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陸文
(山東天恒信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山東 臨沂 276000)
引言:近些年來,上市公司數量的與日俱增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導向發展,促使社會對于企業審計的真實性與透明性要求越來越嚴格。然而,近些年來頻頻爆出的麥道夫騙局以及薩蒂揚案等事件無疑是對我國企業審計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帶來了嚴重沖擊,甚至會計師事務所也遭受到了外界質疑。目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十四五規劃時期,在十四五規劃期間,企業審計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更加嚴峻。國家及政府部門明確要求企業審計工作應該立足于新時期發展要求,依法全面貫徹落實審計監督責任義務,保障企業審計管理活動得以高質量開展。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企業審計工作應該主動立足于市場經濟運行情況以及資源配置情況,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前瞻性部署與監督管理,為審計工作的深入持續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審計工作逐步發展成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環節。近些年來,為持續提升我國審計工作質量水平,黨中央及國務院針對審計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計劃。其中,十三五期間全國審計機關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認真貫徹與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發展計劃,穩步促進審計工作高質量開展,完成審計管理體制改革目標。目前,我國已經全面步入十四五時期,為更好地建成小康社會,促進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高度開展,我國審計工作將面臨全新的發展態勢以及變化。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中,以企業為首的審計重地應該立足于新時期審計工作環境情況,加強對企業審計工作以及各項決策工作的部署落實。
近兩年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環境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加。與此同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嚴重受阻,甚至出現逆流現象。雖然從客觀角度上來講,我國經濟建設已經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進程當中,但是發展過程中所呈現出的不平衡以及不充分問題始終未得到有效解決。同時,我國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方面所呈現出的受阻問題比較明顯。
針對于此,我國審計機關應該深刻意識到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主動結合國內外復雜的環境情況,加強對發展規律以及風險問題的主動識別。最好可以在復雜的環境中樹立底線思維,對當前審計工作局面存在的滯后性問題進行及時處理。除此之外,企業方面應該深刻意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主動結合黨中央及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會議精神,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著重突出審計工作的重要地位。
審計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始終與黨和國家監督管理脫離不開。因此在今后的發展建設中,審計工作應該始終堅持黨和國家的政策領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及國務院部署決策精神,實現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規劃。與此同時,審計工作應該立足于新格局,對于新發展格局以及新發展理念的構建、貫徹問題予以高度重視。
在新時期發展中,審計工作人員應該扎實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保障審計監督職責得以全面貫徹與落實,為我國經濟建設發展以及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中堅力量。除此之外,對于當前審計工作存在的短板問題必須加強補齊。如可以主動立足于現階段審計工作現狀,對審計工作發展趨勢以及機遇問題進行合理把握。通過構建高效權威的審計監督體系,促進國家治理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企業作為實行審計工作的重要陣地,應該主動融合黨中央及國務院部署決策,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所涉及到的重要任務以及職權定位等問題進行重點貫徹與落實。
與其他管理活動不同,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相對獨立且具有明顯的經濟監督特點。在日常工作期間,注冊會計師需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要求,對企業重大項目以及財務收支活動進行全過程審查管理。一般來說,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需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對內部審計工作內容進行合理規劃[1]。
其中,在審計目的的確立上,主要以全方位加強總公司及所屬公司管理監督,改善內部經營管理狀態,實現經營管理效益提高為審計目的。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在企業總經理直接領導下,對企業各部門的財務收支情況以及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全過程監督。同時,也可以針對公司所屬單位財務收支情況以及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全過程監督。
對于企業內部審計任務而言,審計人員需要針對企業的資金財產進行全過程監督與審計。并根據企業財務收支計劃以及經費預算等方案內容,對經營管理全過程進行審計監督。同時,審計人員需要對企業會計報表、項目概預算執行以及建設成本的真實性進行審計分析,根據分析反饋結果,對當前經營管理活動是否存在不合理問題進行及時排查[2]。
除此之外,審計人員還可以行使監督檢查職能,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問題以及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需要注意的是,針對嚴重違反財經紀律或者嚴重損失浪費企業資產等行為的人員,可對其進行專案審計等。因審計工作內容較多,在此不一一贅述。
審計人員需要嚴格堅守崗位職責,堅持按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需求,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所涉及到的流程內容進行全過程監督與管理。其中,審計人員應該要求被審計單位按時上交相關計劃以及預算報表等內容,及時反饋到審計部門當中。同時,審計人員應該對實物、憑證以及賬冊等關鍵資料進行重點檢查。在日常工作期間,應定期開展相關會議并主動參與,明確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工作方向以及線下存在的問題。此外,對于存在嚴重違反財經法紀行為的人員或者對企業經營管理效益造成巨大虧損的人員,必須做出臨時制止的決定。
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而言,審計費用基本上可以視為事務所主要的收入來源。近些年來,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促使會計師事務所數量逐年遞增,審計行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目前,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為搶占審計市場先機,提高市場經濟核心競爭能力,通常會采取低價戰略方式立足發展[3]。
然而,過低的審計價格會對審計獨立性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會擾亂審計市場價格秩序。最重要的是,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在低收費壓力下,往往會縮短審計程序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或者是為了謀取更多利益,過度滿足企業不合理要求。這樣一來,直接導致會計師事務所獨立性嚴重下降,且容易存在錯誤的審計意見,最終導致審計工作難以切實有效開展。
國家政府部門以及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對審計人員行為規范進行了嚴格要求。要求從事于審計監督工作的相關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可針對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以及財務活動進行全過程審計與監督管理。然而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注冊會計師在職業道德素養方面有所匱乏。
如受到利益驅使容易在審計報告上做手腳,難以實現審計工作的公平性與公正性目標。除此之外,部分注冊會計師在專業能力以及理論知識方面表現匱乏。也就是說,部分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業務能力方面可能難以滿足實際業務需求。一旦審計業務發生變化或者超過平常工作范圍,審計人員難以適從,導致審計工作失敗[4]。
企業財務舞弊現象屢禁不止,嚴重影響了企業審計工作效率與質量。舉例而言,某些大型上市公司在經濟業務方面表現相對復雜,日常所面臨的審計業務量過重,導致部分經濟行為以及財務活動難以被審計人員充分掌握。這樣一來,直接促使某些管理人員會刻意采取舞弊行為謀取利益,增加企業審計失敗概率。
審計監督管理工作需要始終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當中,但是從實際角度上來看,部分企業所采取的審計監督工作,常常以事后監督方式為主。再加上審計工作人員并未深刻意識到自身崗位職責的重要性,對于審計期間存在的問題缺乏高度重視,導致審計效率常常處于滯后性狀態[5]。
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對于企業審計監管力度還是存在不足,尤其表現在對企業審計監管懲罰力度方面。雖然國家政府部門對于企業審計監管提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及約束要求,但是在審計監管懲罰方面主要以行政處罰與罰款為主,這與企業所謀取的利益相比微不足道,難以真正震懾造假企業,仍舊有部分企業選擇鋌而走險,獲取更多的利益。
唯有保障審計工作的相對獨立性,才能夠真正提高企業內部審計質量。作為參與審計工作的主體成員,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人員應該深刻意識到自身職能的重要性,堅持將審計質量放在審計工作第一位。在日常工作期間,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對內部質量控制制度進行健全完善,保障審計職業環境體系得以構建完全。在管理期間,會計師事務所應該主動立足于市場經濟環境發展趨勢,對現階段審計工作存在的滯后性問題進行及時解決。
其中,重點針對審計業務收費低價競爭的問題予以高度重視,通過不斷審視個人的工作行為,對當前工作態度不端正或者其他影響審計效率的行為進行及時改正。除此之外,政府部門應該主動發揮出宏觀調控優勢,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準入門檻的優化加強,確保每一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素養以及專業能力都可以滿足審計工作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堅持貫穿審計事務所輪換制度,通過不斷規范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經營秩序,對當前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的獨立性不強或者其他問題進行妥善改進[6]。
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適當健全與完善。其中,管理人員應該對當前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在日程培訓期間,管理人員應該讓審計人員清晰地意識到自身崗位職責的重要性以及工作權限、任務,讓每一位審計人員都可以明確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以高標準道德素養規范個人的工作行為,始終以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態度開展審計工作,在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專業能力。
除此之外,審計人員應該主動接受職業后續教育,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及時掌握新知識以及新法規,保障個人的審計監督管理能力得以持續加強。對于某些缺乏職業道德素養以及專業能力的人員,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對其進行重點培訓教育。如果實在無法滿足審計工作要求,管理人員需要及時將這部分人員從審計隊伍清除。
為及時發現與處理舞弊行為,審計人員應該對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況進行全方位掌握。并重點針對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流程以及重難點內容進行精準梳理,及時發現企業審計業務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問題。對于某一經營管理階段存在的財務風險問題或者虧空問題,審計人員必須始終保持公平公正的態度正確處理好相關工作內容。其中,對于存在嚴重違反財經法紀行為的人員或者對企業經營管理效益造成巨大虧損的人員,必須做出臨時制止的決定。與此同時,會計師事務所在業務承接階段應該對合作的審計客戶進行詳細了解,盡量從源頭上規避審計風險。
除此之外,審計行業內部應該主動立足于十四五規劃發展,加強對審計工作的全過程監管。可通過統籌各級審計力量,及時消除監督盲區,保障審計工作可以全覆蓋。除此之外,審計監管機構應該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可通過構建健全完善的監管規范,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聯動,以強有力的監督管理力度促進審計工作高質量開展。需要注意的是,立法部門應該對處罰制度進行適當加強,通過嚴厲打擊審計違法行為,讓違法人員及相關機構可以意識到審計監管工作的重要性。通過不斷規范約束個人的行為,促進審計行業良性、可持續發展[7]。
為確保企業審計工作得以高質量開展,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企業方面需要注重內部監督管理之外,還需要對外部影響因素進行重點識別與合理預防。結合以往的經驗來看,為及時消除企業審計失敗風險,相關監督部門應該承擔起自身的宏觀調控責任,加強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
一方面,相關監督部門應該對違法違規人員加大懲處力度,盡量從根本上遏制虛假審計問題出現。與此同時,相關政府部門應該要求各企業應該推行責任追究制度,對審計失敗原因以及具體責任人進行追究。在此過程中,政府監督部門除了需要追究當事者—注冊會計師的責任之外,還需要對注冊會計師的上級主管部門進行責任追究。通過采取聯合驅動方式,減少審計失敗問題。除此之外,相關監督部門應該對民事賠償機制進行健全完善。舉例而言,對于情節相對嚴重但未達到刑事處罰的舞弊行為,相關監督部門應該立足于國家審計規范要求對涉事人員進行狠罰重罰,讓涉事人員深刻意識到審計舞弊行為所涉及到的違法成本要遠超過違法收益。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給其他人提個醒,規避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同時也可以重振企業審計風氣。
另一方面,審計行業內部應該立足于市場經濟發展趨勢,對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準則內容進行適當調整與優化。舉例而言,審計行業內部應該深刻意識到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屬于動態性與連續性并行的漸進過程。也就是說,我國市場經濟始終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當中,反觀會計制度所呈現出的穩定性較強。但是從客觀角度上來講,會計制度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重新制定。因此,為確保會計制度與市場經濟發展趨勢相符合,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具備前瞻性意識,結合當前審計行業發展情況以及企業審計管理情況,對未來一段時期內的會計法規進行合理修訂,滿足審計行業以及企業發展需求。在此過程中,審計行業內部應該對當前評級機構加強獨立性監督。在實踐過程中,可通過適當改變現有委托付款方式,以往事務所執業獨立性不強的問題進行合理解決。
在實踐過程中,審計監督機構應該重拳出擊,對各個事務所的執業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并將考核所得數據記錄在執業質量檔案當中,根據執業質量情況,對各個事務所的執業能力以及質量情況進行分級分類管理。除此之外,為規避審計市場存在惡性競爭或者相關行為,審計行業內部應該對收費標準進行集成統一。并主動立足于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的角度上,從人力資源投入收費方面對行業成本標準進行合理調整與優化。最好可以形成以規范價格秩序,促進審計市場有序競爭發展。需要注意的是,相關人員應該對收費標準進行重點衡量。舉例而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審計收費上下限度進行合理設置,以防止審計市場出現惡性競爭行為。
結論:總而言之,健全完善企業審計監督管理體系,推動企業深化改革進始終是確保企業經營管理質量與效益得以雙重提高的重要方式。針對于此,在今后的發展進程中,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深刻意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并通過確立審計工作的主體地位,保障企業審計工作內容得以全面貫穿與落實到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當中。與此同時,審計人員自身應該強化個人的職業道德素養,正視審計失敗的原因,主動結合原因以及問題表現,對當前審計工作存在的滯后性問題進行及時解決。除此之外,國家政府層面應該發揮出自身的宏觀統籌優勢,積極調動各級審計力量,對審計監督廣度以及深度進行全面拓展,為企業形成多方位與多元化的審計體系奠定良好基礎。相信在多方的協同優化下,企業審計工作質量以及監督管理效果將會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