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仁近
別看我已經80歲的年紀,走起路來,與年輕小伙子相比,毫不遜色。如今,每天走路一萬步,那是小菜一碟,走個兩萬步,乃至三萬步,也不在話下。不但腿腳不感覺疼痛,而且越走越帶勁兒,心里美滋滋。
應該說,除了上學、工作,或者退休之后的家務勞動,我盡可能多地堅持鍛煉身體,讓生命在健康中閃閃發光,讓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讓自己的美好生活能夠在鍛煉中盡可能延續更長時間。人不可能不得病,人也不可能永遠活著,然而,能夠活得有尊嚴,有質量,有快樂,那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1958年,我在天津一所中學上高中,一天清晨,我與同學正在民園體育場的跑道上快速跑步鍛煉,突然,對面迎上來一位皮膚黝黑的中年人,他叫住了我,與我細致地聊了起來,對我說:“你的條件太好了,愿意參加民園體育場的業余田徑隊嗎?”我對那位中年人說:“愿意呀!”他對我說:“我是民園體育場業余田徑隊的教練。咱們以后就要經常打交道了。希望你刻苦訓練,能夠取得優良成績。”從此,我就在課余時間,天天參加業余田徑隊的訓練。特別是到了星期日,練的時間很長,也非常辛苦,教練說:“今天需要跑20個200米,最后一個200米計成績。”就這樣,在民園體育場的業余田徑隊,我一直在那位教練的指導下,苦練短跑,終于取得了明顯進步。
有一天,訓練結束了。教練與我談心,與我談起了家庭情況,當他知道了我的家庭情況,特別是了解到我很小的時候親生母親就身患重病,因為沒錢醫治而過早離世,特別同情我。教練對我說:“人死不能復生,如今你長大了,已經成了一名高中生,應該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把學習搞好,把身體鍛煉好,各方面成為一名好學生,讓你九泉之下的母親放心。”教練一席話,讓我深受感動。
從此,我與教練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運動場既是訓練短跑技術、提升運動成績的場所,也成了我與教練貼心談話的課堂。我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更多親戚,我把教練當成老大哥,有什么事情就與他商量,有了高興事就與教練講一講,說一聲,心里特別快樂。有一次,星期日短跑訓練結束回家,我哼著歌曲,高興地與父母打招呼。繼母覺得好生奇怪,問我:“仁近,今天怎么這么高興啊?”我對繼母說:“我交了一位好朋友,他好像就是我的老大哥。”繼母說:“那好呀,你沒有兄弟姐妹,多交幾個熱心腸的好朋友,我們也為你高興。”看得出來,繼母也為我高興。其實,像我這樣的獨生子,廣交朋友的好處很多,起碼在關鍵時刻會有人幫助我。我有了困難,也會有朋友為我排憂解難。
有一次,下午上完課,進行課外活動,我與同學去民園體育場跑步鍛煉。教練見了我,說:“今天短跑訓練需要上量,務必把真實成績體現出來。一定不能害怕艱苦,需要全身心投入到訓練中去。”這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問題,我有的是勁頭兒。教練說:“在有限的一個半小時過程中,短跑運動員需要跑30個一百米,最后兩個一百米測試成績,成績合格就可以回家,不合格者繼續訓練。”我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沒有問題。然而,偏偏這一次出現了問題。訓練結束,我滿頭大汗,好像勁頭兒不足了。結果,最后兩個一百米的測試成績不合格。教練板起面孔批評我:“怎么搞的?太不爭氣了!”看著一向面帶微笑的教練,這會兒真的發火了。結果不妙,教練讓我再測試。我哪敢不重視,只好抖擻精神再重新測試。結果呢?兩個一百米測試成績合格,而且還取得很好的成績。教練的臉色馬上陰轉晴,好看了,笑瞇瞇地對我說:“看起來,剛才你補測的態度很好,成績馬上有了提高,今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認認真真,絕對不能馬馬虎虎。倘若真的到了正式比賽現場,態度不認真,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績。”教練的話語,我全都聽進去了。從此,教練嚴格要求訓練的認真負責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想,做任何事情,馬馬虎虎要不得,需要的是認真嚴肅,一絲不茍。
那一天,因為訓練得很苦很苦,我滿頭大汗,消耗了許多精力和體力,肚子咕嚕咕嚕直叫喚,腿腳沒勁兒了,真想找個地方痛痛快快吃一頓飽飯。此時,只見教練在更衣室叫我,我走到教練跟前,問教練:“有事嗎?”教練說:“沒什么事情。走,咱倆找個地方吃點東西。”我當然需要吃點東西,真的餓了,但是,讓教練無緣無故請我吃頓飯,那多不好意思啊!教練看出了我的不好意思,便拉著我的手,笑著說:“又不是讓你請我吃飯,是我請你吃飯。”就這樣,在體育場附近的一家小飯店,教練請我吃了一頓飯。其實很簡單,就是一碗熱熱乎乎的榨菜肉絲面。別看很簡單,然而,教練請我吃飯,卻在我的人生記憶中始終浮現,永遠抹不去,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
那時候,在學校上學,每年都要召開兩次體育運動會,分別是春季運動會和秋季運動會。每每參加學校的運動會,我總能夠獲得三四個第一名,也就是冠軍。諸如一百米、二百米、四百米,那都是我的強項,拿個冠軍不是難事。還要參加集體項目,諸如四百米、八百米接力賽,甚至還有一千六百米接力賽,都能夠獲得優異成績,為班級集體爭光。高中學習階段,我還經常參加和平區體育運動會,也能夠獲得好名次,為學校爭得榮譽。每當我在跑道上飛快奔跑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每當我奪得冠軍登上領獎臺的時刻,每當有關人員給我頒發獎品的那一刻,那位業余田徑隊教練的身影就會在我的腦海里浮現,他對我的指導和幫助,終生難忘。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我上了大學。大學四年,我仍然堅持體育鍛煉,還是在跑道上練短跑,把我擅長的短跑項目堅持練下去。大學體育老師一眼看上了我,讓我參加大學生運動會。我多次代表我所在的中文系參加全校運動會,一百米等等短跑項目依然名列前茅,屢屢獲得佳績。更讓我難忘的是大學二、三年級時候,體育老師讓我代表學校參加華北地區大學生體育運動會。在強手如林的大學生運動會上,我獲得了一百米、二百米比賽的決賽,進入到前八名,盡管沒有獲得前三名,但是,對于我來講,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了。
有了年輕時候的基礎,加上我參加工作之后,特別是退休之后,仍然不忘堅持走步鍛煉,我的身體狀況一直不錯,極少有病,很少與醫院打交道。思前想后,我忘不了上高中時候的三年時光,忘不了在民園體育場那位業余田徑隊教練對我的指導和幫助。參加工作之后的三十多年,退休之后的二十個年頭,我始終沒有見到我的啟蒙教練,不知道他的身體怎樣,也不知道這位教練如今在哪里。然而,有一句話我必須說:祝愿我的這位善良可敬的啟蒙田徑教練健康長壽,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