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霞 何紹斌
習主席強調指出,要強化戰斗隊思想,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各項工作和建設、各方面力量和資源都要聚焦軍事斗爭準備、服務軍事斗爭準備,推動軍事斗爭準備工作有一個很大加強。貫徹這一重要指示,要求我軍政治工作必須著力解決聚焦打仗不緊、服務打贏成效不彰、融入練兵備戰不夠等矛盾問題,為有效履行新時代我軍使命任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長期的和平環境使政治工作滋長了與能打勝仗格格不入的東西,有的政治工作并不是為了提高戰斗力,有的并沒有完全轉化為戰斗力,還有的甚至制約了戰斗力。能打勝仗是我軍的核心職能,戰斗力標準是我軍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政治工作只有在能打勝仗上有力而不乏力、聚焦而不散焦,才能回歸本質、發揮作用,彰顯“生命線”的威信威力。
一是聚焦打仗轉變職能定位。我軍政治工作涵蓋思想、組織、干部、紀檢、政法、群工、文化、福利等多項內容,擔負著把方向、謀打贏、保安全、搞服務等多重職能,任務繁重、工作繁多、頭緒復雜,稍不注意就容易重平時輕戰時,出現聚焦打仗不緊的問題。為此,應按照鞏固保方向、謀打贏等核心職能,疏解保安全、搞服務等非核心職能的思路,重新優化政治工作的職能定位,從源頭上根治政治工作容易“散光”的弊病。一方面,可考慮在各級政治工作崗位增加心理、法律、新聞、文化、政法等專業文職人員和軍士干事編配比例,由他們分擔更多的非核心職能,讓各級政治干部集中精力抓練兵備戰主業;另一方面,走開政治工作資源共享之路,吸引地方政府、高校和社會優質資源參與部隊心理疏導、司法維權、刑偵保衛、文化體育、新聞宣傳等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這樣既能夠讓各級政治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練兵備戰上,還有益于提高政治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二是聚焦打仗轉變工作重心。當前,政治工作重心向戰的局面還沒有完全形成,組織工作存在“推材料”多于“推方案”的問題,人力資源工作存在“用人”多于“育人”的問題,宣傳工作存在重視典型宣傳而對輿論法理斗爭準備重視不夠的問題,政治工作法規建設存在平時法規齊備而戰時法規緊缺的問題,理論研究存在研究平時政治工作多而研究訓練和作戰中政治工作不夠的問題,等等。解決這些問題,既要持續用黨中央和習主席大抓備戰打仗的戰略意圖統一思想,教育引導各級政治機關和政治干部糾治和平積習和“二八現象”,不斷強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同時,更應結合軍隊政策制度改革,抓緊構建以戰斗力為標尺的政治工作考評體系,通過定性考評與定量考評、過程考評與目標考評、單項考評與綜合考評、定期考評與隨機考評、內部考評與外部考評的有機配合,把戰斗力標準這個“指揮棒”立起來,牽引各項政治工作向練兵備戰聚焦。
三是聚焦打仗轉變運行方式。我軍已進入戰區主戰新體制、練兵備戰新常態,政治工作必須克服舊體制下的思想定勢和工作慣性,使各項工作更加精準、務實、高效,更好地與能打勝仗相適應。應做到籌劃政治工作向擬制作戰計劃看齊,從最復雜情況出發,注重精算細算深算,想明白、說明白再帶領大家干明白,防止憑經驗、拍腦袋決策導致反復折騰;應做到起草政治工作文電向擬制作戰文書看齊,多用準確的數字少用空洞的文字,多講具體的要求少講空泛的口號,跳出“文牘主義”對戰斗力的束縛;應做到開展各項政治工作向執行作戰命令看齊,弘揚快、準、嚴、細、實作風,不能不計成本、不講效率;應做到政治工作準備向打仗看齊,堅持以作戰需求牽引各項建設,瞄準打贏優化配置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提高各項投入向戰斗力的轉化率。
習主席在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政治工作要“堅持圍繞黨和軍隊中心任務發揮服務保證作用”。如何發揮服務保證作用,關鍵是要找到具體的抓手、采取具體的舉措。從當前情況看,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為練兵備戰減壓減負。減壓,就是要建立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和干部考評任用機制,把戰備訓練中因不可抗力、難以預見因素造成的問題同故意違規違紀區別開來,糾正以失誤定乾坤的用人傾向。對給予容錯免責的干部要客觀評價,評先評優不受影響;對因領導責任受到處分已過影響期且能改正錯誤并作出成績的干部,選拔任用時與其他干部一視同仁。紀檢監察工作應堅持從嚴問責和關心信任相統一,既嚴格執行政策法規,又敢于為擔當負責者擔當負責,讓各級干部丟掉抓練兵備戰怕出事的思想顧慮。減負,就是要減少政治工作對練兵備戰的干擾影響。開展政治工作既要考慮干什么有利于戰斗力,又要考慮不干什么有利于戰斗力,堅決砍掉那些沿襲傳統慣性、與打仗無關、可干可不干、刷“存在感”的工作,集中精力務打仗、謀打贏。當前,各級政治干部普遍反映很忙,要忙得有效、忙得有用,不能忙而無獲、勞而無功,干擾備戰打仗大局。
二是為練兵備戰糾編正向。要持續糾治思想認識之偏,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和訓練價值觀教育,糾正部分官兵存在的“訓練無用”“訓練無利”“訓練太苦”等錯誤思想,糾正把“中心”與“首位”對立起來的二元思維,不斷提高練兵備戰的政治站位;要持續糾治選人用人之偏,防止和克服管人管錢管物的干部用得多用得好、作戰訓練一線的干部用得不夠的問題,立起聚焦打仗選賢任能的“風向標”;要持續糾治表彰獎勵之偏,嚴格執行個人因備戰打仗受獎勵必須占本單位年度記功總數70%以上的要求,濃厚表彰獎勵的“戰味”;要持續糾治訓練落實之偏,把正風反腐的重心從糾治用人、用權、用錢、用車、吃喝等常規問題轉向練兵備戰領域,常態組織訓風演風考風監察督導,從嚴查處黨委議訓議戰不經常、擅自擠占訓練時間、訓練考核不嚴格等失職行為,讓偏離打仗者無處遁形。
三是為練兵備戰加油鼓勁。要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構建完善戰時榮譽體系和軍事訓練榮譽體系,把勛章、獎章和重大任務紀念章掛起來,讓英勇善戰、精武強能成為崇高的價值導向;應像宣傳文體明星那樣宣傳能打勝仗的先進典型,除在部隊內部宣傳表彰外,還應協調地方黨委政府在其家鄉和部隊駐地進行大力宣揚,讓他們成為備受戰友、家庭和全社會尊崇的人;應進一步借助地方媒體宣傳我軍遂行軍事任務和重大訓練演習情況,創作更多像《士兵突擊》《紅海行動》那樣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文化作品,不斷激發官兵練兵備戰的內在動力;應大力弘揚我軍軍事民主優良傳統,依托信息化武器裝備創新軍事民主的實現形式,深入開展群眾性比武競賽和互幫、互學、互教活動,充分發揮官兵在練兵備戰中的主體作用,實現“訓練官兵”與“依靠官兵訓練”的有機統一。
四是為練兵備戰解難幫困。當前,全軍練兵備戰越抓越嚴,野外駐訓時間拉長,實戰化強度明顯增大,遂行多樣化任務更加頻繁,官兵在身體、心理、家庭和工作等方面面臨的現實困難較多。政治工作應強制落實官兵休假療養、健康體檢等福利制度,積極開展心理服務和文化娛樂工作,及時舒緩官兵的身心壓力;應針對部分單位官兵離婚率上升、家庭矛盾較重的情況,通過建立家屬委員會、表彰優秀軍嫂、定期走訪慰問等方式做好家屬思想工作,協調地方政府解決子女入學、家屬隨軍就業等老大難問題,讓官兵不為家事分心走神;應建立完善作戰部隊崗位津貼、戰備值班津貼、野外駐訓補貼、遂行作戰和多樣化軍事任務補貼等物質補償制度,完善傷殘保險、撫恤優待等政策制度,幫助官兵解除練兵備戰的后顧之憂。
習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還沒有走出自我設計、自我循環、自我檢驗的怪圈。這點準了政治工作融入打仗不緊的穴位。政治工作不是在部隊中心工作之外另搞一套,它和練兵備戰是融為一體的,必須做到融入其中、統籌推進。
一是融入作戰指揮鏈路。目前,政治工作要素已編入各級指揮機構,“無席位”的問題已得到解決,但還存在融入深度不夠的問題。應從“形融入”向“神融入”轉變,著力糾治政治工作要素在聯合作戰指揮中無事可干的錯誤傾向和干得越多貢獻越大的評價傾向,破除行政思維、部門利益帶來的負面影響,抓緊彌補政治干部打仗能力不足帶來的功能缺位,使政治工作從思想、能力、作風等各個層面深度融入作戰指揮;應從“被動融”向“主動融”發展升級,進一步優化政治工作要素設置,厘清各席位職能任務,細化和精簡指揮流程,使政治工作要素更好地與其他指揮要素同頻共振;應從“席位融”向“作為融”深化拓展,在做好政治工作直接作戰準備工作的同時,注重拓展發揮政治工作在生成和分析政治態勢、評估軍事行動政治效果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不斷挖掘政治工作生成戰斗力的增長點,提升服務聯合作戰指揮的貢獻率。
二是融入聯合作戰體系。現代戰爭是聯合作戰、體系對抗,政治工作必須融入體系而不能自成體系。應牢固樹立全域多維、合力制勝的大政工理念,跳出就政治工作抓政治工作、囿于部隊內部抓政治工作的狹隘思想,把官兵、家庭、部隊、社會、國家和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力量集聚起來,構建形成軍內與軍外、網上與網下、個人與組織整體聯動的全方位、寬領域的政治工作力量體系;應進一步理清政治工作機關與同級黨委、紀委和政法委的關系,理清戰區政治工作機關與軍兵種政治工作機關的關系,統攬宏觀、中觀、微觀等不同層次的政治工作,統籌建設、改革、備戰、打仗等不同形態的政治工作,統合組織建設、人力資源、宣傳教育、政法紀檢、群工聯絡等不同內容的政治工作,使各方面的政治工作圍繞能打勝仗攥指成拳、相得益彰、各盡所能;應抓住人這個體系制勝的決定性因素,準確把握打仗型人才的本質特征和成長規律,著眼解決“兩個能力不夠”“五個不會”等問題,拓展戰區與軍種、院校與部隊、基層與機關、邊防與內地多崗位交流歷練的空間渠道,完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路徑,抓緊補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缺乏的短板。
三是融入備戰打仗進程。政治工作服務練兵備戰不能體現在口頭上、文字上,必須體現在訓練場和戰場上,必須體現在“偵、控、打、評、保”等作戰的各環節。各級黨委機關應把政治干部逼上練兵場,各級政治干部要主動深入練兵場,在身先士卒、同甘共苦中激勵戰斗精神,在全時跟進、全面滲透中做好政治工作,在組織指揮、摔打磨礪中增強勝仗本領;要敢于在訓練中當標桿,在比武中站排頭,在作戰中沖在前,充分發揮政治干部能打勝仗的先鋒導向作用,立起新時代指揮員的好樣子。當前,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已經成為常態,政治工作要主動適應這種新常態,著力抓好政策法規研究、形勢任務研判、軍地機制對接等工作,把思想教育、組織建設、人才培養和政策配套等準備抓緊抓實,把宣傳鼓動、干部考察、心理服務、法律保障和監督監察等工作做到一線,確保軍事任務延伸到哪里、政治工作就跟進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