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苒 徐 鵬
海軍艦艇部隊作為執行海上軍事斗爭任務的主戰兵種,官兵長期身處高鹽高溫高濕環境,活動空間狹小、生活相對單調。近年來,隨著強敵在海上方向對我不斷挑釁施壓,部隊海上跟監任務更為繁重,官兵出海時間不斷拉長、工作壓力持續加大,加之與外界溝通不便等因素,普遍存有焦躁、壓抑、緊張等不良情緒,出現心理問題概率隨之增高。積極構建海軍艦艇部隊心理保障層次模型,助力部隊戰斗力建設,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新時代海軍艦艇部隊心理保障層次模型,就是始終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為保障部隊實現“能打仗、打勝仗”這個終極目標,依據需要層次理論,結合海軍艦艇部隊的實際建立的全維心理模型。具體是三個維度七個層次,三個維度指:生存條件、社會生活和價值追求維度;七個層次指:生存條件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社會生活的家庭支持、相互信任和組織保障,價值追求的理想信念和戰斗精神。
“生存條件”層面心理保障,在三個維度中處于最低層級,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其重點是解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面臨的現實問題,與之相對應的物質要素是基本生活保障和武器裝備狀況。完善的生活條件和更為精良的武器裝備,是官兵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的物質基礎,同時,也為官兵面對高強度軍事訓練和高烈度軍事斗爭提供安全感和自信心,對維護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生理健康是保持個體存活、穩定、行動的基礎,更是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關系到作為人的個體的生存和發展。艦艇官兵執行遠海任務生活環境枯燥、食物種類有限,尤其是潛艇官兵生活空間狹窄,長時間無法接收陽光,容易出現視覺疲勞、味覺疲勞、食欲不振等問題,引發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等身心疾病,從而影響情緒穩定和工作熱情,影響執行和完成各項任務的效率和質量。為滿足現代戰爭需求,充分釋放人在戰斗力建設中的巨大效能,需要改善艦艇官兵生存生活條件。人居環境方面,在不影響裝備技戰術性能和訓練作戰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官兵長時間海上生活的需求,進一步優化生活環境的空間布局、色彩搭配、細節設計等;飲食保障方面,充分考慮潛艇任務期間烹制食物的現實困難,研制營養均衡、種類齊全、口味豐富、易于烹制、便于保存的便捷食品,確保官兵在深海大洋中吃飽吃好;娛樂設施方面,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的官兵的興趣分布,科學合理配備文體器材。
心理健康是人的認知、情感、意志的和諧發展,是個性完善和能力素質提升的基石,是掌握知識、適應環境、創造價值、發展人際關系的重要保證。對軍人來說,心理健康是其適應軍營環境、軍事作業,完成各項軍事任務的前提。有的官兵存在焦慮、睡眠障礙等問題,這與官兵心理狀態的失調、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干預和有效治療有密切關系。為適應新時代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需要,軍人的心理防護要從被動的疾病防治向主動強健心理素質轉變。一方面,要把好應征“入口關”,選拔個性、才能、價值理念符合軍隊任務特點、符合軍隊基本要求的青年入伍;另一方面,要定期組織針對性訓練,加強軍人認知、能力、意志的培養塑造,努力打造生理和心理健康標準與軍事斗爭需要相適應的新時代革命軍人。
“社會生活”層面的心理保障,在三個維度中處于中間層級,具有承上啟下和橋梁紐帶特性。其重點是解決家庭支持、互相信任、組織保障面臨的現實問題,與之相對應的要素是家庭生活、官兵關系和各級黨組織。和諧和睦的家庭生活帶來良好的情感支撐,是穩控官兵情緒的“鎮靜劑”;團結友愛的人際關系營造和諧的集體氛圍,是純潔內部關系的“金鑰匙”;堅強有力的黨組織激發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和革命干勁,是促進全面發展、實現全面進步的“戰斗堡壘”。
家庭作為最重要的社會組織,是一個人成長發育的最初場所,也是獲得情感連接和情感支持的重要來源。保衛家人平安自古便是軍人戰死沙場、守衛國土的基本動力和最初愿望。家庭支持是軍人執行軍事任務、戰場英勇殺敵的精神支撐,對戰爭的最終勝負有重要影響。
海軍艦艇部隊職業特性,決定軍人家庭除了要面對離別、無助等其他軍兵種的共性問題外,還要忍受因艦艇出海帶來溝通障礙,進而使矛盾加劇、隔閡加深的痛苦。著眼有效應對當前艦艇官兵家庭存在的矛盾問題,在持續發揚我軍“優待軍人家屬”優良作風的基礎上,充分吸收一些單位改善軍人家庭關系的有益做法,更加注重人文關懷,進一步完善軍人家庭保障體系,使軍人家庭有更多獲得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互相信任是基層凝聚力的基礎,是官兵集體生活中相互欣賞、相互支持,為達到共同目標團結一致、共同奮斗的精神動力。集體凝聚力的存在,一方面可以讓軍人面對困難時彼此分擔,感受到集體的關心、溫暖,另一方面在“擔心會讓戰友失望”的心理推動下,促使軍人不斷自我完善,變得更加強大。我軍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確立的“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原則,使官兵關系更加融洽,極端行為問題普遍低于其他軍隊。
艦艇進入茫茫大海,戰斗生活在一起的官兵遠離親人、朝夕相處,彼此信任、彼此依賴、相互支撐是戰勝孤獨、保持情緒穩定的重要條件,是完成作戰和訓練任務的重要保證。當前,95后、00后逐漸成為軍隊建設的主體,他們中多數是獨生子女,強調個性的發展,集體意識較為淡薄,如何增強官兵集體意識、強化部隊凝聚力是一項重要工作。研究表明,團體心理訓練對部隊凝聚力形成效用明顯。一方面,要通過崗位交叉訓練,讓官兵熟悉每個崗位職責、把握任務整體,真正理解艦艇部隊“百人一桿槍”的意義、“百人一條命”的責任、“百人一顆心”的可貴。另一方面,要通過開展協調訓練、團體適應訓練、自信訓練等,增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責任擔當,將個人自豪感、榮譽感與團隊有機融為一體,不斷強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協同意識。
各級黨的組織是我軍巨大政治優勢的集中體現,是軍隊政治工作上下貫通、直達基層的重要保證。各級黨組織的存在,使個人的成長進步與組織的關心愛護緊密聯系在一起,個人的努力奮斗與軍隊的使命任務緊密聯系在一起。長期斗爭實踐表明,黨組織功能發揮好與壞,決定戰斗力建設的質量與效益,決定官兵能否安心服役,能否輕裝上陣、勇往直前、奮勇殺敵。
海軍艦艇部隊走出去已經成為常態,官兵在外執行任務,長期處于滿負荷、超強度的工作狀態,各級黨組織做好減壓順氣的工作至關重要。一要做好官兵思想政治工作,消除高強度訓練和嚴峻斗爭產生的畏懼、膽怯、懈怠等思想,強化官兵英勇頑強的戰斗意志和克敵制勝的必勝信心。二要解除官兵后顧之憂,著力抓好探親休假制度落實、大病重災家庭救濟等工作,協調解決家屬隨軍就業、子女入托入學、涉法涉訴糾紛等實際困難,安穩官兵后方、后院、后代。三要營造良好工作環境,在晉升任用、考核考評、待遇提升等敏感問題上做到公平公正,讓官兵的工作和付出受到尊重、得到認可,形成良性競爭的干事創業環境。
“價值追求”層面的心理保障,在三個維度中處于最高層級,具有引領和導向作用。重點解決當兵為什么、軍人意義是什么,為什么打仗、如何打勝仗的現實問題,與之相對應的是堅定理想信念和培育戰斗精神。構建這個層面的心理保障,既是大力培養“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內在要求,也是持續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戰斗精神的客觀需要。其目的是,運用心理學方法,實現生存條件、社會生活與價值追求有效過渡和銜接,使廣大官兵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真正體味到存在感、成就感和價值感,激發他們扎根軍營、建功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鍛造出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向死而生的革命軍人品格。
理想信念從心理學角度理解,是軍人個體所從事軍事活動的精神世界和行動先導,是其一生矢志不渝、不懈追求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我軍在堅定理想信念上已經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經驗,為培養大批“四有”新時代革命人提供了堅強思想政治保證。進入新時代,世情國情社情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堅定官兵理想信念,必須堅持時代發展與斗爭形勢相融合,堅持使命職責與任務要求相銜接,堅持賡續傳承與守正創新相統一。
海軍艦艇部隊每天都同外軍艦機面對面較量,經常戰斗在遠海大洋,處在國家政治軍事斗爭的風口浪尖,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政治外交大局,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育內容上,要深化理論武裝,引導官兵更內在、更深層次地堅定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信仰,增強維護核心、聽從指揮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加強形勢教育,在對比中國與西方反差中,引導官兵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要加強黨史學習教育,講清黨領導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講清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引導官兵更加堅定在黨的領導下實現強國強軍偉業的信心決心。在教育方法上,教育者要對黨的方針政策、上級的決策指示以及黨的科學理論有深入的理解認識,注重“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避免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教育過程要善于運用心理學方法,改善認知、濃郁情感、浸潤意志,用官兵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戰斗精神是軍人在從事軍事活動中所呈現的心理反映,是人在認知、情感、意志共同作用下生成的特殊精神狀態,是軍人的終極價值取向。人民軍隊始終堅持用鐵一般的信仰信念鑄魂,用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行動塑形,創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壓倒一切敵人而不為敵人所屈服的英雄氣概,為我軍不斷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奠定了堅實精神支撐。新時代加強戰斗精神培育,對海軍艦艇官兵從容應對風險挑戰,全面提高備戰打仗能力,把人民海軍建成世界一流海軍,具有重要意義。
海軍艦艇部隊培育戰斗精神,既要繼承我軍多年積累的好經驗好做法,又要針對艦艇部隊自身特點,大膽創新探索,積極實踐運用。一是賡續優良傳統。深入學習海軍特有的革命精神,激發官兵建功海疆、建功大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深入挖掘部隊歷史這座精神富礦,總結提煉每艘艦艇在戰備訓練、海上維權、遠洋護航等重大任務中積淀的光榮傳統和價值追求,形成自身獨特的戰斗精神文化,熏染部隊、陶冶官兵,感召官兵傳承戰斗基因、砥礪戰斗精神。二是強化打仗思想。讓官兵懂得“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牢固樹立“為正義而戰”“為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而戰”的思想觀念。常態開展戰備教育,引導官兵深刻認識當前海上安全嚴峻形勢,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因地制宜進行持續有力的宣傳鼓動,調動和激發官兵的戰斗熱情和戰斗潛能。三是立起鮮明導向。樹立備戰打仗主責主業導向,堅決破除和平積弊,克服和解決背離打仗的思維定勢和陳規陋習。樹立黨員干部模范帶頭導向,以身先士卒的好形象感染周圍官兵,帶動他們敢打敢拼、舍生忘死、奮勇殺敵。樹立榮譽價值導向,對勇敢行為給予充分肯定和褒獎,培塑激發官兵榮譽意識,形成人人爭上戰場、個個爭相立功的良好氛圍。四是從難從嚴訓練。深化對現代海戰規律特點和制勝機理認識,深化強敵對手和戰場環境的研究,加強核心作戰能力訓練,提升勝戰能力素質,加強協同配合訓練,強化團隊意識、協同意識,形成同進共退、生死相依的團隊信任。注重在軍事斗爭實踐中、重大軍事演訓活動中磨礪摔打部隊,強化不怕苦累、犧牲奉獻的意志,提振平時忘我、戰時忘死的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