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義



一年一度的騰訊“99公益日”盛典落下帷幕。陜西省慈善協會聯合12個市區,113個縣區慈善會和公益伙伴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參與,401萬人次愛心捐贈眾籌善款2.948億元,在騰訊“99公益日”活動中眾籌額度名列全國第三名。“9·5共同富裕專場”捐贈,414.9萬人次愛心眾籌善款2.98億元,愛心企業配捐1517.59萬元,獲得騰訊基礎、非限定配捐2379.44萬元,四天內網籌善款3.39億元。六年以來,陜西省慈善會系統在騰訊、支付寶、公益寶、輕松公益等十個互聯網公益平臺線上推介慈善公益籌款項目近萬個,網絡籌款10.04億元,4414萬人次愛心捐贈。這組數據昭示了一個社會現象:指尖公益將引領全民慈善的到來,網絡慈善催生了慈善公益新業態。
縱觀陜西慈善會系統今年“99公益日”活動態勢,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聚焦鄉村振興,頂層設計網絡眾籌項目
在今年“99公益日”活動中,陜西省慈善協會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區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體要求,聚焦拓展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頂層設計了“共建幸福家園”“農廁改造計劃”“關愛退役軍人行動”三個母計劃項目,三個項目作為全省慈善會系統參與“99公益日”的主體項目,由市、縣、區慈善會發起子計劃項目倡導社會各界奉獻愛心自愿發起“一起捐”參與捐贈。“共建幸福家園項目”配合全省慈善組織正在實施的“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在村、社(區)建立一個慈善工作站,募設一支村社互助金,創辦一個“關愛中心”,建立一個慈善公約,組建一支志愿服務隊〕,統籌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慈善助學、助醫、助殘、助困,關愛一老一小慈善救助幫扶項目。項目計劃、籌款目標、資金使用由市、縣(區)慈善會根據實際自主設定。“農廁改造計劃項目”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農村廁所革命是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的指示,幫扶農戶旱廁改水廁,按照每個農戶廁所改造補助1000元的標準,助力農村廁所革命,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幸福指數。“關愛退役軍人行動”項目面向困難退役軍人募籌關愛基金,以精準滴灌的模式實施救助。這三個主體項目緊密配合了黨在農村的中心工作,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認同和支持,從而奠定了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基礎。
二、層層動員培訓,打造數字慈善新業態
網絡慈善相對于傳統慈善,既是互聯網新技術、新手段的應用,更是一場思想上的革命。針對基層慈善會習慣于線下動員募集,對網上眾籌不重視、不熟悉的現狀,省慈善協會連續五年組建宣講組深入市縣動員培訓。首先從解決認識問題入手,宣講新時代慈善事業的使命,數字慈善的意義和作用,上線項目的策劃和設計,“互聯網+慈善”的操作和應用,從而推動全省慈善募集從單純的線下動員募集向線下動員與網絡眾籌相結合轉變,推動行善主體從“精英慈善”向大眾慈善發展。省慈善協會深入全省12個市區宣講培訓后,市至縣區,縣區至鄉鎮層層動員培訓,使基層慈善組織樹立了數字慈善意識,掌握了網絡操作技能,推動了全省數字慈善發展,打造了慈善公益新業態,四年來,年度網絡募集善款大幅度增長,2018年達到4000萬元;2019年達到17562萬元;2020年達到28637萬元;今年已達到4.4億元。
三、“344”工作模式發動社會各界參與
網絡慈善的特征是“小額”“大眾”,跨時空異地支付。開展網絡眾籌的目的是開發大眾慈善動能,通過指尖公益建設人人慈善,大家一塊兒做好事的慈善環境。為此,陜西省慈善協會將網絡慈善作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以“344”工作模式,精心策劃組織、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
1. 三個主體共同發動。省慈善協會印發了《2021年陜西慈善周宣傳和募集聯合大行動實施意見》,向社會各界發出募集倡議書。并聯合省鄉村振興局印發了《關于動員社會各界參與“99公益日”鄉村振興——共建幸福家園項目眾籌的通知》;聯合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印發了《關于參與騰訊“99公益日”捐建省市縣三級退役軍人關愛基金的通知》。省會和兩個廳局文件印發后,各市、縣(區)慈善會聯合鄉村振興、退役軍人事務管理部門逐級印發文件組織發動:鄉村振興部門發動包村單位為所包村發起“共建幸福家園項目”子計劃動員包村單位干部職工自愿奉獻愛心;退役軍人事務管理部門動員愛心企業、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省慈善協會、省鄉村振興局、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還從愛心企業捐贈的“扶貧基金”“退役軍人關愛基金”中安排資金1391萬元定向對網民的眾籌以20%~30%的比例予以配捐。由于三個主體共同發動,形成了慈善主導,部門推動“99公益日”網絡眾籌的工作格局。
2. 定向發動四個群體。一是以“鄉情”為紐帶,定向發動熱愛家鄉的民營企業家、經濟成功人士、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回報鄉梓奉獻愛心自愿捐贈。具體由縣區慈善會聯合村社“兩委”會通過微信發布募集倡議書動員本村社在外創業、工作人員自愿參與“共建幸福家園”“農廁改造助力計劃”“關愛退役軍人行動”三個項目捐贈;二是發動包村單位干部職工共建包扶村的“幸福家園”。各級慈善組織發揮包村扶貧機制不變,隊伍不散的優勢,聯合鄉村振興部門召開包村單位動員會,印發倡議書,倡導包村單位干部職工為包扶村“幸福家園”項目自愿捐贈;三是發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自愿發起“一起捐”捐贈,并通過干部職工動員微信圈朋友參與公益日活動;四是面向脫貧戶、邊緣戶、動態監測戶大病患者發起“一起捐”救助困難家庭大病患者,鞏固脫貧成果。
3. 四個層面聯合勸募。一是聯合共青團、婦聯、工會人民團體勸募,由他們發起本團體的公益項目,動員社會各界采取“一起捐”的形式參與本團體發起的公益項目自愿捐贈。二是聯合非公社會組織(NGO)勸募。本著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省、市、縣(區)慈善會認領非公募組織網絡籌款項目,走聯合勸募之路。三是聯合殘聯、扶孤、養老機構勸募。市縣慈善會積極與當地殘聯、撫孤、養老機構合作,發起助殘、撫孤、助老項目,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捐贈。四是聯合社會志愿者團隊勸募。由各志愿者團隊自主發起公益項目上線籌款,通過志愿者微信朋友圈進行小額捐贈。
四、與“9·5獻愛心慈善一日捐
聯合大行動”相結合
每年“中華慈善日”前后,陜西省慈善協會聯合市、縣慈善會集中開展為期一周的“慈善一日捐”聯合大行動。每年“99公益日”,將線下的一日捐與網上的“99公益日”眾籌相結合,凡屬個人捐贈,9·5線下宣傳動員,集中在“99公益日”三天線上捐贈,獲取配捐放大善款。
五、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支持,
黨政領導帶頭捐贈
在今年騰訊“99公益日”活動中,陜西省慈善協會提出“決戰9·9,助力鄉村振興”,向社會各界發出了參與9·9募集倡議書,動員社會各界人士自愿小額捐贈。由于眾籌項目聚焦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在省慈善協會深入各市縣區的培訓動員會上,市縣領導出席會議并作動員講話。在“99公益日”三天,省里30多位省級領導及其親屬、子女帶頭捐贈,各市縣區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四套班子領導帶頭上網捐贈。由于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和各級領導的率先垂范,掀起了全省社會各界“99公益日”網絡眾籌的高潮。榆林市、縣(區)“99公益日”籌款總額達到5147萬元,渭南市達到2500萬元,安康市1782萬元。網籌300萬元以上的縣區慈善會達到11個;網籌100萬元以上的區縣慈善會19個;網籌50萬元以上的區縣慈善會達到37個。其中榆林市橫山區慈善會網籌2475.4萬元,神木市慈善會網籌1077.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