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曦
(山東省魯商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前言:新時期背景下,國有企業如果想要獲得穩定的發展,需要關注企業文化建設,理解其重要性,增加企業重視度與企業支持。企業發展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價值與作用,對企業來說是發展、生存的關鍵,故需要充分考慮。國有企業的黨建,一直是重要政治資源,對我國的企業制度管理和創建有積極意義。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深入研究國有企業的黨建政治工作問題,共同發展企業文化與企業黨建,才能讓企業順利建設。
以思想政治的層面來看,思想政治說的是,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充分考慮黨思想建設是很重要的事情,能夠服務社會發展與進步。調節任何人之間的關系,就能提升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素質,進而保障企業穩定發展,提高企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站在企業文化層面來看,企業文化是對企業管理風格、行為準則、價值觀念的整合。企業領導一直所倡導,應當讓所有員工共同參與創造[1]。構建這種管理模式,才能讓企業獲得良好發展,對企業建設有極大的幫助和價值。
企業黨建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建設管理,上述四個層面,共性是比較突出的,具體細說,首先是二者有著一致性的目標。也就是,不論站在企業黨建思政工作來看,還是以企業文化管理角度訴說,用的都是思想建設辦法,維護企業整體利益,能夠讓企業在穩定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其次二者有著相同的目標。不論是哪一點,任務與追求都是讓企業獲得更多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2]。此外二者有著相同的使用方法,可以達成目標與性能一致。最后研究對象相同,可以服務人類行為、思想意識建設與拓展,價值十分突出。
從區別和不同的角度來看,企業的黨建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區別有下述表現:
首先二者有著不同的性質。其中企業文化核心是經濟文化,黨建目標則是政治文化。其次二者有著不同的使用范圍。企業文化包括制度、觀念、物質以及精神。在創建企業黨建思想的時候,考慮的點只包括思想建設,并沒有考慮物質形態方面的內容。此外,二者有著不同的工作著力點。站在企業文化層面來看,其目標為提高企業個性。黨建工作屬于社會共性的強調,看重的是社會發展,屬于主體企業本質[3]。最后二者有著不一樣的涉及主體。其中企業文化能塑造群體形象,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靠著群體性行為,帶動所有的個體行為素質。黨建的思政工作有著很大的不同,其圍繞的核心是個體,針對性和規范性開展個體教育。
從前面的解釋可以了解到,國有企業的黨建思想與企業文化建設共通之處非常多,各個方面的差異十分明顯。因為這樣,二者才能做到在相互獨立的過程中,彼此相互促進。對此有必要充分結合二者,唯有如此,才能帶動國內國有企業的黨建思政工作進步,讓企業文化獲得健康發展。
從前文實踐可以了解的是,處理好思政工作,才能讓其他經濟活動順利推進,屬于重要基礎條件與影響因素,屬于國家與黨的政治優勢,決定國有企業發展與建設方向,價值十分突出。故企業發展,需要充分利用思政建設,科學調動各方面因素[4]。確保企業文化獲得更好的發展與建設,讓企業達成新時期創新發展目標。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應用現代科技辦法,利用先進管理辦法和思想,建設工作隊伍,提高企業凝聚力。國企建設中,企業文化作用非常顯著,對于企業來說,是深入改革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夠提高員工凝聚力,讓員工保持工作熱情,獲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建設企業文化的時候,需要高度重視黨建思想的建設,將其當作依據,充分結合二者。建設企業文化的時候,考慮企業思想政治覺悟,應用思政工作優勢,讓教育目標達成。應留意的是,開展企業的黨建思政工作,并非浪費原有資源,實際上是可以推動政治工作往文化層面轉變和發展的。這樣企業就能擁有更多的動力工作。要充分考慮下述條件,幫助國企實現文化順利建設,
明確建設方向與決策是很重要的事情。國企發展的時候,為了能夠順利,需要在建設文化的時候,考慮黨建思想問題,為建設企業文化提供支持與依據,這樣才能確保企業文化建設與精神的合理性、科學性,讓企業價值觀念和精神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符合社會實際。應使用健全、可靠政治體系,深入發展、落實與弘揚企業精神[5]。應做好企業正面、積極精神理念宣傳,穩步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凝聚力,這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應提高思政建設力度,建設期間,根據實際不斷完善與優化企業文化體系,讓企業文化獲得穩定、健康發展。職工行為教育工作需要加入企業黨建思想,讓職工行為更合理、更規范,這樣就能提升職工素質。該過程需要將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政工作結合到一起,使用現代思想、技術手段,更信任的覺悟與思想意識。用更積極、正面的形象,調動員工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使用人性化、合理制度,規范員工行為。唯有如此,才能在構建企業文化的時候,打造良好行為模式,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與態度。
為了實現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有效結合,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展現思政工作價值與意義,充分發揮優勢。應提高企業文化建設重視度,使用各種資源,宣傳企業文化。當然也要注重安全管理和生產,改善職工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員工對企業形成歸屬感,工作中表現足夠認真。此外還要創建可靠、科學思政工作系統,這樣才能讓企業的思政工作更好的協調,讓企業樹立良好形象。
企業需要重視職工權益,充分發揮職工代表、專委會、職代會作用,嚴格監督與檢查所有制度落實問題與情況,保護職工合法權益。應當重視基層的民主化管理,合理分配基層職工工資。要確保工資分配公開、公正與公平,以防損害職工切身利益。應當創建職工代表巡視制度體系,做好巡視管理,要讓所有職工代表,都能參與到監督、建議與管理之中,推動企業的黨建順利建設和發展。從多角度出發,使用各種手段,保護職工合法權益,讓企業獲得健康發展。
國企發展的時候,帶頭作用與重要性是必須明確的。國企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應當貫徹以人為本原則,要考慮市場經濟的整體環境問題,有機結合剛性理念和柔性理念。為達到這個目標,有必要有機結合剛性理念、柔性理念。國企應當提高重視度,理解基層黨建工作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展現企業發展中的黨組織價值與作用,為企業的重大決策、思想、政治提供支持。要讓所有國企有關人員,都能重視基層黨建問題,理解其中關系,約束和規范每一名工作人員的行為、工作態度,這樣才能展現出國企黨組織的政治價值。國企應當主動創建學習能力強的基層黨組織,為其提供各種資源,構建良好氣氛,組織員工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
實踐的時候,需要每一名員工都能嚴格的遵照規章制度,做好自身行為約束。要不斷建設企業文化,讓員工形成責任感與參與感,這對員工心靈的安撫有很好的效果。黨干部工作的時候,要重視自我約束意識的提高,展現帶頭作用,打造良好工作氛圍,讓所有員工都能成長和進步。另外,國企在建設企業文化的時候,應當多挖掘一些先進員工和先進事跡,這樣有助于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積極性。員工在相互學習的時候,自身業務素質也能得到培養和提高。
新時期國企的思政工作創新,需要發揮企業文化載體價值,在二者巧妙結合中,擴大思政工作覆蓋面與影響力。要加強思想教育,在黨支部思政工作的引導下,提高員工責任感和認同感。應用企業文化的載體,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提高整體實力,讓員工對企業形成認可度與歸屬感。
工作人員是國企發展過程中的關鍵與動力,決定企業未來發展情況。在建設國企文化系統的時候,需要展現黨建思政工作引導功能,發揮企業文化感染力和吸引力作用。這樣員工才能形成認同感與自豪感。為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國企在建設企業文化的時候,成分利用黨建工作思政優勢,幫助員工形成正確三觀。這樣員工就能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與重新認識自我,對其自身素質的建設有極大的幫助。企業文化需要做好宣傳,在各種活動中,調動工作人員能主動的參與,營造良好氛圍,讓每一名員工都能參與其中,融入企業的良好文化氣氛。
制定企業制度對于企業文化的管理和建設來說十分的重要,通常來說,企業制度的管理工作和方向,體現著企業的發展目標和價值標準。所以建設企業文化的時候,需要考慮企業文化需求,不斷完善和健全企業的管理、制度等文化目標。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需要黨組織展現自身作用,重視與員工的溝通、合作與聯系,讓員工時刻感受到溫暖與關注。關注員工工作和生活問題,幫助員工解決問題。這樣員工就能形成認同感和責任感。企業有必要表現出對所有員工個性的尊重和認同。建設企業文化的時候,不能獨裁,而是要多聽一聽員工有哪些意見和建議。引入員工優秀思想和理念,讓出謀劃策的員工感受到自己對于企業的作用、價值和影響。員工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民主權和價值以后,集思廣益的文化才能迎合市場變化,讓員工對企業建立更多的信心和認同感。
結語: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其企業文化的建設與思政工作,對于國企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絕不能忽視任何一者。使用的時候,二者有許多共性和差異。所以二者相互獨立過程中,彼此能夠相互促進。國企需要充分把握二者關系,理解二者特色,使用先進、科學思政工作,推動國企文化的發展與建設,這樣才能讓國企更好的發展與建設文化,不斷完善自身系統,讓國企收獲更多經濟收益與回報,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