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亮
(武警某部保障大隊修理中隊,河北 石家莊 050003)
近年來,隨著武警部隊裝備的更新發展,機械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裝備效能發揮和戰斗力生成對裝備維修保障人才隊伍的需要越來越迫切。目前,部隊維修保障人員培訓成長路徑主要有部隊自主培訓、院校預選培訓和升級培訓3 種,但院校培訓員額數量相對較少,尚不能滿足部隊裝備保障需求,因此,依托部隊訓練機構自主培養是裝備維修保障人員的重要渠道。筆者結合近2 年從事部隊裝備保障專業兵培訓的實踐和學兵受訓質量效果,從裝備維修保障人才需求入手,分析制約部隊裝備維修保障人才培訓質量的客觀現實因素,并就如何提升培訓質量效益談幾點淺顯的建議。
裝備維修保障人才是裝備戰斗力生成的重要組成。新形勢下,要適應裝備保障轉型和崗位需要,發揮裝備維修保障人才培訓主渠道作用,切實提升部隊裝備保障人才隊伍建設質量。
部隊組織裝備保障專業兵培訓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短期裝備維修培訓后,使學兵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能夠熟練操作使用、快速正確檢測、迅速排除故障,適應裝備維修工作崗位工作,為裝備戰斗力生成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因此,部隊在組織裝備保障專業兵培訓過程中,要緊盯“五種能力”,即操作使用能力、檢查調整能力、維護保養能力、裝備修理能力、性能測試能力的培養提升,合理設置內容、科學教學施訓,以此統攬專業兵培訓的目標指向和質量把控。
部隊裝備體系復雜、專業門類多、技術性強,維修對象涉及面廣,適應裝備發展和保障需求,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嫻熟的實踐技能。裝備維修保障人才培養周期長、標準要求高,必須從源頭、基礎抓起,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嚴格考核把關,切實打牢學兵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基礎,深化理論知識的認知理解,提高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進而通過使用操作、拆裝實訓、故障處理、比武競賽、綜合搶修等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強化學兵的綜合維修技能基礎,從而勝任崗位需求,形成保障能力。
崗位實踐是提升裝備保障專業兵培訓質量的重要途徑,在筑牢基礎、形成能力的前提下,利用部隊淘汰的老舊裝備進行裝備維修保障的綜合演練,充分利用部隊開展的日常維修保養、巡檢巡修、遂行任務保障等時機廣泛開展崗位實踐鍛煉,檢驗遂行保障能力。同時,按照訓用一致的原則,盡可能地將培訓考核通過的學兵安排到對口專業崗位使用,進一步加強鍛煉,深化提升能力,落實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為部隊裝備維修保障隊伍提供人才支撐。
調整改革后,根據職能任務需要,部隊保障專業兵培訓逐步探索總結經驗,制度機制逐步完善,但從培訓的整體質量效果來看,還存在一些影響培訓質量的突出問題。
部隊組織裝備專業兵培訓注重打牢學兵素質基礎,培養5 種能力,旨在為部隊培養實用型、實戰型裝備保障專業人才,提升部隊裝備自主保障能力。雖然送培學兵都是經過個人申請、基層推薦、資格審查、政治考核的程序嚴格選送,但學兵層次差別較大,影響了培訓組織實施和質量效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文化基礎普遍不高。雖然都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大部分文化知識較弱,對理論知識學習掌握比較吃力。②兵齡層次跨度較大。送培的學兵從列兵到四級警士長,有的多次參加培訓,基礎和起點不同,導致培訓針對性難把控。③參訓動機不專一。有的為了晉選士官增加培訓經歷,有的為了逃避基層艱苦訓練,所以部分學兵的參訓熱情和主動性不高,給培訓管理帶來很大影響。
裝備保障專業兵培訓是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但受編配體制、人員能力素質、工作任務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培訓機構(部隊修理分隊)在教、訓、管三方面的資源配置不夠全面、細致,對培訓質量造成一定影響:①改革調整后,受編制員額的影響,目前從事裝備維修保障的專業技術警官和士官數量減少,且專業對口率不高,導致教學骨干力量相對薄弱;②教學組訓的主體一般多為部隊維修經驗豐富的士官,他們有足夠的實踐技能和經驗,但理論知識水平欠缺,很難做到精講細教、進行規范專業的技能指導;③實踐訓練平臺和工具設備編配數量有限,學兵動手實踐能力得不到較好的鍛煉。
從目前裝備維修教學的實踐來看,部隊裝備保障專業兵培訓由于工種多、周期短、要求嚴,很多情況下,將此類培訓作為部隊年度階段性工作任務來完成,周而復始地進行經驗性組織,沒有對培訓進行精細籌劃、準確定位,未有針對性地施教組訓。同時,在培訓內容設置上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故障排除輕分析排查、重項目考核輕技能考核的現象,教學內容相對固定,實踐形式單一、方法不多,導致學兵能應對培訓考核但不能很好地應對真實裝備故障,沒有從根本上掌握裝備維修保障的專業技能。
裝備保障專業兵培訓是部隊裝備領域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必須著眼人才隊伍長遠建設發展,切實抓好源頭、打好基礎、確保質量。
環境和教育只是學兵成長發展的外因,學兵的基本素質和主觀能動性是人才成長的內因和決定因素,各單位應根據裝備保障需求,把嚴送學人員入口關,切實通過文化考試、專業測試、政審測評、綜合考評等手段,層層把關推薦,將那些文化程度相對較高、思政政治過硬、愛崗敬業、能力突出的優秀戰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選送上來。同時,根據部隊培訓層級權限,設定軍齡職級要求,切實將培訓員額指標分配給具有發展潛能、愿在部隊長久服役的初級士官以下的戰士,防止出現兵齡懸殊大、層次不清而“一鍋煮”式的培訓。
教學資源和相關配套設施是裝備維修保障人員培訓的“物質基礎”。一方面,部隊培訓機構要完善修理工間,配備相應的機工具設備,申請配發各類教材教具、裝備模型、示教實訓平臺以及部分退役報廢裝備,完善從理論教學、模擬訓練、車間實習所需的各類裝備物資器材保障,為學兵提供充足的學習實踐機會,提高動手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學骨干隊伍建設,挑選一批懂維修、能教學、會組訓的骨干,依據裝備構造原理、修理流程方法和技術標準,規范、整理各類裝備維修教案,細化教學分工,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組訓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和教員們的“言傳身教”,切實打牢學兵的維修基礎。
要健全培訓期間的教育管理制度,建立人才培訓檔案,對學兵日常管理、遵規守紀、工作表現等情況進行量化考評,培養學兵堅定的政治信念和事業心責任感,養成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良好品格,自覺遵規守紀,踏實認真學習,對于違規違紀屢教不改、影響部隊管理的堅決予以清退。要建立定期目標考核機制,加強過程考核,根據培訓考核標準,分階段制定教學計劃、學習目標和考核內容,定期組織階段性考評,培訓后期進行綜合考評,實現對學兵培訓質量的全程把控,對于多次考評不合格的學兵實行全程淘汰制度,從而提高學兵學習訓練的緊迫感和主動性。
裝備維修保障人才培訓對于部隊裝備保障能力建設和戰斗生成具有重要影響,必須高度重視、著眼長遠、嚴密組織,要創新機制、規范標準、注重實效,切實破解當前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各類現實矛盾問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實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