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常紅

經常泡面的小伙伴一定體會過蓋蓋子時的不方便,有時用自帶的叉子把蓋沿和碗叉在一起,或者借助手機等外部力量來密封,但這些方法并不十分奏效。日本的日清食品有一款泡面設計,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煩惱。
這款泡面的底部有一張透明塑膠小貼紙,撕下后貼住杯蓋能夠防止熱氣跑出來,這樣無論在什么場合吃泡面,都不用特意找東西來蓋住蓋子,實在是一項很實用的設計。這款貼紙設計于1984年,至今已有37年歷史,可謂是深入人心。然而,在2021年世界環保日之際,日清食品突然宣布更換日本版日清杯面包裝,取消塑料封口貼紙。
為什么突然做出這個決定呢?日清食品負責人解釋說:“這樣做是為保護生態環境做貢獻,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改變,實際上可以減少每年約33噸的塑料用量。”可是,如果沒有杯蓋貼紙,要怎樣蓋泡面呢?為此,日清食品對泡面包裝進行了改良升級,杯蓋從一個開口變成了貓耳形狀的雙開口,密封時只需把兩個貓耳開口向下壓緊就能蓋住泡面,密封效果絲毫不遜于原來的杯蓋貼紙。
杯蓋的內部還藏了一個“小驚喜”,當打開杯蓋時,會發現上面畫著一個卡通貓頭,兩個杯蓋開口就是貓咪的耳朵,不禁令人感嘆:“太可愛了!”這個可愛的設計為簡單的吃泡面增添了不少趣味,甚至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前來購買。
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貓耳朵設計既解決了減塑環保的問題,又提高了品牌美譽度,可謂一舉兩得。像這樣達到雙贏效果的創意設計還有很多。
2019年,為了讓更多人正視全球變暖對環境帶來的巨大影響,芬蘭郵政局委托當地設計團隊“貝瑞創意”設計了一套“氣候變化郵票”。郵票由特殊的熱敏材料制成,有鳥類、云朵和人類三種圖案,分別以鮮明的紅、藍、綠作為底色。當有溫度的手觸碰到郵票時,圖案就會變得觸目驚心:飛翔的鳥兒只剩骨架,寓意芬蘭許多生物的滅絕;原本在下雪的云朵變成下雨,代表冬季變短,降雪量減少;一個個奔跑的小人,體現了因為氣候變化,人們被迫離開家園……郵票雖小,卻借著圖案的變化訴說著氣候、環境等大問題。
當手指離開郵票時,圖案便會恢復本來的面貌,讓你有一種大夢初醒的感覺,警示人們要及時保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否則危機便會降臨,到那時將無法逆轉。
有人說:“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像太陽和美麗的大自然。”可是假如我們不珍惜這些美好,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曾在冰島邊境漁村生活過的設計師布林加爾·西格拉森和維若尼卡·森德麥爾深深愛上了這片土地,但氣候變暖加速冰川融化的現實也讓他們陷入了深思。為了提醒大家保護環境,他們設計了冰川造型的蠟燭,一組5個,顏色是溫柔的土耳其藍,靜止不動時就像藝術品。當蠟燭點燃,冰川就會逐漸融化,直至消失。這是在告訴大家:如果溫室效應持續下去,美麗的冰川將會消失不見。
設計師們絞盡腦汁地將環保理念融入大家的意識,融入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我們要感念他們的良苦用心,真切地將“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落實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臺灣聯合大學建筑系D&A實驗室的師生以“搶救和保護”為主題,設計出了一組充滿警示意味的飲料包裝,獲得多項國際大獎。表面上看,黑白灰的動物插畫設計簡約大氣,但當你插入吸管就會發現,吸管口對應的正好是動物們的嘴巴,就好像塑料進入了動物體內,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師生們是想以此呼吁大家減少使用塑料制品,不要隨意亂扔垃圾,那些在我們看來并不在意的垃圾,對其他生物來說卻是致命的傷害。
我們整日忙于工作和生活,或許很難意識到大自然傳遞給我們的訊號,這些優秀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用創意拉近了我們與自然的距離,教會我們去領悟、聆聽自然的呼喊,我們要想自然之所想,急自然之所急,用心傾聽,傾心保護,讓美好永駐世間,不受一絲一毫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