中央領導集體重視西藏工作的優良傳統,把脈西藏穩定,謀劃西藏發展,關心西藏民生,凝聚各族民心,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西藏穩定發展的輝煌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西藏工作放在國家安全和與全國一道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局中來審視和推進,統一戰線在新時代西藏工作中擔負的責任更大、使命更重,在治邊穩藏中的效能更加凸顯。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族人民有著愛國團結的優良傳統,特別是近代以來在抗擊英國侵略的斗爭中,展現出視死如歸、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英雄氣概。愛國團結進步是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充滿力量的根本所在。和平解放初期,我們黨就是靠著高舉愛國團結進步的旗幟,把各族各界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打開工作局面,廣泛贏得人心,實現了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出西藏和祖國大陸完全統一。70年來,愛國團結進步始終是西藏統一戰線的鮮明主題,在愛國主義的光輝旗幟下,在黨的英明領導下,西藏統一戰線主動作為、強化引領、增進團結、服務大局,為落實“十七條協議”做好工作,為平叛改革匯聚力量,為成立自治區創造條件,為改革開放凝聚共識,為建設發展貢獻智慧,為長治久安提供支撐,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新時代,愛國團結進步依然是統一戰線必須高揚的旗幟。只有堅持愛國團結進步,才能有效應對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反華勢力和十四世達賴集團不斷實施的分裂滲透破壞活動,才能很好地把握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做好對敵斗爭工作,才能廣泛凝聚起各族各界的智慧和力量,深入開展反分裂斗爭,共同致力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
實現和平解放、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出西藏,是我們黨進軍解放西藏的初衷,成立西藏自治區、引導西藏各族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我們黨的初心所在,也是統一戰線的力量之源。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光輝歷程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西藏、發展新西藏,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西藏各族人民才能擁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新時代西藏統一戰線工作,要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強化政治引領、凝聚思想共識,團結引領各族各界切實堅定“四個自信”,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西藏在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同圓共享中國夢。
正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既是西藏統一戰線工作的具體抓手,也是統一戰線工作不偏方向、凝聚人心的基本保障。和平解放之初,西藏各族群眾認識我們黨是從進藏干部和人民解放軍的優良作風開始的,擁護我們黨是從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貫徹落實開始的。嚴格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是黨在西藏打開工作局面、站穩腳跟的基礎,也是后來西藏百萬農奴在黨的領導下親手砸碎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枷鎖、全力支持平息叛亂和進行民主改革的前提。民主改革后,西藏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充分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積極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發展經濟社會文化各項事業,建設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西藏。改革開放至今,黨先后召開了七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對西藏實行特殊優惠的政策,在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并且堅持對口支援西藏,實現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發展,使社會主義新西藏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是黨在西藏做好統一戰線工作的底氣,正確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務是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責和本分。在西藏,統戰民族宗教工作密不可分、有機統一,是事關長治久安的基礎性工作。新時代要一以貫之地抓好民族和宗教兩件大事,健全體制機制,精準落實政策,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守望相助、手足相親。
統一戰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框架的重要構成,是黨的領導政治優勢的重要體現,是治邊穩藏的重要力量。和平解放西藏過程中,統一戰線是爭取人心、保障進軍、促進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工作。暫維原狀、落實“十七條協議”八年中,統一戰線是促進團結、維護主權、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載體。平叛改革、穩定發展時期,統一戰線是喚起群眾、當家作主、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重要方法。撥亂反正、落實政策、進行改革開放時期,統一戰線是端正思想、擴大共識、引領黨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重要平臺。“一個轉折點、兩個里程碑”(7)黨的西藏工作歷史上曾把1989年10月19日中央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討論西藏工作,作為西藏工作的“一個轉折點”,將1994年召開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2001年召開的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稱為“兩個里程碑”。時期,統一戰線是治理整頓、規范管理、開展反分裂斗爭和促進西藏穩定發展的重要抓手。黨的十八大以來,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進依法治藏和引領各族各界奮進新時代、開創新局面,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建設新征程的重要保障。新時代統一戰線要結合新的實踐,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在依法治理上下功夫,在治邊穩藏上見實效,為在西藏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貢獻力量。
各族各界愛國人士在和平解放以來的西藏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果沒有阿沛·阿旺晉美、十世班禪大師、帕巴拉·格列朗杰等一大批愛國人士堅定不移跟黨走、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全力支持黨在西藏的各項工作,我們黨就不可能順利地在西藏代表人民取得政權,為人民執掌政權,也就不可能順利實現黨在西藏的執政目標,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創造人間奇跡,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黨在西藏的工作始終離不開各族各界的擁護支持,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需要不斷發展壯大愛國力量,深入開展反分裂斗爭要求我們加強對各族各界的政治引領,筑牢思想基礎,夯實政治根基,牢牢掌握全局性主動。統一戰線要在新時代有新擔當、新作為,必須立足鞏固和擴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做好代表人士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做好境外藏胞工作,分化瓦解境外敵對勢力,不斷壯大統一戰線力量、激發統一戰線的活力、形成統一戰線的合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西藏篇章。
發揚斗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鮮明的政治品格,是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世間奇跡的“精神密碼”。進軍解放西藏是在國內外反動勢力的竭力阻撓下進行的,黨在西藏的工作局面是在舊西藏反動上層的竭力反對下打開的。黨的進藏干部和人民解放軍發揚一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克服各種艱難險阻,保衛邊疆,鞏固國防,在斗爭中做好黨在西藏的各項工作,在斗爭中擴大和鞏固反帝愛國統一戰線,在斗爭中打牢了黨在西藏的執政根基。民主改革以來,我們黨團結和帶領西藏各族人民,旗幟鮮明反對分裂,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抵御達賴集團滲透破壞活動,有力地維護了西藏和諧穩定,促進了長治久安。我們要永遠銘記張經武、張國華、譚冠三等歷任西藏黨、政、軍主要領導以及各級干部和解放軍官兵等,為西藏的和平解放和建設發展作出的斗爭和犧牲,大力繼承和弘揚“老西藏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前進的力量、斗爭的精神和做好統一戰線工作的智慧和方法。要深刻吸取20世紀80年代末拉薩騷亂事件和2008年“3·14”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的慘痛教訓,深刻認識反分裂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尖銳性,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斷夯實斗爭思想根基、涵養斗爭的政治定力、激發斗爭的內生動力、提高斗爭的能力水平,在斗爭中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切實擔負起新時代西藏工作賦予統一戰線的職責和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將“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作為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寶貴經驗,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本遵循。當前,西藏各族人民心連心守護神圣國土、手牽手建設幸福家園,與全國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統一戰線凝聚起了各族各界感恩奮進新時代、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力量。新時代是中國崛起、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新征程是充滿挑戰、激流勇進的壯麗行程。西藏統一戰線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找準新的定位,履行新的擔當,在治邊穩藏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建設中更好地發揮法寶作用。
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以“十個必須”為主要內容,系統闡述了新時代西藏工作的政治根基、制度保障、重大原則和政策方向等,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指導西藏統一戰線工作的根本指針。我們要以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統領,牢牢把握西藏工作呈現出的新的階段性特征,著眼應對重大政治斗爭,深入開展反分裂斗爭;著眼促進西藏長治久安,破解宗教領域深層次問題;著眼增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著眼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提升宗教治理現代化水平;著眼遵行“四條標準”,大力加強宗教界代表人士隊伍教育培養管理;著眼增進“五個認同”,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凝心聚力,最大限度發揮統一戰線的制度優勢。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大原創性論斷,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總綱,也是新時代西藏工作的戰略性任務。我們要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戰略高度,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作為新時代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夯基壘臺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好。要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建立健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民性宣傳教育體系,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及西藏和祖國關系史教育,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五觀”(8)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增進“五個認同”。要著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九進”(9)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進村居、進學校、進連隊、進景區、進宗教活動場所。活動,把握好“一”和“多”、“同”和“異”、“恒”和“變”的關系,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引導各族群眾多講一家話、多辦一家事、合做一家人,多講共同性,倡導共同體,減少差異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確保民族團結鞏固發展。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將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列入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出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在新時代西藏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在治邊穩藏中的特殊作用。要牢牢把握愛國進步與分裂倒退這一藏傳佛教領域主要矛盾,堅持黨對宗教工作的領導,堅持“導”的思想方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五個有利于”(10)有利于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有利于增進“五個認同”、有利于團結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有利于藏傳佛教健康傳承、有利于減輕信教群眾負擔。為標準,加強頂層設計和政治引領,健全政策法規和制度體系,夯實價值理念和文化基礎,培養人才隊伍和中堅力量,筑牢思想防線和政治屏障,打牢組織保障和工作基礎。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主導作用,發揮宗教界的主體作用,引導藏傳佛教界在宗教理念、學經制度、組織體系等方面,順應時代發展作出變革。要實施教義新闡釋工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浸潤藏傳佛教,構建符合藏傳佛教實際、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宗教思想體系。要堅持國大于教、國法大于教規、教民首先是公民,用國法引導和規范教規制度,著力構建和完善宗教治理法規體系,整體提升治理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西藏,現階段維護穩定仍然是第一位的工作任務。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做好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要堅持把維護穩定作為硬任務和第一政治責任,作為統一戰線工作必須為國家擔當的崇高使命,堅持對十四達賴和達賴集團的定性不動搖、對十四世達賴集團的斗爭方針不動搖,著眼應對重大政治斗爭,完善黨委領導下統一戰線參與反對分裂、維護穩定的機制。堅持把做好藏傳佛教工作作為長治久安工作的一個重點,把加強寺廟管理作為維護藏傳佛教正常秩序的核心任務和實現社會持續穩定的“牛鼻子”,把不受境外勢力操控作為底線,健全寺廟管理長效機制,牢牢掌握領導權。堅持“四條標準”要求,健全代表人士在維護穩定中發揮作用的機制,確保在關鍵時候站得出來、說得上話、起得了作用。堅持既要“管肚子”、更要“管腦子”,健全寺廟僧尼教育管理長效機制。堅持加大《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以及活佛轉世宗教儀軌、歷史定制等培訓宣傳力度,確保宗教領域全覆蓋,讓大活佛轉世“國內尋訪、金瓶掣簽、中央批準”的原則共識深入到每一位僧俗信眾心中,牢牢掌握反分裂斗爭全局性主動性。
堅持和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統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基于統一戰線性質和特點的深刻把握,是發揮統一戰線凝心聚力優勢的重要保障,是加強黨對統一戰線集中統一領導的必然要求。西藏民族宗教問題特殊、對敵斗爭形勢復雜、治邊穩藏任務繁重,堅持和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意義重大。必須強化黨對統一戰線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形成合力的體制機制。必須聚焦統一戰線為治邊穩藏大局服務,突出依法治藏、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根本任務,完善統一戰線各領域的政策體系和制度建設。必須按照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要求,加強統戰干部隊伍建設。必須健全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制度,抓好發現、培養、使用、管理等工作。必須加強政治引領,凝聚人心力量,正確處理好各方面關系,充分發揮大統戰工作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