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鋒
(陜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1)
引言: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進步,電視發射技術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為越來越多的觀眾群體提供更高質量的電視節目服務。技術普及與推廣促進世界各地對于其技術的應用能力,也加強改進與研發力度,電廣播電視技術正在呈現出全新的發展趨勢,實現了不斷地創新與功能的完善。廣播電視發送設備是廣播電視系統發送信息的核心設備,其運行狀態將直接影響用戶的收聽、收看質量。無論是從保證廣播電視服務質量的角度,還是從降低運維成本的角度,都有必要對現代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的管理維護措施進行深入探究。因此,系統化、精細化的管理,是保證發送設備日常操作、運行合理的關鍵,也是降低故障率的必然措施。科學的維護手段,一方面有助于發送設備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另一方面能夠及時發現各類故障風險和故障問題,有助于及時阻止故障發生或減少故障損失。
針對于廣播電視的發送設備而言,主要作為現代廣播電視系統的重要組成內容,主要通過將其音頻信號和視頻信號調制到高頻載波上,進行放大處理后,通過饋線傳輸到天線中,之后通過無線電波技術輻射到各個地區中。現代廣播電視發送設備主要包括發送機、天線、饋線等,同時配備有各類音頻、視頻節目調度處理系統。目前技術條件下,圖像信號一般采用調幅方式,伴音信號采用調頻形式。電視差轉機是目前廣播電視發送系統中十分重要的設備,其同時還具有信號接收的功能。該設備將所接收到的電視頻道信號轉換到其他頻道,再通過信號放大處理,發送至更廣的區域。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更多地區人員廣播電視接收觀看的實際需要,通常情況下要在主要發送臺覆蓋范圍外配備差轉臺設備,然而在人口密度相對較高的地區中,則需要針對性的建設廣播電視天線塔,使其能夠更好地實現發送信號穩定覆蓋。在現代技術發展過程中,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的主要技術升級方向包括高性能、低能耗和高質量,同時在運行維護方面逐步向半自動、無人值守的模式發展。但是,目前技術條件下,雖然部分地區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系統的自我管理、維護能力較強,但是依然需要制定相應的機制,并且還要做好管理和維護方面的工作。
現如今隨著國際形勢快速地進行發展,使其越來越多的電視媒體行業提高發送設備的重視程度,使我國對電視廣播發送設備的重視程度隨提升,但是由于國外先進核心技術一直沒有公開,許多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我國數字發射機重要部件只能依靠進口,進而就會導致我國電視產業發展受到諸多抑制和影響,為了突破這些束縛,在未來我國對于無線電視發射機的開發上會更加關注于核心技術的研發,利用自己的核心技術實現產業化生產,不僅能夠打破國外技術壁壘,也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這項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其能夠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使我國各項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廣播電視發送設備已經越來越完善,雖然和發達國家之間存在一定差別,但是伴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將會促進我國各項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未來我國廣播電視發送設備中必然會得到全面的升級和優化,其整體技術水平也會得到相應提升,進而促進我國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的整體水平越來越完善。
1.配備專項的資金
廣播電視發送臺自身和相關的責任單位必須要對發送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與此同時還要對相關工作開展設置專項資金,專項資金需要由專人規劃管理,以便在設備技術更新、技術人員聘請、工具元件采購等方面合理應用資金。需要注意的是,嚴格要求相關人員對相關資金的應用過程進行記錄,按照申報機制以確保資金應用的合理性。與此同時相關責任部門要結合資金的實際消耗情況,對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的維護管理成本作出合理的預計,這樣做的目的能夠更好地進行資金儲備。
2.對管理維護機制進行優化
對于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而言,必須要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對其設備信息作出全面以及合理的評估,同時還要對相關信息內容進行整理,其中包括設備型號以及元件類型以及技術要求等,在此基礎上對設備和設施以及元件的標準化運行體系進行明確,設定相關技術參數標準,作為后續管理維護工作的依據。然后,針對性制定管理工作機制和維護保養機制,對管理人員、維護人員的工作流程、方式進行有效規劃,并提出相關的考核要求。在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管理維護工作執行過程中,通過構建和執行嚴格的監督制度,確保管理及維護工作全過程及結果能夠得到有效監督,進而提高管理維護質量。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廣播電視發送設備進行維護和管理的過程中,相關責任部門要制定出完善的精細化管理措施,對于該措施來說,是一種典型的預防機制,主要是通過對廣播電視發送設備自身的實際特點和相關人員的工作經驗進行整合,對其設備的各種故障類型以及安全風險點進行識別,再根據風險大小、危害程度、發生點及發生概率,形成優先級不同的風險識別體系。基于該體系,針對每一種風險注明風險特征、識別要點,再針對性地制定規避、應對措施。例如,針對發送站設備元件線路老化風險,其基本特征在于信號發送質量不穩定,面對這種情況,技術人員首先應當檢查是否存在線路老化的問題,如果存在,及時對其進行處理。此外一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也是可以有效的去改善傳統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機制,避免很多問題的出現和經濟損失。
3.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
對于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工作而言,需要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其能夠為管理維護工作提供出相應的保障和機制。一是要明確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的管理維護權責,將責任落到實處,與監督考核機制結合,實現對管理維護工作的有效規范;二是根據管理維護工作內容,明確獎懲制度,在提高工作人員責任感的基礎上,激勵其更好地投入管理維護工作中;三是要通過激勵制度,鼓勵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積極創新,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嚴格要求自己;四是通過采取嚴格的考核制度,實現對管理維護人員的科學管理,同時還要嚴格落實獎懲機制。
4.做好人員培訓
對于廣播電視發送設備而言,在實際進行維護和管理的過程中,要重視專業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方面工作。一是要積極聘請掌握現代技術、熟悉廣播電視發送設備運行機制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為管理維護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二是要對現有管理維護團隊制定科學的培訓制度,使其能夠不斷地提高其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這樣做的目的能夠更好地滿足廣播電視發送設備技術的發展趨勢。
1.合理配備故障監控系統
針對于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的維護工作而言,需要保證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實施的監督和評估,所以要配備相關監控設備。監控設備能夠實現對廣播電視發送設備各項運行參數進行實施監測和記錄以及上傳,便于技術人員評估設備運行狀況并預估故障。同時,該系統可以實現對一些典型故障數據的識別,進而發出預警,并為技術維護人員提供相關故障代碼、參數及故障點信息。該系統的配置,能夠全面的提高設備運行時候的穩定性,為其故障排查和檢修以及維護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出相應的保障。
2.對檢修工作進行嚴格要求
在廣播電視發送設備進行維護的時候,檢修工作是十分關鍵的內容,是需要相關人員做到標準化和精細化,具體一點來說,要求檢修人員能夠嚴格的根據標準要求進行檢修,不能懷有僥幸心理,省略檢查環節。在檢修過程中,一是需要對廣播電視發送設備各部件的外觀進行檢查,看是否存在破損、銹蝕的情況;二是要通過聽、聞的方式,看是否存在異常噪聲、抖動及異味的情況。三是定期對發送設備線圈、變壓器等主要設備進行檢查,檢查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專業的儀器讀取數據,之后進行分析評估,完成檢查后則要結合檢查結構,嚴格根據規范方式對設備進行清理維護,或者更換達到更換標準的零部件。
總結:總而言之,從現代廣播電視系統的技術機制角度來講,發送設備不僅僅是單純的信號發送裝置,而且是一套融合了大量現代技術、由各種精密設備和元件組成的系統。該系統中,各個組成部分有各自的功能,并且各部分保持著相對獨立又通過某種形式協同運行的狀態。在現代信息化技術全面發展的背景下,廣播電視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及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在廣播電視系統運行過程中,發送設備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隨著現代社會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背景下,廣播電視媒體迎來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關于各類設備的更新投入較大。為此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的相關責任單位需要重視管理維護工作,有針對性地制定故障風險管理機制和管控制度,結合先進的工作隊伍建設機制,全面提升管理維護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廣播電視系統的運行質量,在提高用戶體驗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單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