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都
近日,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集鳳鎮石泉村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蘿卜團隊組織召開了“中江丘陵區蘿卜新品種引進與示范測產驗收會”,測產驗收結果顯示,新品種蜀蘿11 號平均每667 m2產量約5 309.73 kg,對照“郫縣黑葉春不老”增產64.35%,示范效果明顯。
“蜀蘿11號是科技人員經過長達10年以上的潛心研究,反復試驗,廣泛測試,多維度考察,最終才從上百個組合中脫穎而出,于2020年通過四川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會認定的品種。”測產現場,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蘿卜團隊冉茂林研究員激動不已。
據冉茂林介紹,蜀蘿11號有以下特點:第一,產量非常高。近兩年每667 m2產量分別為5 326.72 kg,6 586.27 kg,比早期自育品種“蜀蘿9 號”分別增產23.49%、38.10%。第二,種植時間短,產業化效果明顯。蜀蘿11 號種植60 多天即可達到上市要求,而傳統的蘿卜品種,比如春不老則需要100 多天。第三,賣相好,市場前景大。蜀蘿11 號色澤亮白,個體一致性和口感也很好。”
“與四川地方品種春不老蘿卜比較,蜀蘿11 號實現了品種雜交化,蘿卜品種發生了質的變化,由地方老品種轉變為雜交品種。這個品種的選育成功,能促進蔬菜產業的發展。”冉茂林進一步說道。
目前,蜀蘿11 號在成都、眉山、內江、德陽等地均有種植,種植面積在66.7 hm2左右,其中在石泉村就有3.3 hm2。記者還從冉茂林處了解到,蜀蘿11 號除在四川廣泛種植外,在河北、陜西、湖北、重慶等地試種均表現優秀,并得到當地種植戶的認可。
最終,測產驗收結果由省農科院園藝所蔬菜育種攻關首席研究員房超當眾宣布,“新品種蜀蘿11號經過現場隨機各選取同田3 個點位測產,平均每667 m2產量為5 309.73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