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姣
(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島 066003)
此次調研主要通過個別訪談法、查閱檔案以及問卷法等形式對女職工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研究和分析,旨在通過在調查研究、深入分析女職工健康狀況和相關問題的基礎上,對做好集團女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提出對策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河北港口集團現有在冊職工14614 人,其中女職工3260 人,女職工總人數占集團公司職工總數的22.3 %。62.7%女職工分布在生產崗位,37.3%在管理崗位及專業技術崗位,科級以上女職工174人,占女職工總人數的5.3%;處級以上女職工35 人,占女職工總人數的1%。
本次調研活動對300 名女職工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30 歲以下8 人,30-40 歲168 人,40-50 歲124 人;未婚20 人,已婚272 人,喪偶8 人;高中學歷32 人,大專學歷180 人,本科學歷84 人,研究生學歷4 人;其中一線工人196 人,文秘或辦事人員68 人,專業技術人員36 人。
根據調查問卷數據統計情況分析,被抽樣調查的女職工多為已婚青年女性,超過半數是大專及以上學歷,她們對自身有著更高的要求,沒有因為婚姻和孩子而放棄工作上的進步,因而來自工作的壓力成為她們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大部分已婚女職工近6 個月內平均每天家務勞動時間是2-4 個小時,絕大多數女職工在近6 個月內因心理困擾向工會求助的次數是零。在近6 個月內曾出現最困擾女職工的事情方面,子女教育問題居首位,占比61%,經濟壓力占48%,其次是老人照顧問題和身體健康狀況,夫妻關系問題和人際關系占比較少。
調查顯示,集團女工的整體身心健康方面呈現出較好的態勢,在近6 個月內60%的人沒有出現過任何疾病,而出現健康問題集中于呼吸系統疾病占比12%、消化系統疾病12%、睡眠障礙15%和神經衰弱13%,月經異常10%、過敏性疾病更年期綜合征及其他疾病5%占比較低。這與近半年受疫情影響居家時間多,上班時間相對較少有一定關系。通過訪談發現:其中發生疾病的時間點主要集中于4、5 月份,上班以后天氣變化較大,身體有不適應的狀況,另外,與工作強度、上下班路程也有一定關系。
在新形勢下,女職工在社會發展中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地位,面臨工作和家庭的雙重負擔,女職工的心理壓力也與日俱增。在職業壓力自評中,有61.5%的女職工選擇“我的工作責任大而沒有什么權力”,有41%的女職工選擇“當我工作干得很好時,很少獲得充分的肯定和贊賞”,有30.8%的女職工選擇“很多時候我對自己的工作缺乏控制感”,所有人均選擇“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我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心理癥狀自評方面,38.9%女職工在6 個月內曾經出現過的問題是較輕或中等程度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行動能力減弱;28.6%女職工輕微感到要趕快把事情做完,總有焦灼感;有個別女職工感到沒有前途或沒有希望。
應對方式調查顯示,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和困惑,大多數女職工采取的應對方式是通過與人交談,傾訴內心煩惱;找出幾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盡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傷和憤怒,少部分人選擇了依賴別人解決問題和幻想可能會發生某種奇跡改變現狀。
造成女職工如此糾結的心理狀況的原因是多樣的,根據調查問卷統計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渴望減輕經濟壓力。無論是從家庭還是從個人而言,女職工對獲得工作上的進步和成績都有著強烈的需求,面對贍養父母、教育子女等問題,女職工對提高收入有著強烈的需求。因為工作上的進步首先會增加她們的收入水平,從而提高她們的家庭收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在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下,她們的心理負擔也在增加。
(二)渴望自我能力提升。被調查的女職工大多受過高等教育,她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較高,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很獨立,有思想,渴望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她們渴望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渴望從工作中得到滿足,獲得認同,希望在維持家庭和諧的同時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因此,她們對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的晉升機制較為關注,所思所想更為復雜深遠,這無疑也會增加她們的心理壓力。
(三)渴望得到解壓。由于工作、家庭的雙重作用,女職工身心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她們緩解壓力的途徑卻非常單一。在調查問卷第五項應對方式調查中,面對十項態度和方法選項,絕大多數人選擇了從不采取或偶爾采取的方式。多數女職工表示沒有時間,往往一天工作下來已經精疲力竭加之家務纏身,根本無暇進行體育鍛煉,旅游更是難以實現。
集團工會對女職工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視,為有效緩解女職工心理壓力,集團公司工會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女職工心理健康疏導。
一是加強心理健康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定期舉辦女性健康知識講座,聘請專家為大家科普健康知識,解疑釋惑,從不同層面對女職工進行教育培訓。邀請國際EAP 專員、心理健康資深專家開展“國有企業EAP 模式探討及切入點實踐”講座,組織心理情景劇體驗活動。其中,秦皇島市電大心理學碩士胡靜老師帶來的“女性修養與情操”“家庭幸福與情緒管理”講座,港口醫院張麗梅副主任帶來的“乳腺疾病知多點”講座,中醫院婦科醫生帶來的“圍絕經期”“婦科常見病預防”講座,得到廣大女職工的積極響應,深受大家好評。
二是開展以女職工為中心的普惠活動和文體活動。集團各級工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幫助女職工以飽滿的精神和愉悅的心情投入工作和生活中。舉辦“巾幗展風采?巧手秀才藝”手工DIY 大賽,并選拔優秀作品進行展覽;舉辦EAP 心理減壓訓練營,通過帆船集訓平臺進行減壓培訓,增強女職工自我調節、自我疏導能力,在運動體驗和相互配合中提升心理素質與應變能力;舉辦親子營地活動,邀請女職工以家庭形式體驗親子課程,讓女職工放松身心的同時了解集團西港產業發展。
三是關注女職工特殊需求,建設“愛心媽媽小屋”和“心靈驛站”。為呵護、關心懷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倡導、促進母乳喂養,集團工會先后在九公司、教育中心、一公司、二公司、勞務公司、港口醫院和海運煤炭市場建成7 家“愛心媽媽小屋”,采購配備了床、沙發、微波爐、吸奶器等母嬰用品,為女職工提供溫馨舒適的母嬰環境。定期對已建成的7 家“愛心媽媽小屋”進行回頭看,努力提升小屋硬、軟裝環境和基礎設施水平,積極申報星級小屋,2019年秦港一公司“愛心媽媽小屋”榮獲秦皇島市“星級愛心媽媽小屋”稱號。
2019 年還斥資十余萬,建設了職工心靈驛站,配備音樂按摩椅、體感游戲機等心理減壓設施,為女職工們提供了減壓、休療的空間,有效緩解了女職工心理壓力;促使女職工以飽滿的精神和愉悅的心情投入工作和生活中,增強了女職工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四是認真做好困難女職工幫扶工作。根據困難女職工的幫扶救助情況以及女職工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壓力現狀,建立健全困難女職工幫扶工作檔案,將工會常年開展的“冬送溫暖、夏送清涼、金秋助學、特困幫扶”等活動形成體系,拓展了活動的內涵和外延。在發放“金秋助學”幫扶金額時,對單親女職工加發500 元助學金,充分體現了工會組織對困難女職工的關心和幫助,女職工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明顯增強。
但是,由于集團公司下設分子公司較多,很多一線作業單位存在著分布面廣、站點多,女職工較分散的問題,從事生產一線工作女職工占女職工總數62.7%,由于工作時間的局限性,在保證正常生產運行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女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給集團工會女職工服務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一)充分尊重女職工,為女職工發展提供平臺
要努力調動女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滿足女職工對于自我成長和價值實現的需要,采取多種措施,著力提升女職工的綜合素質,把樹立女標兵,選樹女勞模,培育女管理干部作為企業一項長期工作來抓,進一步加大女職工的教育培訓工作,在專業對口崗位需要的原則下。選派女職工參加各類培訓,使她們在專業技術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鍛煉她們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大局駕馭能力,并關注女職工的日常工作狀況。
(二)充分理解、關愛女職工
由于女職工的特殊生理特點,大多要經歷懷孕、生產、養育子女等人生歷程,不僅承擔著繁重的工作的壓力還肩負著為人類發展孕育后代的社會責任、承擔著教育子女和贍養老人的家庭責任,有時不得不在二者必須選其一的情況下進行艱難選擇。因此,無論是社會也好,企業也好,還是單位家庭成員也好,應當給予女職工更多的理解和關愛,當她們因身體、生理原因不能從事某些勞動的時候,要給予關愛和照顧。應當在同事之間營造出關注、關心、關愛女職工的良好氛圍,女職工以愉悅的心情和高度的熱情,在工作和家庭之中快樂付出,即使是辛苦的,也是甘甜的。
(三)舉辦豐富多彩的女職工文化活動
在活動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女性特點,舉辦一些女職工感興趣的活動,比如可以充分發揮女性愛唱、愛跳的特點,舉辦歌詠比賽、健身操比賽等,讓她們在自娛自樂中弘揚健康向上的精神氣質;利用她們愛美的天性,開展化妝技術交流、服飾創新比賽、插花比賽、廚藝比拼等,使她們在活動中展示自我、發展自我,增強自強、自立的信心和勇氣,緩解女職工的心理壓力。
(四)實施女職工心理援助計劃
建議每年為女職工進行一次心理健康體檢,建立女職工心理健康檔案,由心理咨詢專業人員采用專業的心理健康評估方法來評估女職工的心理現狀,發現和診斷心理健康問題及其誘因,并給出建議。另外,做好減壓知識宣傳,利用網絡電視、健康知識講座等形式樹立女職工對心理壓力的正確認識,鼓勵女職工在遇到心理困擾問題時積極尋求幫助,針對女職工存在的共性問題,利用心理講座和心理輔導,增進女職工心理健康。通過多種形式的心理學習,為女職工打開自我認識、自我調節大門,推動心理問題解決從“被動疏導”向“主動排解”轉變。
此外,可以定期安排女職工進行休假、療養,或通過發放健身卡、電影券等方式,保證女職工的壓力可以得到定期的釋放,讓女職工擁有好心情,勞逸結合,激發她們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社會對女職工的工作需求。
總之,女職工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關心、關注女職工身心健康,就是關心企業的自身發展,只有充分尊重女職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需求,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建設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采取具體有效的措施,充分調動女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她們的工作熱情,才能展示新時代港口女職工的風采,為集團公司轉型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