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凱 譚元瓊
(中共劍河縣委黨校,貴州 劍河 556499)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是在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又在農村實施的一個重大戰略,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會使農村變得更加美好人民生活變得更加幸福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也是解決我國現在主要矛盾和實現人民生活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但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不是靠喊口號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因為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重點難點在“三農”,迫切需要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弱項,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潛力后勁在“三農”,迫切需要擴大農村需求,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基礎支撐在“三農”,迫切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到2020 年底全國所有縣市已全部脫貧摘帽,下一步就是重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雖然已經實現全部脫貧,但返貧的風險還是很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還十分的艱巨,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但是戰勝返貧的措施,也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早日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需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二者聯系緊密,鄉村振興是在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才能實施的。實現脫貧攻堅任務目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條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總目標又是對脫貧攻堅成果最大最長遠的鞏固及舉措。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內容,將促進鄉村振興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目標。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路徑研究成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必須解決的問題,直接關系到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研究價值。為實現鄉村振興目標,時間刻不容緩,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路徑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最關鍵中的最關鍵問題。需要我們更進一步地去研究、探索和思考,并能提出解決此難題的對策和方法提供強有力的幫助。本文主要是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對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看法,具有重要的參考決策價值,操作性強,指導性強,適用價值高,能夠有效避免實際工作中的失誤,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工作盲目性,少走彎路,為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得以早日實現提供決策參考。
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筆者認為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
進行實地調查走訪,掌握各地農村現在的已脫貧后的各方面的現有情況現狀。通過分別召開村委、群眾、已脫貧的貧困戶座談會和走訪,聽取各當地已脫貧后群眾的意見和想法,了解他們對脫貧后村寨建設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了解大多村民現在最急需要的是什么?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走訪各單位、鄉鎮,聽取有關單位負責人和干部的意見及想法和走訪原駐村工作人員(特別是隊長、第一書記)他們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路徑的建議和想法。總結脫貧攻堅工作好經驗和及時解決脫貧摘帽后還存在的短板問題,制定好有關制度和措施,掃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可能出現的障礙問題,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開好綠燈。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的一些經驗和成果要加以保護和利用,堅持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利益聯結模式,堅持做大做強“一縣一業”,形成更多的就業崗位、拉動更多群眾增加收入,推動農戶持續穩定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動鄉村振興。繼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進一步實施好醫療健康等扶貧保障政策,著力遏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風險。扎實做好易地搬遷后續幫扶工作,持續加大就業和產業扶持力度,繼續完善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等。
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設立幾年的過渡期,做到扶上馬送一程。過渡期內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堅持“四個不摘”并把脫貧攻堅中的一些有效機制、措施、方法等逐步轉換利用于鄉村振興戰略之中,并抓緊出臺各項政策完善優化的具體實施辦法,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強有力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進一步地做好群眾的思想教育工作,激發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增強勞動光榮的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形成正向激勵,幫助其提高內生發展能力,發展產業、參與就業,依靠雙手勤勞致富,引導群眾通過勞動獲得收入,切實破除政策養懶漢問題。
一是持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有序開展鄉鎮、村集中換屆,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村“兩委”成員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把精力、資源、力量聚焦到鄉村振興上。把熱愛鄉村、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選調到鄉鎮領導班子。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推行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民委員會主任,堅持和完善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制度。提高村“兩委”成員工資補助待遇和其他生活保障。
二是鄉村要振興、人才要先行。研究制定中長期“鄉村實用人才計劃”吸收和引進各類人才充實鄉村實用人才隊伍。必須加快農村科技人才的培養,按需要適當增加縣農業農村局崗位人員,并及時招考面向農村的有關技術人員。至少滿足各鄉鎮1—2 人,實行技術人員包村包鎮制度和加大對農村人員的培訓力度。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新形勢下,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創造各類適宜的條件,鼓勵務工青年回鄉創業,大力吸收和引進各方面的人才。
大力發展產業既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最有力的措施,又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總目標的重要舉措和方法。
一是產業的發展必須結合各個地方的實際和特點,必須改變思想理念和順應市場利用好各縣優勢資源,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方面多做文章。二是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標準“領跑者”。讓龍頭企業帶動農村農戶產業的發展。保護好現有的農村已開發成功而且有潛力的產業,加大幫扶、投入和入股的力度,既可以減輕產業主的壓力,又可以讓產業發展帶來的利益惠及更多的農民。
要結合各村寨的實際,進行認真細致的規劃,使布局科學合理。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盡量不搞重復建設,使之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提高工作效率。
要把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任務時時記在心里和扛在肩上,就必須對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鄉鎮領導干部開展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加強考核結果應用,注重提拔使用鄉村振興實績突出的市縣黨政領導干部和鄉鎮領導干部。對考核排名落后、履職不力的市縣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鄉鎮領導干部進行層層約談,建立常態化約談機制。時時提醒和注意并加強鄉村振興宣傳工作,在全社會營造共同推進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從而加大鄉村建設的力度和加快鄉村建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