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佳峰
(臨汾市生態環境局曲沃分局,山西 臨汾 043400)
大氣污染主要是大量排放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所導致,排放的廢氣內部包含了多種污染物,如果直接吸入人體就會損害人們的健康。對此,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已經勢在必行。環境監測指的是使用專業的儀器對大氣各類指標進行監測,這樣就能準確觀測到大氣污染物的含量及組成狀況,有利于后期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鑒于環境監測對大氣污染治理所帶來的諸多益處,需要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研究,使其能夠在大氣污染治理過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在世界各國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形勢下,環境監測顯示出其的重要地位,相關專家學者也加大了對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力度。尤其是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不僅衍生出衛星云圖監測、大氣監測以及生物監測等監測技術,而且使得目前的環境監測技術不受區域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官網查閱各地監測數據及其實時變化情況,同時也顯著擴大了監測區域并提升了監測工作效率和監測結果的準確性。但是目前中國所用監測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其中所用監測設備中的核心技術和元件主要依靠進口,國產的監測設備質量還普遍較低,在中國社會經濟經歷高速發展階段并向高質量方向發展的階段,暴露出環境監測技術中的諸多問題。這就需要在未來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中,推動環境監測技術向更高的自動化方向發展,通過與互聯網技術的深入融合來實現自動化的環境監測,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效率和質量。
隨著中國工農業的不斷發展,中國的氣候和環境因素也在不斷發生改變,所以只有對國內的環境因素進行持續性監控,才能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通過對地區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該地區的大氣污染程度及污染成因,相關工作人員就可以根據這些數據開展環境防控工作,避免出現更嚴重的環境問題。此外,在嚴重大氣污染問題出現之前,環境監測數據可能會出現多項異常,工作人員可以根據這些異常數據推斷出即將發生的大氣污染問題,并根據問題的屬性做好相關防護工作,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大氣問題所帶來的社會損失。
要想準確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首先必須要做好環境監測工作。通過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可以準確掌握大氣中污染物的種類和分布情況,這樣就能有效降低后期治理污染物的難度,減少了環境治理的成本。另外,當環境問題爆發時,相關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環境監測快速鎖定污染源,從源頭開始治理,有效提升環境治理效率。大氣污染物是具有傳播性的,如果任由其擴散,就會造成更嚴重的環境污染事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而開展環境監測就能及時掌握污染物的傳播方向,有利于及時疏散人群,將污染所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的問題,需要更加科學、有效的環境檢測手段。顆粒物的監測、二氧化硫的檢測以及氮氧化合物的檢測等都是環境檢測的重要內容。在眾多的大氣污染中,二氧化硫的危害程度最大,其不僅會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會誘發自然界產生酸雨,破壞自然環境。這也是中國在大氣污染檢測中著重檢測二氧化硫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在對大氣污染進行治理的時候,要嚴格檢測大氣顆粒物在大氣中的含量。大氣中的顆粒物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微型固體,另一種則是液體,它們的來源途徑非常廣,其中最主要的是汽車的揚塵、化石能源燃燒不充分和農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物質。不僅要重視對顆粒物的監測和二氧化硫的監測,而且還要重視對氮氧化合物的監測。氮氧化合物主要來源為汽車所排放出來的廢氣,燃燒化石能源所產生的廢氣和肥料與空氣、水所反應產生的廢氣。這三點監測內容對于大氣污染治理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紅外吸收光譜法、電化學法和計量法是監測大氣環境污染的重要方法。
紅外光譜法主要是通過物質的電磁輻射在紅外區所顯示的吸收情況來對物質中分子基團結構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相較于其他方法,紅外吸收光譜法精確度水平較高,能夠在低電壓的環境下正常工作,在一些高電壓環境下使用該法進行檢測的安全程度較高。
電化學法主要是依靠不同物質所具有的獨有化學性質來對污染物的類別和濃度進行監測,其主要適用于監測有機和無機氣體污染物。
計量法主要是為了檢測大氣中顆粒物的濃度。使用該方法需要借助采樣器對氣體中的顆粒物進行收集。通過對濾膜質量和氣體體積進行測量,分析測量得出大氣中顆粒物的濃度。
3.3.1 控制污染源
要想進一步控制污染源,首先要及時控制人們排放污染物。由于汽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將汽車作為代步工具,汽車的尾氣又是造成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提倡人民群眾要綠色出行,少使用私家汽車,多使用公交工具,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遏制大氣污染源。
3.3.2 補充和完善法律法規
目前,中國相關的環境法案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為了保障環境檢測工作能夠正常開展下去,政府相關部門必須不斷補充和完善相應的環境法案,嚴厲打擊企業排放污染氣體的行為,進一步保障中國的大氣環境質量水平。
3.3.3 調整能源結構,開發清潔能源
當下,中國主要的能源來源以燃燒化石能源為主,化石能源大量燃燒所產生的廢氣會加劇污染中國大氣環境的程度。因此,中國相關的政府部門需要不斷改善和優化中國的能源結構,大力開發核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例。
由目前的環境監測工作可知,環境中的有毒污染源對環境的污染最為嚴重,且這部分污染物主要來自于工業部門不恰當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棄物和有毒物質。比如工業生產中排放的具有揮發性的污染物或者是醛類有機物和烯烴類物質等,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環境中都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在環境監測技術發展中,應提高對此類物質的重視度,重點研究準確監測此類物質的技術,從源頭上排查和監測有毒污染物,從源頭上改善環境污染情況。
在目前的環境監測工作中,少量三丁基錫、雙酚A 等物質被排放到環境中,利用現有的環境監測技術難以準確檢測,但是此類有毒物質會對人們的生活區域以及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這就需要基于目前的環境監測技術進行更高精度層面上的研究和優化,通過設計和應用超痕量級別分析技術,對0.1 μg/L 痕量基本的元素進行監測,這樣就可以監測到人們生活環境中濃度較低的有毒污染物質。因此,通過在環境監測中應用上述創新技術,可以監測有毒污染物質靈敏度以及提升環境監測質量。
面對目前更加復雜和嚴峻的環境治理狀態,傳統的環境監測技術已經無法滿足污染物質監測要求以及治理要求,表現出傳統環境監測方法的工作量較大以及監測數據準確性差的問題。比如需要采集環境污染物樣本并在實驗室中嚴格按照流程要求開展檢驗與分析,但是在上述過程中容易由于周邊環境和自然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而使污染物濃度和成分發生改變,導致所監測結果和數據不夠準確。因此,針對上述傳統監測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應用自動化技術來實現對污染物的在線自動化監測,比如目前可以對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PM2.5以及PM10等污染物進行在線自動化監測,同時也可以監測與水污染相關的氮、溶解氧、電導等。
綜上所述,目前中國大氣污染的環境檢測仍然存在著很多缺陷,這就要求政府、企業和個人做好對大氣環境的保護工作。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企業要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控制排放物的污染程度,個人要綠色出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中國的大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