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楊志江
幫助失獨老人繳費、協調床位、協助各種檢查;給失獨老人做飯做菜,并送到病床邊;為失獨老人跑腿報銷醫藥費;幫失獨離世老人安排后事,一直到安葬骨灰……8年來,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健康路街道氣象里社區居民湯和生以軍人般的自律及擔當,重復著這種忙碌的生活,勞累繁雜不算,還常常自掏腰包倒貼錢。可是誰能想到,這樣一位今年已71歲高齡、為失獨老人送上溫暖的志愿者,本身也是一位失獨老人。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以來,湯和生幫助過的失獨老人累計已超過100人,每年為失獨老人花費約5000元,多的年份達7000元,8年來總計花費3萬余元。許多市民被他的大愛事跡所感動,紛紛向鎮江市有關部門舉薦他為“鎮江好人”。 最近,湯和生先后榮獲“鎮江好人”、鎮江市“優秀志愿者”和“江蘇好人”、江蘇省“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同時還被氣象里社區黨委評為優秀黨員。
●? 為失獨老人忙碌,有時連聲“謝謝”也沒能聽到
失獨老人祝瑞紅的兒子在10多歲時因病去世,她本人患嚴重尿毒癥,神志不清,老伴又中風在床,生活不能自理。2018年,兩位老人同時住在鎮江東吳醫院,他們實在太需要有人去關心照顧了。湯和生得知這一情況后,二話不說,立即和志愿者馬巧云結對行動起來,給祝瑞紅和老伴擦洗身子、清洗衣物。隔三岔五,湯和生換著花樣為兩人調理飲食,燉雞湯、魚湯、排骨湯,炒一些新鮮的蔬菜、買一些新鮮水果,送給祝瑞紅老夫婦倆食用。近兩年時間,湯和生風雨無阻,基本上每天都會去照看他們,為他們送吃的送喝的。因為祝瑞紅神志不清,一直到她離別這個世界,湯和生連她的一聲“謝謝”都沒能聽到。
2019年6月下旬,湯和生忙得不可開交。失獨老人陳崇敏和蔣慶生同時因病住進鎮江江濱醫院,陳崇敏的丈夫和女兒因患肺癌相繼去世;蔣慶生是鎮江第九中學教師,唯一的女兒19歲時因白血病離他而去。湯和生一邊幫陳崇敏交費辦入院手續,一邊在筆記本上記著:陳崇敏口味清淡,蔣慶生血糖高、忌糖。
清晨6時,湯和生就在鬧鈴的催促下起床,到菜場買老母雞;7時,湯和生回到家中,一個鍋開始煲湯,另一個鍋炒青菜、番茄炒蛋,電飯鍋里開始煮飯;10時30分,湯和生將飯、菜、湯分成兩份,裝進保溫桶;11時30分,湯和生來到江濱醫院,一份送給陳崇敏,一份送給蔣慶生。蔣慶生是江蘇泰興人,大學畢業后在鎮江當老師,在鎮江無親無眷,看著比自己大十幾歲且同樣是失獨老人的湯和生,為自己住院跑上跑下又送飯送菜,眼角浸滿了感激的淚水。
等湯和生把兩位失獨病人的午餐安排好后,已是12時多了。湯和生匆匆來到醫院附近的面館,點了一碗面條,迅速吃完后,又回到醫院的大廳。因為下午還有另外一名來自鎮江新區大港的失獨老人要轉院到江濱醫院,湯和生要等她到來,幫助她協調床位、辦理繳費、入院等事宜。
今年7月14日,82歲的直腸癌患者童長齡,需要做PET-CT檢查,以便對身體里的腫瘤情況做一次全面評估,由于要注射一種放射性物質,兩小時內,不能接近人,檢查前需要家屬簽字。童長齡的老伴也年近8旬,身體健康狀況不太好,三年前遇車禍,手術后留下走路不穩的后遺癥。童長齡正愁著怎么辦才好,沒想到,早上7點多鐘,湯和生等志愿者們便早早來到了童長齡的病床前,幫他代簽了字,做好檢查前的準備工作,老人十分感動。
●? 將大愛灑向四方,志愿服務讓老人充實快樂
湯和生曾經是一名海軍軍官,在素有深海蛟龍之稱的潛艇部隊工作了15年。1986年離開深愛的大海,轉業到鎮江市地方企業工作。后因企業破產下崗,日子過得十分艱難。2001年的一場重大車禍,讓湯和生痛失妻子、女兒和岳母,成為失獨的老人。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原本樂觀開朗的湯和生陷入無盡的悲傷郁悶之中。
2013年年初,鎮江金山公益志愿服務團經過努力,成功勸說湯和生參加公益活動,第二天湯和生就加入這個充滿熱心和關愛的大家庭。從此,湯和生煥發新生,化悲痛為溫暖,將愛灑向四方,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關愛失獨家庭、失獨老人的志愿服務中,投入到幫助困難孩子上學、成為“社會媽媽”的助困事業中。2013年以來,湯和生幾乎每周參加公益活動兩至三次,同200多名失獨老人建立幫扶助困聯系,8年來公益助困近千次,把慈善融入了鎮江這座大愛之城。
日前,湯和生在接受筆者采訪時,非常質樸地說:“我曾經是一名革命軍人,在部隊中,為了保衛國家而犧牲、受傷的戰友很多,相比而言我幸運多了。我曾被鎮江金山公益志愿者關心、幫助過,鎮江市京口區民政局所屬的居家養老中心也安排人給我打掃衛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退役軍人,在得到社會幫助的同時,我也要堅強、振作、樂觀起來,力所能及地去幫助別人?,F在我能走能跑,就要盡量為社會發揮一點余力,關愛失獨家庭、失獨老人,關愛社會,助力公益慈善事業。這幾年,在志愿服務中我感到很充實、很快樂?!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