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輝
(喀什廣播電視臺,新疆 喀什 844000)
全媒體時代下查詢信息更加方便,人手一部電子設備,隨時可以觀看自己關注的新聞內容,當然這也對傳統電視媒體造成巨大影響,在這種全媒體、全直播的格局下,電視新聞記者必須提高自身專業能力,通過轉型來尋求新的發展道路。不過想要真正走出困境、打破瓶頸,必須形成良好的互聯網思維,結合全媒體時代需求充實、強化個人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加快適應新的媒體環境。當下電視媒體領域發展和新聞記者息息相關,新聞記者通過轉型明確發展方向,將會為電視媒體領域增添更多驅動力,因此準確、及時的角色轉型迫在眉睫。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新媒體平臺得到快速發展,并且逐漸超過傳統電視媒體,可以看到新媒體平臺確實具有很大潛力,尤其是互動性、多樣化的特點,成為吸引受眾群體的關鍵因素。當下新媒體平臺以青年人為主要群體,這也導致對傳統電視媒體缺乏興趣,并且新媒體平臺具有一定時效性,能夠及時獲取新聞內容,同時不滿足于簡單的信息傳播。在這種發展趨勢下電視新聞記者自然面臨著諸多難題,尤其是保證信息的時效性,必須第一時間報道相關新聞內容,如果錯過最佳時機自然會造成新媒體平臺的分流,因此轉型才是電視新聞記者的發展道路,只有走出舒適區才能面對全媒體時代的挑戰。
全媒體時代下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應用到其中,這也是加快新媒體平臺發展的重要因素,包括很多新設備改變了傳統新聞采訪與寫作,例如當下火熱的無人機航拍技術,能夠以更多的拍攝視角,同時提高了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效率。當然這也代表電視新聞記者必須掌握更多新技術、傳播技能等,如果自身綜合能力達不到要求,無法靈活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自然難以滿足發展趨勢。因此轉型過程中應加強學習,必須增強自身的綜合能力,包括技術運用、設備操作等,對于電視新聞記者來說,這是比較大的挑戰和困難。
當下電視新聞記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全媒體思維,這樣才能避免局限于傳統電視媒體內容,通過打破思維拓展新聞制作、傳播途徑,同時與用戶展開交流互動,這樣才能站在用戶群體的角度,看待電視新聞媒體領域發展。全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往往需要多次制作、加工,結合用戶喜好制作完成,提供具有個性化的新聞服務,滿足用戶群體的不同需求,從而獲得更多關注。另外電視新聞記者必須具備全媒體思維才能適應新的環境,通過掌握更多專業技能,制作出符合全媒體時代的內容,保證新聞可以廣泛傳播。
全媒體時代下新聞信息數量不斷增加,在各大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不過大量的數據信息中,既有高價值的內容,同樣存在很多不具備真實性的信息,這些成語信息往往會影響用戶體驗,所以需要電視新聞記者能夠深度解讀,篩選出更多符合需求,且內容真實的信息制作電視新聞。通過篩選更多有價值的內容,能夠增強用戶群體服務質量,所以信息數據的整合與篩選至關重要,這也要求電視新聞記者具備良好的解讀能力,從提高新聞報道質量入手,切實推動電視新聞媒體發展。
目前信息傳播方式越來越復雜,受到全媒體時代的影響,數據信息發布門檻逐漸降低,而用戶群體的年齡、知識水平以及思維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在觀看過程中可能存在理性不足等問題。由于新聞內容的質量參差不齊,很多錯誤的信息會在傳播中快速發酵,電視新聞記者作為主流媒體的代言人,在很多用戶眼中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因此電視新聞記者在轉型過程中仍然要保持自身的價值觀,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輿論引導能力,在制作、傳播過程中精準判斷信息內容,是否符合我國的社會價值觀,從而引導群眾思想朝著積極方向發展。
全媒體時代對于電視媒體領域的影響巨大,而電視新聞記者必須要認清全媒體時代發展趨勢,能夠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朝著全能型新聞記者方向轉型升級,為電視媒體領域發展提供更多動力。在以往的電視媒體領域中,新聞記者的工作主要為采訪與寫作,和新聞主持人、電視編導等相同,在功能上明顯較為單一,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只要做好本職即可,所以電視媒體對于新聞記者的要求也僅限于采訪與寫作兩方面。不過全媒體是在下受眾群體需求出現變化,新媒體平臺受到更多青睞,電視媒體不得不拓展渠道,新聞記者的工作內容有所增加,需要擔當起更多角色。比如在寫作與采訪之外。可能客串主持人等工作,這對于以往沒有接觸過主持工作的新聞記者來說還需要提高,通過加強主持能力從單一的新聞記者轉型為復合型人才,充分滿足全媒體時代發展需求,甚至在新聞編輯、出鏡記者工作外,開展導播等工作,成為電視媒體領域的多面手,推動電視新聞高效傳播。
在全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非常關鍵,必須要學會借勢充分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適應全媒體時代,避免固步自封影響發展潛力,只有創新思變積極轉型,合理運用新媒體渠道,通過了解各大新媒體平臺的運營方式,以及信息傳播渠道與規律,全面助力電視媒體平臺發展。想要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的可視性,必然要在寫作過程中增加一定創新,在增添更多新鮮內容后引發受眾群體關注,結合新媒體平臺的傳播特質,讓電視新聞節目在新媒體平臺播出,在增加收視率的條件下,獲取更多的收視群體。因此掌握新媒體技術至關重要,也是新聞記者的主要轉型方向,通過掌握、借鑒新媒體,拓展新聞記者工作思路和視野,這是制作優秀電視新聞節目的保障。
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是為了滿足多元化受眾群體信息需求,因此角色轉型應該以受眾為核心,掌握跨媒體采寫技能則是目標之一。目前越來越多新媒體平臺出現,而傳統電視媒體的流量被分割,所以導致收視率大幅下降,這也間接影響到廣告收益,所以如何提高電視新聞收視率非常關鍵,也是重點思考的問題。由于新聞記者肩負著編寫和創新的責任,為了滿足受眾群體對于信息的需求,站在新媒體角度、掌握跨媒體采寫技能,同時加強電視新聞規劃全局考量,在保證內容創新的條件下,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通過與新媒體進行融合,電視新聞能夠重新獲得受眾群體的青睞。由此可見新聞記者要認識到受眾群體的心理變化,能夠加強與群眾的雙向交流,吸取意見打造高質量電視新聞。
電視新聞能否在新媒體時代站穩腳跟,還要取決于新聞內容的考量,是否符合現代受眾群體喜好,尤其在全媒體時代下,用戶數量大大增加,不過用戶群體在信息需求方面往往存在差異,而新聞記者必須把握好新聞內容,才能提高電視新聞的受眾性。因此新聞記者在轉型過程中,應該將內容采編作為核心,讓相同的新聞事件有不同呈現方式,確保獲得更多人關注,這也要求新聞記者具有優秀的洞察力,快速抓住新聞信息的本質,制作成具有價值和意義的內容。全媒體時代下新聞信息的真實性非常關鍵,很多內容來源無法保障,因此不少平臺缺乏一定權威性,而電視新聞必須追求真實性、時效性,在緊跟時事的條件下保障新聞事件的真相,立足于群眾避免新聞內容缺乏意義,或深度不足影響價值,這也是新聞記者轉型最需要重視的問題所在。
目前電視新聞記者轉型,應明確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必須適應全媒體時代發展趨勢,比如以往新聞記者只需要負責一項或兩項工作內容,而全媒體時代下文字編輯、攝影工作、出鏡主持等都有涉及,因此對自身的角色定位要求更高。由此可見電視新聞記者應注重提高自身綜合能力,能夠朝著全能型記者轉變,其次全媒體時代在設備運用上有了顯著升級,大多會利用移動端設備作為核心,電視新聞記者不僅能夠靈活運用,同時可以在突發事件下輕松面對。當下電視新聞需要結合電腦、手機等傳播渠道,而新聞記者應打破自身限制,對自身角色定位重新規劃,能夠充分勝任全媒體時代新聞媒體記者工作,展現出相對全面的個人能力。
新媒體值得學習、借鑒,作為現代傳播速度最快的平臺,新聞記者想要及時挖掘熱點事件,必須與新媒體進行互動交流,這樣才能快速掌握新聞事件發展方向,比如微博熱搜等,往往都是大眾所關注的內容。因此除了掌握基礎的新媒體技術外,電視新聞記者應加強新媒體平臺學習,對自身的新聞采編工作進行有效優化,同時融合新媒體發展運營模式,增強自身新聞制作質量。另外新媒體無論在表達、發布方式上,都與傳統電視媒體存在差異,并且有著更加顯著的傳播性和影響力,所以需要電視新聞記者能夠加強新媒體平臺交流,不斷拓展電視新聞信息來源,維持新聞媒體的權威性。
全媒體時代下的最大特點,是用戶身份出現轉變,不再被動地接收信息內容,由于新媒體平臺具有一定開放性、互動性,所以用戶的話語權會更多。電視新聞記者應注重強化全媒體思維,能夠站在用戶的角度出發,制作滿足其需求的新聞內容,通過創新電視新聞理念,能夠在全媒體時代下占有一席之地。其實電視新聞記者轉型,并不是要求其掌握更多專業技術,核心在于必備基礎能力,同時拓展全媒體時代視野,制作出群眾真正需要的內容,掌握好與新媒體平臺的對接,即可保證電視媒體可持續發展。另外新聞記者應具備引導能力,在新聞內容中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這也是做好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基礎條件,發揮出自身的引導力、影響力。
全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更加便捷,并且存在多元化、多樣化的特點,為我國電視新聞記者帶來了諸多困難,為了能夠順應時代發展,電視新聞記者應加強轉型,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抓住全媒體時代發展契機,成為優秀的復合型新聞人才。目前來看傳統電視媒體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各類新媒體平臺成為發展主流,電視新聞記者想要抓住機遇,必須增強自身專業能力,滿足現代群眾對于信息的不同需求。同時堅持創新理念,只有借助轉型升級才能具備核心競爭力,從而維護好電視新聞的權威性,推動電視媒體領域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