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時 劉心銘
(1.北京中建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2.沈陽天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11)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我國所具有的城市化進程得以不斷的推進,由此也使得建筑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優化發展,而可持續性發展特征的推廣,由此也使得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對于環境而產生的重要關注程度得以大幅度的提升。建筑在構建過程當中,會對周邊所具有的生態環境產生較為突出的現實影響,而綠色建筑理念在構建過程當中,對于現代社會的建筑設計而言,提出了更加創新型的發展思路,而相應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當前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能夠通過綠色建筑的理念對建筑行業的發展起到較為突出的指導性作用。而在建筑設計的過程當中,如何使建筑施工圖紙獲得更加綠色化的建設特征,也得到了設計人員的廣泛關注。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筑施工圖設計對綠色項目建成后的質量及效果負有技術及法律責任。綠色建筑施工過程是通過施工圖紙轉化為建筑實體的過程,這就需要施工技術人員理解設計人員的設計意圖,而設計人員需要在綠色建筑設計階段就要對整個項目建設過程進行整體考慮,只有施工人員與設計人員相互協作、相互理解,才能將一個好的建筑作品呈現于世。施工圖作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將設計與施工有效銜接的體現,施工圖完成文件除了作為建筑施工的依據外,也作為對建筑維護、修繕、更新、改擴建等的基本資料。2019 年建筑行業的新標準對建筑企業要求更高,建筑企業承接綠色建筑工程不僅要具備高質量人才,還要具備相應的技術條件。首先,由于我國建筑行業對施工圖的設計缺乏規范性;其次,綠色理念是從西方國家傳入,大部分建筑人員并未從根本上獲得認識,并由于專業技術水平較低對圖紙理解不夠,或設計人員的設計意圖并未完全表達出來,加上信息傳遞不暢,導致施工設計圖并未得到深化就轉換為施工方案,造成很多施工問題難以在施工圖中預先明確,在設計中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從而導致設計變更或返工,資源浪費和造價增漲嚴重。
綠色建筑工程管理概念及特點進行環保施工一定要注意不能影響建筑本身的質量,然后盡可能地采用綠色的環保技術進行施工,保證綠色環保施工,不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對綠色環保的建筑工程進行分析和管理,保證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實際的探討再提出解決方案。不僅如此,還要對員工進行專業培訓,保證員工具有合格的專業技能,確保能夠順利地進行施工。由于我國在發展初期為了經濟而舍棄了環境,現在經濟有所發展,就要重視環境保護,否則將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后果。如果不重視生態環境問題,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會制約到后期的經濟發展,所以在進行綠色施工時,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建設體系,對現有的制度進行合理改良,同時員工應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并能合理選擇綠色材料來進行綠色施工,這樣就能對我國的環境進行保護和改善。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特點表現在三方面。一是社會化?,F階段節能減排的效果主要受材料和設施兩個因素影響。而綠色施工更加注重對環境的保護,更加注重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管理。二是制度化。綠色施工在管理過程中十分注重發揮制度的價值,比如在進行設計時會制定科學、規范的機制;在保護環境和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時會設立嚴格標準,保障綠色施工可以更加順利、安全的進行,降低對環境的傷害。三是數據化。數據化在綠色施工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工作人員在綠色施工管理過程中結合數據分析,從而找到施工最優解,將整個施工采用理性化的方式進行分析,從而提升施工水平。
通過開展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可為工程建設帶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環保觀念顯著增強,對生活環境的保護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是和當今時代主流價值觀念相契合的理念。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將綠色管理理念引入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有助于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減少非必要的資源浪費現象,有效降低工程施工對周邊環境產生的污染。綠色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構建可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濟利潤,能夠使其獲得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綠色管理理念能夠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過大的污染和破壞,與我國可持續發展方針一致。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引入綠色管理手段,能夠優化企業的工程管理模式,實現管理手段的更新和改進,提升管理的整體效果。
施工圖表示工程項目的總體布局,建筑物外部形狀、內部設置、結構構造、材料做法及施工工藝所要求的圖樣,涉及建筑設計、結構、給排水、采暖通風及電氣等各專業內容。建筑施工圖設計是一種具有綜合性要求的設計工作,一份詳細、完善的施工圖紙,每一張都是有用的,是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圖預算的重要技術文件,比如,基于建筑項目的施工圖設計是以結構設計、功能要求、美學要求、環保要求及經濟要求為依據,設計目標是使應用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并用方案設計、結構分析、構件及施工圖繪制而體現項目整體設計的主題思想。施工圖的設計過程要保證達到可靠性和穩定性的基本要求,這樣才能使結構設計的計算內容得到充分體現。同時,設計中不僅要貫徹設計標準規范,而且應注入設計者的主觀先進理念,綜合考慮各專業間的配合。比如,目前國家對于節能和防火設計的要求較高,設計人員需要準確及時地了解消防新舊規范的銜接,詳細透徹地了解技術發展更新內容,這樣才能將防火分區、疏散通道等在設計圖上詳細地體現出來。
在具體的構建過程當中,需要注意有關保溫材料所具有的計算厚度取值規定,需要得到更加規范化的構建,如果為民用建筑,則需要充分的依照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進行有效的構建,相應的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以及具體的修正系數需要予以更加正確化的填寫,需要使其能夠與國家標準以及審計標準進行詳細的符合,在進行能源計算的過程當中,不可應用材料、廠家所提供的各類數據需要進行實際的計算,以及工程試驗,以此確保其材料在構建過程當中,所具有的材料性能能夠滿足相應的標準設計人員。在進行高層圖紙的設計過程當中,往往會將分戶墻以及相應的非采暖隔墻與采暖隔墻全部依照相應的方式構建到內墻建筑材料的計算過程當中。然而在構建過程當中,部分墻體其一部分為混凝土墻體,如果按照相應的測算方式將與實際圖紙不符。因此,計算書在構建過程當中需要盡可能的詳細化的構建,防止存在漏項的問題。
建筑的自然通風在構建過程當中能夠進一步使建筑所具有的室內空氣環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能夠使室內所具有的溫差得到綜合性的調節,使建筑在構建中所具備的節能性得以大幅度的提升,在進行綠色建筑施工圖紙的構建及設計過程當中,相應的設計人員需要充分地確保外窗在構建過程當中所具有的可開面積能夠與公共建筑節能標準中所要求的不少于30%予以符合。此外,在進行透明幕墻的構建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的對可開啟部分進行詳細的標注,并且需要對通風換氣裝置進行詳細的標注,設計人員在具體的構建過程當中,需要對建筑所擁有的自然通風設計進行綜合性的注重,在設計過程當中,需要對各類數據予以明確,切忌在構建過程當中以籠統的形式進行表達。
綠色建筑施工圖中設置建筑節能設計、節水設計、節地設計、節材設計等綠色建筑設計專篇,相關設計人員必須進行完善,施工圖文件要寫明項目擬執行的綠色建筑設計相關標準等級,并及時修改施工圖中不符合綠色建筑等級相對應的設計,以此達到工程設計與施工相統一的要求。因此,基于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從場地規劃與室外環境、環評報告結論、建筑布局、交通組織與公共設施、室內外環境、建筑節能等方面的施工技術措施與材料應用均在施工圖設計中予以體現,注重使用具有節能、減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環特征的建材產品,綠色建筑施工時按施工圖設計文件及有關規范要求來選取材料,因此在全生命周期內可減少對資源的消耗、減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2019 年版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對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項目分別增加了如圍護結構熱工或空調負荷優化、嚴寒和寒冷地區住宅項目外窗傳熱系數、節水器具、住宅建筑隔聲、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和外窗氣密性等強制性的技術要求,因此在施工圖設計時,要針對相關構造節點以詳圖和圖集來進行說明。但要注意,對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只在計算書中注明,而并不在設計圖中注明。此外,在綠色建筑運營管理中,應對施工圖設計文件與綠色建筑有關指標及施工技術措施進行監控,出現異常情況要報設計單位予以整改。
總之,綠色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設對于我國當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現階段我國綠色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設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未嚴格落實工程管理的相關工作,在工程管理過程中還存在政策法規體系不完善、綠色環保意識薄弱、管理思路落后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施工的立法保障體系,提高施工隊伍的綠色環保意識,改進和創新管理思路,適當加大技術管理力度,積極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最大化提升綠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推進綠色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