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曉 尹燕偉 劉巖
(新泰市國有土門林場,山東 新泰 271200)
城市規模的擴展以及城市化發展迅速的弊端,即是城市生態的嚴重破壞和環境的急劇惡化??沙掷m發展理念之下,城市的發展必要考量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確保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以及發展可持續。在發展中,實際厘清在發展中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實現生態建立與城市發展并步齊行。城市林業是一門新興發展迅速,且前景較為廣闊的邊緣性學科,其涵蓋園藝學、林學、生態學、城市規劃學、管理學等諸多學科內容與知識,并且與城市景觀建設、生態布局及林木管理等息息相關。在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引入城市林業并建設和發展城市林業,可實現區域生態化自行調節與改善。城市林業即是建設在城市中的林業,城市林業具有調節生態,促進節能減排并增加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作用,大力發展城市林業不僅有助于建設生態城市,改善城市環境,更能促進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可持續性。
城市林業即是在城市中發展林業,重點以城市綠化和建設生態城市為主。城市的發展應包含城市林業的發展,且從生態城市建設的角度,城市的發展必須以城市林業的發展為先。城市林業是一門發展較為迅速且具有遠闊前景的多學科融合和交叉的邊緣性科學。其具體發展項目包絡城市綠化、城市景觀建設與管理、公園布景及管理以及城市規劃等方面的內容。從狹義而言,城市林業作為林業的分支,主要研究與管理對于城市發展和生態建設有用的林木培植和景觀規劃;從廣義上而言,城市林業不僅包括植物配置、景觀規劃和管理,還包括與城市環境有關道路交通、環境污染、城市布局、地貌氣候、城市森林文化、城市森林旅游以及林政、林業工程等諸多方面。城市林業的功能與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城市林業系統在城市中發揮著不可估量和替代的價值。
城市林業作為林業系統中的一個分支,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具有局限性。城市林業局限于城市整體的發展中,城市林業的發展具體受到城市發展規劃、城市歷史文化以及城市區域氣候特征的限制,因此在通過城市林業發展對改善城市生態問題的解決時,難免存在一些阻礙,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阻礙只能繞過或者采取其他方面進行交互融合,并不能拔除。二是具有長期性。城市林業的長期性特征主要表現為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長期性和城市居民對城市林業改善生態的需求的長期性。發展城市林業并不能夠“一步即達”,必要根據城市發展的諸多因素全面考慮,制定長期計劃并不斷修正計劃。三是具有動態性。因城市生態環境易于變化的特征,以及城市生態系統的動態性特征,城市林業也具有一定的動態性。它不能一成不變,因為城市對它的需求是在不斷改變和提升的。
從生態學的角度上而言,生態城市主要具有“充滿活力、節能減排、高效、低污染且可持續、和諧”等的特征。從廣義上來講,生態城市的概念是基于人類對人與自然的認識更為深刻和透徹的基礎上,按照生態學原則建立與發展起來的社會經濟與自然所協調發展的新型社會系統,可實現對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并實現可持續發展視域下的新生產與新生活方式;從狹義上來講,生態城市即是根據生態學原理進行城市發展設計,要求建設高效的、自然的、健康的、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而發展城市林業,即是將城市局部自然化,通過引入林業系統,來實現生態城市的發展構想。城市林業具有節能減排,調節生態,減輕噪聲污染且綠化城市的功能,而這些功能都是建設生態城市所必需的。故此,生態城市與城市林業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既包含而又各自區分的關系,建設生態城市必然需要通過引入城市林業,大力發展城市林業來實現,而城市林業的發展,不僅能夠促進生態城市的建立,對于城市的各方面的調節,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且作為一門新興產業,不僅能夠增加城市就業的機會,還能補充林業經濟的發展。
城市林業的大力建設,首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雨水對路面的直接沖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護城市交通路面。其次,城市植被的保土固土作用,在下雨特別是強降雨的時候能夠減少地表徑流和土壤流失,有效防護路基。第三,植被固土對雨水的初步凈化作用,通過城市林業發展,植被固土作用能夠初步過濾雨水中的有害物質,從經濟效益上而言,可減輕水廠凈化水的成本,且也減輕了居民用水的負擔。
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熱島效應也逐漸成為城市發展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城市熱島指的是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因大量而集聚的人工發熱、建筑物及道路等的高蓄熱體不能及時散熱,以及城市綠地逐步減少的原因雖造成的地區性氣候溫室現象。近年來,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我國逐漸重視城市發展中的生態宜居性建設,通過大量引入綠化種植,來抵抗熱島效應。因為林業的大力發展,城市也有鳥語花香,也有千紅萬紫的姿態,也有一米陽光從木葉縫隙中照射過來的詩情畫意。城市林業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能緩解城市溫室效應。試想一下,如若沒有樹木對陽光的遮擋,如若沒有樹木對風沙的阻攔,城市在鋼筋水泥的直接熱效應之下,其宜居性將大大減小。可以將城市林木比作是城市的空調機,且正是由于城市林木自動控溫作用,城市建設才會更加地生態性。
噪聲污染在城市中早已經見怪不怪。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的膨脹,噪聲污染也逐漸成為城市治理的主要對象。噪聲污染嚴重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不僅影響心情與休息,還會對聽力造成損害,并進而引發其他疾病。噪聲污染的存在嚴重降低了城市的宜居性,對于建設生態城市而言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在針對噪聲污染的治理中,一是可以通過源頭上的治理來減少噪聲污染,二是可以通過擴展城市的綠化面積來降低噪聲污染,相關研究指出,城市綠化可有效降低噪聲污染,對于噪音而言具有一定的屏蔽功能。由此看來,大力發展城市林業,可以促進城市綠化面積的增多,可有效防控噪聲污染。另外,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可促進城市空氣的自然凈化,減少空氣污染對于城市的影響。
城市林業要發展,就必須確立其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必要加強宣傳教育,使得人們逐漸意識到城市林業與生態城市建設的關系,及對節能減排的意識等。要增強責任感,并意識到城市可持續發展中林業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性。同時要建立相對機制,做好城市管理部門見的協調,加強部門責任落實與實效溝通,為城市林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多層次建設:城市林業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要促使城市從鋼筋水泥般的森林向生態化森林轉變。因此城市林業的建設必要考慮多層次、多結構改造,且各層級各結構之間要避免與原有建筑物沖突,要在改造的時候對原有環境形成一種交互和提升的作用,切不可因大力發展林業而導致諸如影響交通和市民出行的問題。
多樣性改造:城市林業多樣性改造的目的,即是通過增加生物的多樣性,基于生物的多樣性來體現城市林業發展的經濟和社會價值。生物的多樣性體現在種群的增加和物種方面的引進,通過增加林業種群并適當增加物種,可實現城市林業局部生態的良性循環發展,構造局部生態環境向整體環境的發展。
城市林業的大力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經營,只有在計劃發展范圍內制定統一產業規模和相應政策,并科學引入經營管理技術,助力林木經濟在城市發展中的消化和吸收,才能提高城市林業的最大經濟效益化和社會效益化。分層次的細化管理能細化到具體城市街角,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城區與郊區的同步生態化建設,且也能系統地組織和綜合利用,如城市公園的林業管理必要與城市街區的林業發展所相結合起來,如此才能不違背城市生態發展的原始宗旨。
城市林業是城市管理、林業管理、園林技術、城市景觀等多學科融合和交叉的新興科學專業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發展城市林業,必要經由一定的科學鉆研,通過科學的鉆研和管理部署,才能極大發揮城市林業的社會經濟效益和價值。另外,還需引入并培養專門人才,并健全科研機構,全面培養一支既具有古典園林和傳統林業科學技術,又掌握現代園林和林業科學技術的城市林業設計與管理的高素質混合型人才隊伍。
前期我國林業規劃存在片面和不合理的問題,但根據林業生產和經營的實際需要及時調整規劃內容,加大投資力度、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能力,仍可以實現林業規劃設計現代化。在加大投資力度方面,需要保證林業規劃設計與調查工作所需設備的先進性,將林業生產與經營獲得的資金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到林業規劃設計與調查工作中,尤其是林業數字化建設方面,利用大數據分析提高林業規劃設計與調查的準確性。在人才培養方面,不僅要在高等院校加強專業人才技術能力的培養,而且要在實踐中重視人才在技術方面的實際應用能力,通過新老人才經驗與技術的融合提升林業規劃設計與調查的技術水平。在科學技術方面,要與國際新技術接軌,并不斷在技術上創新,提高林業規劃設計現代化水平。在林業規劃設計過程中加快林業資源數字化建設,積極采用先進的設備、軟件,如GIS、GPS 數據采集設備,地圖制作軟件、數據分析軟件等進行數字化成果的轉化,提升林業資源調查能力。在調查方法的選擇上,要結合調查對象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調查方法提高調查數據的準確性。目前,根據調查單位的等級采取的調查方法主要有國家森林資源連續調查、森林保護單位林業規劃設計調查、企業單位林業規劃設計調查。由于執行單位的不同在調查方法的選擇上不統一,所以要對林業資源調查方法進行標準化。例如,在森林蓄積精度的調查方面,對于經營面積大、強度不高的資源可采用帶狀樣地和圓形樣地的調查方法,而對于森林蓄積精度要求較高的資源則可以選擇方形樣地調查法進行估測。
城市林業是社會林業的一種,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市森林具有多種功能和效益,旨在改善居民的生活和生產環境。城市林業具有調節溫室效應、減少污染、降低噪聲、改善人居環境質量等功能,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觀念、技術、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和制約,目前城市林業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受到歷史原因的影響,我國城市林業的規劃設計與調查存在規劃不合理和調查工作不足和調查方法運用不準確的問題。要解決此問題,一方面要對原有規劃不合理的問題進行調整使其符合現代林業生產和經營需要,另一方面從技術及方法應用的契機選擇上正確的調查方法保證林業資源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尤其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加強林業數字化方面的建設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林業規劃設計的正確性。本文探討了城市林業節能減排的作用及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對策建議,以作實踐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