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璽 王 亮
新時代,部隊轉型建設提檔加速、實戰實訓全力推進、官兵現實思想高度活躍,給我軍政治工作這個“看家本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能否利用好我軍“最大特色”“最大優勢”,加快推進部隊政治工作創新發展,讓生命線彰顯威力、實現跨越,是當前亟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理論上的認同是最根本的認同,思想上的追隨是最內在的追隨。新時代軍隊政治工作必須始終堅持把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統領各項建設的“魂”和“綱”,不斷強固生命線、凝聚強軍魂,確保人民軍隊忠于黨、征程萬里不迷航。一是把握規律抓統籌。著眼部隊形勢任務變化,處理好預定計劃與局部調整的關系,在堅持既定學習規劃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科學調整學習內容、靈活設置研究問題、及時安排組織學習。著眼部隊動散常態,處理好集中組織與分散自學的關系,按照有分有合、統分結合的思路,根據不同單位實際、不同崗位特點,統計劃不統進度,統內容不統時間,統標準不統形式。著眼官兵學習現狀,處理好黨委機關領學與帶動部隊跟學的關系,黨委機關在抓好示范帶頭學習的同時,依照各項制度規范督導基層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二是多措并舉促學習。突出“分層次”學,針對官兵認知能力差異等特點,劃分不同層次,區分學習重點,區別形式方法,區分標準要求,不僅把“是什么”搞準、學好,還注重把“為什么”“怎么辦”弄實、學透,使官兵深扎信仰之根、把穩思想之舵。突出“結對子”學,針對部隊理論水平參差不齊等特點,按照“新老結合、強弱搭配”的原則,結成互助幫扶對子,量身定制“責任表”“目標卡”,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精準到人的學習網絡,在互助幫學中實現共同提高。突出“辨析式”學,針對習主席最新講話精神中的重要觀點提問題,采取“問題大家找、是非大家辨、疑難共同解”的模式把學習引向深入,在深學深悟中強化理解認識。三是實踐轉化求突破。堅持以正在做的事情為立足點,對照習主席指示要求,圍繞部隊當前或階段性的工作任務,找準理論與實踐的對接點,邊學習邊思考、邊實踐邊轉化,切實把工作抓手搞清楚。堅持以研究解決問題為中心,以部隊建設遇到的困難矛盾牽引學習貫徹活動,從重要講話精神中找答案、找思路、找辦法,將學習講話的過程變成解決問題的過程,用學習成果促進問題的有效解決。堅持以促進崗位踐行為落腳點,引導官兵將理論學習與增強素質、提高能力結合起來,將讀書思考與履行職責、踐行使命聯系起來,將成長成才與部隊發展、轉型建設銜接起來,在崗位踐行中促進學習深化。
軍人的天職就是打仗和準備打仗。新時代軍隊政治工作必須立足于實戰需要,緊密配合軍事工作,把服務保證打贏作為根本職責,以貢獻戰斗力建強戰斗隊,以強固生命線確保打勝仗。一是強化戰斗隊思想。針對部分官兵存在“仗一時打不起來”的麻痹思想,狠抓教育引導,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戰爭觀、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教育,強化官兵“威脅就在眼前、戰爭隨時來臨”的意識,始終保持盤馬彎弓、箭在弦上的作戰準備。針對部分官兵存在“仗打起來不一定輪上我”的僥幸心理,廣泛開展“雙爭”評比和崗位練兵、比武競賽等活動,強化為戰導向,堅持全員參與、全崗覆蓋,注重爭在平時、比在平時,打牢官兵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思想根基,做好“首戰就會用我、勇于直面戰場”的思想準備。針對部分官兵存在“等準備好了再打仗”的錯誤認識,建立健全各項法規制度,落實落細軍人家庭和軍屬福利待遇,用好用足用活有關政策規定,不斷增強官兵“只爭朝夕練兵、時刻準備戰斗”的內在動力。二是堅持戰斗力標準。糾正政治工作“單純任務”觀點,堅持將虛功做實,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斗力建設各個環節,融入到軍事斗爭準備全過程,滲透到重大演訓任務各領域,走開與中心任務同步籌劃、同步推進、同步研練的方法路子,使官兵在戰備訓練第一線、改革強軍最前沿、思想心靈最深處,感受到政治工作強勁的生命力。面對“戰斗力標準就是軍事標準”的錯誤觀點,堅持把政治工作納入實戰化標準體系,探索研究輿論法理斗爭和心理攻防戰法,制定黨委工作、政治工作具體業務的運行規范,量化政治工作對戰斗力的貢獻率,把為訓不為戰的水分擠掉、把中看不中用的多余環節砍掉,真實檢驗政治工作開展成效。三是樹立打勝仗導向。堅持為戰選才的用人導向,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等陳規陋習,嚴格按打仗的標準配班子用干部,把抓訓練成效、完成任務表現作為選人用人“硬杠杠”,優先提拔使用備戰打仗能力素質強、成績突出的干部。端正重心在戰的工作導向,對照戰斗力建設要求全面審視差距不足,下大力糾治與練兵備戰爭時間、爭人力、爭資源等問題,從源頭上扭轉“二八現象”、減少“五多”問題,推動各種力量資源向備戰打仗高度聚攏。立起實戰實訓的輿論導向,始終將練兵備戰作為輿論宣傳工作的主基調,依托宣傳櫥窗、橫幅標語、“兩微一端”等載體,通過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先進人物頒獎典禮等活動,積極宣傳備戰打仗先進單位和個人,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
隨著轉型建設的深入推進,基層部隊“小機關、大部隊”的特點非常明顯,政治工作人員編制少、工作涵蓋面廣、工作內容豐富的現象日趨顯現。必須樹立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思維理念,運用與新體制相匹配的方法手段,使用與新職能相契合的工作套路,提高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一是強化數據理念,打造網絡政工。進一步加大對信息網絡時代政治工作特點規律的研究,將建設信息化政工、大數據政工突出出來,加強對現有網絡資源的有效開發和科學利用,將網絡平臺打造成鑄魂育人的“大學校”、聚力打仗的“大戰場”、聯系群眾的“大社區”、發揚民主的“大家庭”、檢視擔當的“大鏡子”、支撐創新的“大平臺”,引導官兵進行廣泛深入的網上學習、訓練和交流,發揮出網絡政工的作用效益。二是強化跨界理念,打造聯合政工。充分發揮云計算、大數據等網絡信息優勢,將跨部門、跨領域、跨專業的內容放在云上,將辦公平臺、數據查詢、互動交流建在網上,將名師大家、部隊領導、一線骨干連在線上,用信息數據將各行各業資源和力量融在一起、聯合起來,讓“信息數據多跑路,基層官兵少跑腿”,形成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整體優勢。三是強化用戶理念,打造精準政工。站在部隊發展和官兵實際兩大“用戶”的角度同步思考問題、靶向用力,在工作籌劃上更加精心,把準部隊轉型建設的脈搏,找準基層官兵的痛點、癢點,主動思考部隊發展缺什么、官兵內心期望什么,使各項工作更貼中心、更接地氣;在具體落實上更加精細,密切關注官兵現實思想反映,耐心細致做好一人一事工作,讓生命線更具生命力;在檢驗評估上更加精準,將政治工作的影響力、對戰斗力的貢獻率進行量化,實現“概略瞄準”向“精準打擊”的轉變。
深化改革進程中,部隊建設出現諸多新情況新問題,基層官兵也面臨不少實際困難,成為影響動力活力的重要因素。新時代軍隊政治工作應堅持問題導向,大力改進作風,及時回應部隊關注、官兵關切,激發官兵安心基層、扎根基層、奉獻基層的內在動力。一是強化擔當作風。樹牢“我來干”的意識,越是急難險重的困難挑戰越是沖鋒在前、主動請戰,越是結合部的工作任務越是勇于擔當、主動補臺,越是困擾基層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越是立說立行、緊抓快干,切實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實打實地抓、硬碰硬地干。拿出“我能干”的招數,根據基層部隊面臨的具體情況和需要解決的矛盾問題,結合上級普遍要求與本單位本部門實際情況,研究具體的落實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舉措,以最佳方式推動各項工作往實處抓、往深里落。二是強化服務作風。克服被動服務的惰性,堅持基層至上、士兵第一,借鑒地方政府“馬上辦”“一次辦”的服務模式,及時靠上去送上組織的暖心關懷,主動跟上去協調解決實際困難,真正做到急官兵所急、幫官兵所需、解官兵所難。糾正檢查多于指導的亂象,力戒“為了檢查而檢查”的官僚主義,注重將問題解決在平時、方法傳授在平時、服務體現在平時。杜絕“為了問題而檢查”的形式主義,檢查前準確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后及時分析原因、檢查后拿出措施辦法。三是強化嚴實作風。用真實打動官兵,跳出事務主義和文牘主義的泥潭,靜下心、俯下身到基層走一走、看一看,通過“脫鞋下田”式蹲點、“庖丁解牛”式調研,找準基層的發展瓶頸和建設短板,精準定位抓建指導的用力指向。用真情感染官兵,克服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優越心理,把基層當作大家庭,把官兵當作自家人,以朋友的姿態積極參加基層組織的活動,以官兵的語言主動加入溝通交流,親身體驗官兵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思想合拍、情感共鳴中滿足官兵需求、贏得官兵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