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超
(中國葛洲壩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
基層黨組織的社會動員力表現為對群眾的思想感召和行動引導,通過激發群眾的主觀能動性,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凝聚力量,實現社會與國家的同步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企業、農村、事業單位、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思想、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這一明確要求為新時代推進基層黨組織社會動員提供了基本遵循。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發展為民、依靠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偉大歷史成就。對于企業年輕干部來說,在社會層面,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做到心中尊重人民,真正把人民當父母,在工作中自覺遵循“人民企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按照最高的工作標準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得到廣大旅客和貨主的認可;在企業工作層面,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自覺把職工群眾作為企業發展的主力軍,深入到職工群眾中去,傾聽他們的聲音,感受他們的感受,了解他們的思想、希望、困難和痛苦,幫助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認知問題和痛點,才能更好地團結職工群眾,帶領他們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就企業內部發展而言,職工群眾是企業發展的主力軍,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年輕干部要充分認識到職工群眾的主體地位和力量,深入群眾,自覺拜職工群眾為師,善于從中汲取智慧,發現問題,與職工群眾一道研究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認識和工作能力。只有干部職工感情好了,群眾才能在工作時感到舒心,然后特別有干勁、有干勁。年輕干部只有深入工人群眾,真誠地與他們交朋友,才能建立起彼此之間的真摯感情,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強與群眾的血肉聯系,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共同奮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斷攻堅克難,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一線是年輕干部學習、鍛煉、提高自身能力的最大課堂,旅客、貨主、工人是年輕干部最好的老師。年輕干部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相對較少,生產經營管理經驗和能力相對不足,在實踐中容易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只有融入旅客、貨主、工人,從現場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感受,在現場與旅客、貨主、工人溝通討論,不斷向工人、工人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工人、工人創造的新經驗、新做法,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和管理方法。同時,與貨主和工人打交道、交朋友,也是企業干部必備的工作能力。年輕干部要利用各種機會,經常深入貨主和工人中去,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渡過難關,從而不斷提高與工人和工人打交道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和思想境界。
提高群眾工作能力,首先要擺正位置。“老百姓是天、地”,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企業職工是企業工作的主體。年輕干部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時刻牢記“我是誰、為誰、靠誰”,堅持人民立場、人民主體地位,始終把旅客、貨主和職工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把心貼近人民、把感情拴在身上。作為企業管理者,年輕干部要圍繞“人民企業為人民”,為旅客和貨主提供優質安全的服務,依靠廣大職工群眾最大限度地獲得效益、成長和獲得感。
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工人群眾是企業和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從根本上說,中國企業的發展有賴于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賴于全國人民和廣大職工的支持。廣大職工蘊藏著推動企業發展的無窮力量。年輕干部要珍惜這種力量,發揮“骨干”作用,凝聚這種力量,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團結帶領職工創造美好生活,為群眾互動參與、展示自我、實現價值創造更多平臺,引導職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群眾沒有小事,每個家庭的煩惱和幸福都體現在小事上。年輕干部要強化宗旨觀念,善于從旅客、貨主和職工群眾的角度看問題,關心他們的疾苦,用心思考,換位思考,時刻把群眾的安全放在心上。在企業內部,年輕干部要關注每個員工的身體狀況、家庭狀況、情緒狀況,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愿望以及“迫切的困難和擔憂”,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困難,幫助他們盡快渡過難關。年輕干部要先為群眾操心,再享受群眾的幸福。要努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不斷幫助群眾解憂解難。
我們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就會把我們當回事。人們講究推心置腹,推心置腹,“送桃報李”。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過程中,干部群眾的心會越開越寬,共同語言會越來越多,感情會越來越深。年輕干部要廣泛結交旅客、貨主、工人朋友,與他們建立感情,加強血肉聯系,讓他們在共同奮斗的過程中,真正同頻共振,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沒有群眾文化設施,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非常重要的。隨著人們精神生活的提高,對于群眾文化基礎設施進行分析,針對人們的需求要滿足,在實際工作中,加強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并引進先進的設施,進而來實施群眾文化活動.這從政府的角度上來看,在資金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滿足群眾的需要,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技術可以得到充分的應用,然后在這大量的信息中,人們可以挖掘出有價值和需要的信息。基于此,對于群眾文化推廣工作來說,也要意識到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性,并充分地利用,進而在后臺數據中,針對群眾的各個方面給予充分了解,尤其是瀏覽內容和收藏內容,進而清楚群眾喜歡那些文化內容還有文化需求。從推廣部門的角度上來看,需要意識到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大數據的運用,在網絡平臺中,來對相關的數據進行篩查,進而針對群眾的想法和意見,進行相應的挖掘,根據統計結果來實施推廣工作 。除此之外,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要完善群眾反饋的意見,積極進行改進,做到有問必答。總而言之,在實施群眾文化推廣活動時,要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便于群眾對文化內容更好地了解,確保群眾文化推廣工作順利的實施,使其推廣的水平不斷提高。
抓好基層文化建設,完善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推進大眾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控制各種影響因素。多渠道籌措資金,做好經濟投入以及硬件建設工作,硬件建設按照計劃目標進行。需要將公益性文化的建設做好,確定群眾文化工作的核心要求。在市文化館、體育館、圖書館等方面的建設過程中,將文化館排練場以及露天舞臺搭建好,使文化館能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發展群眾文化。從城市建設發展需要來看,各地市級政府管理部門,要分析群眾文化場地建設的要求,做好各布點的有效規劃管理,統籌規劃并做好資金的安排,逐步增加公共財政對群眾文化建設的經濟投入,探索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多渠道應用投入管理機制,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文化活動場所的建設逐步延伸到各個領域之中。文化活動延伸到鎮、社區等不同地區,配備固定的群眾文化場所。尤其是新建的小區,在活動室、圖書室等建設時,要給群眾提供文化活動場所。政府部門在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做好財政投入,設置專項支持活動,扶持群眾文化并適度開展獎勵或獎勵性的政策.
文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受眾是不同的,大眾文化活動需要大量的群眾基礎。不同的群眾在文化活動偏好方面有較大的差異,因此要做好群眾基礎的引導,選擇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方式,達到教育宣傳的最終目標。從事群眾文化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因為在社會風氣調整,以及和諧人際關系建設的過程中,群眾文化是一種形式,能將積極向上的理念傳播給群眾,在教育群眾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先進思想的傳遞。按照現階段的市場經濟發展形勢,群眾文化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活動經費短缺,仍然會制約群眾文化發展。因此要正確應對發展局限問題,在群眾文化推廣過程中,做好經濟投入與管理,將傳統的管理模式、管理思路及時調整。應對市場發展的問題,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下的群眾文化發展道路。
工作中,有些領導怕和群眾打交道,認為群眾無理取鬧,糾纏不休,甚至故意與領導作對。事實上,領導群眾工作的能力已經嚴重下降,密切聯系群眾,善于開展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法寶,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我們黨在100 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績,根基在于人民,在于人民的信任、擁護和愛戴。今天,領導只有切實增強群眾工作的本領,用實際行動造福人民,融入人民,才能使領導權威、黨的權威越來越高。領導增強群眾工作的本領,就要心中始終裝著群眾、想著群眾,內心尊重群眾,始終遵循“以群眾為中心”的思想和理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中,同人民群眾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就要創新群眾工作方法,面對著日益復雜的群眾利益訴求,領導要有學會和群眾溝通、交流,要心中裝著群眾,遇事想著群眾,通過協商民主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領導要做到放低姿態和群眾平等交流,溝通,不能耍官僚主義,高于群眾一等,說百姓話,講百姓事,以理服人,讓群眾信服,領導干部要言而有信,不能糊弄群眾,要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領導工作作風好不好,業績大不大,能力強不強,群眾最有發言權。領導只有在工作中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愛戴,領導的權威就油然而生,自然就不害怕權威受到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視和善于群眾工作,是衡量領導干部政治合格、工作稱職、領導能力強的基本標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企業工作面臨著更加艱巨復雜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的年輕干部要通過實際的群眾工作,獲得社會對企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團結帶領職工群眾朝著共同的目標奮斗,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