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梅

姨母大人:
“人非木石,孰能無情?”“羊跪食乳,尚識天性之恩”,何況人乎!來信讀后,心肺實存難言之痛!然時代迫使如此,曾望深諒是幸!
所言各節,全為頑固分子之謠言,現在梅等全以舌耕糊口,何曾在軍隊服務?正因為米珠薪桂,所入不敷所出,故有要求家庭津貼之意見見諸前信;要是服務四軍,談四軍的艱苦奮斗之部隊,所有人員絕不愿向人訴苦,即使是家庭,他們亦無任何企求。由此已可證明梅等之目前生活情形及行蹤,望可對外人言之,加以聲明和解釋,莫將來弄成誤會。
我身體很壞,時常生病。幸寄父母侍服我,心里非常過意不去。在上次信中,曾經信母親,要她老人家寄幾斤茶葉來給我,現在仍請轉告,能早些寄來給我以便我送給他們老人家,聊表我的謝意!我想,母親一定會答應我的要求,姨母你想怎么樣?
家事無人料理,確常在我的意料之中,不過梅等亦出于無奈。欲歸無力,欲動無能,唯有懇轉姨母代為料理,并能督促煦弟,有以助母親一臂,來日事平之后,梅等決不忘大恩大德。母親年事日長,有望莫操勞過度,一切看破一點。反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謂赤裸裸的來到這世界,轉眼間又將赤手空拳的回去,所不能平的,不能白白的來世走一遭。梅等正有鑒于斯,愿奔走他鄉,自謀而生,不愿茍安偷生,將生易輕若鴻毛,這點望能深諒梅等之苦衷,俟后莫再煩言梅等之行動,實為幸!
大人等幼讀四書,文墨知其一二種,義識其大端。岳飛之所以能流芳千古,實其母造就大半。若當年其母不鼓勵他盡忠報國,令其為國效勞,何來今天之岳墳、岳廟昭名千古?孟子、徐庶等皆有賢母,有望母親能以古之賢母精神來教誨子女。
國不保,家何能存?在此民族生死關頭,望母親能以國家為主、民族至上,莫以區區兒女情,而埋沒子孫的前途。梅等雖非岳飛以及其他人可比擬,且亦無岳飛之時機、境遇,然古人之精神,堪為梅等學習,想姨母及母親亦必同情也。梅等不敏,然不愿做時代之落伍人;雖無能,亦必勉力追隨歷史之輪。如今天生活雖云清苦,愿自勉,決不做民族罪人。
甥 陳云 五一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