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芬,王艷麗,王 帆,高 磊,都繼萌,徐 勇,趙世文,王 彬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1)
中國經濟已邁入轉型發展新時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是新時代的國家戰略,物流行業是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在服務國民經濟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和先導性作用。隨著中國經濟模式的創新和新技術的發展,企業正在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經營模式、作業流程和信息技術應用,作為面向物流企業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實踐課程、教學內容、育人方式有機融合,加強學生的雙創能力素質培養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用人需求。
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引下,高職院校都已經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經實證調研和對同行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分析,目前多數院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了“創新創業基礎”課程,但仍存在以下共性問題:一是對創新創業能力素質培養缺乏系統規劃,沒有將其貫穿到育人全過程;二是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完整,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未實現深度融合;三是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教學平臺和教學項目缺乏系統規劃;四是第二課堂育人目標缺乏統籌規劃,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支撐力度弱。
根據知網搜索到的與雙創能力素質培養有關的文章,多數是從課程改革的角度探討雙創教育與物流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措施,或是探討基于競賽和學科進行雙創能力培養,但關于雙創能力素質培養與專業育人過程相融合的研究還比較少。
下面結合我院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實踐案例,介紹通過構建以“雙創能力”培養為導向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解決目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施雙創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教學團隊面向企業和優秀畢業生開展訪談和大規模問卷調研,提取創新創業能力素質項,包括“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社會能力、人文情懷”四個維度。專業能力維度應強化的素質項為扎實的理論基礎、良好的實踐技能、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能力、總結反思能力、學以致用能力,創新能力維度應強化的素質項為探究精神、創新意愿、創新思維、創新方法、機會識別、追求卓越,社會能力維度應強化的素質項為團隊意識、協作能力、溝通能力、規則意識、資源整合能力,人文情懷應強化的素質項為樂觀自信、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擔當精神、奉獻精神等。
根據創新創業能力素質項,將“扎實的專業能力、靈活的創新思維和自主探究精神、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與協作能力、服務社會的人文情懷”四個方面作為人才培養目標。然后根據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將創新創業能力素質培養劃分為“創新創業知識導入和創新思維啟蒙”“創新創業技能訓練”“創新創業實戰孵化”三階段遞進過程,再將這個過程貫穿到整個育人過程。通過重構課程體系、實踐育人體系、第二課堂育人體系,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以雙創能力培養為導向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針對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完整,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沒有深度融合的問題,教學團隊將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設計為創新創業通識課、創新創業技能課、創新創業實戰課。通過目標分解和項目設計將創新創業通識課與專業基礎課融合、創新創業技能課與專業核心課融合、創新創業實戰課與專業拓展課融合,按照“創新思維啟蒙、雙創技能訓練、雙創實戰孵化”遞進式規律重構課程體系。
第一學年設置創新創業通識課和專業基礎課。通過“創新創業基礎”課,“思維方法和思維創新”“創新思維能力”系列講座,為學生導入創新創業基礎知識,通過“物流管理引論”等專業基礎課,把學生領進專業的大門,激發學生對專業的興趣。通過組織學生撰寫創新創業立項書,將創新創業通識課和專業基礎課相融合,引導學生思考物流七環節運營管理方面的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第二學年設置創新創業技能課和專業核心課,創新創業技能課為學生提供數據分析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等,專業核心課為學生提供運輸、倉儲、配送等專業核心能力。通過組織開展創新創業項目方案設計,訓練學生運用數據分析和信息技術探索物流業務流程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物流項目運營管理創新、物流項目質量與績效評價創新,遴選優秀選手和方案,作為后續培育的種子。
第三學年設置創新創業實戰課和專業拓展課,通過“物流客戶開發實戰、物流項目運營實戰、企業實境下的作業流程優化和作業管理”等項目,將創新創業實戰課和專業拓展課相融合,培養學生的供應鏈思想、團隊建設能力,并遴選優秀種子向“參賽、創業、科研立項、專利申報”等方向進行孵化。
針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平臺建設不完善、實踐教學項目缺乏系統規劃的問題,教學團隊按照“創新思維啟蒙、雙創技能訓練、雙創實戰孵化”遞進式規律,以“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實訓項目設計”模式,重構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分為“基礎訓練”“技能拓展”“實戰孵化”三個階段。通過分析每個階段對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側重點,設計實訓項目,建設配套的實訓環境。
課堂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專業能力的主陣地,教學團隊根據應強化的雙創能力素質項,設計教學項目、制作課程資源,按照“課前準備”“課中內化”“課后升華”三環節組織課堂教學。
課前準備環節讓學生形成學習疑問、激發學習興趣,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課中內化環節,教師借助線上平臺采取任務驅動式、游戲化教學、小組競賽、頭腦風暴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完成“探、引、講、做、說、評”的六步驟,讓學生在活動中產生思想碰撞、激發創新維、進行團隊合作;課后升華環節是利用任務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促進知識和技能的內化,為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第二課堂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起著極其重要的補充和支撐作用,“以平臺為紐帶、賽創為引領”的三段式育人體系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責任意識、樂觀自信的人文情懷開始,到通過各類技能競賽挖掘優秀項目和選手,最終實現項目的實戰運營。社團、協會、實踐基地、工作室等不僅承載著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技能競賽和創業實踐培育和孵化項目的任務,更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團隊合作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同時也形成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學習氛圍。
2019 年物流管理專業入選國家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近5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近5%的學生畢業后創業,擔任公司法人或股東。進入郵政企業就業的畢業生,經過3~5 年的鍛煉,許多已經走上企業一線管理崗位,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表現出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在校生在職業技能大賽獲獎數量和質量連年提升。近5 年,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校級專業類技能競賽獲得獎項50 余項,表現出良好的專業能力、心理素質和創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