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芳芳
(吉林省騰翼安全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吉林 松原 138000)
從國內石油企業發展現狀來看,對化工工藝設備的需求量是較大的,設備類型眾多,而且呈現出明顯的復雜性。展開化工生產時,對生產工藝、生產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有些操作必須要在高壓、高溫的環境中完成,這就要保證設備設施能夠滿足實際需要,如此方可使得生產順利展開。石油化工工藝設備必然要和介質直接接觸,而且這些介質呈現出特殊性,比方說,有些介質是易燃易爆的,有些可能產生較大的毒害作用,有些則是腐蝕性較強的,這就要求石油化工設備必須要滿足實際需要,能夠擁有良好的抵御能力,如此方可使得自身的運行更為穩定、安全。只有設備設施的性能大幅提升,后續生產方可順利展開,如此一來,石油企業能夠保持穩健發展,進而帶來更為理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國內石油企業對化工工藝設備的需求是較大的,而且設備類型較多,常見的有八類,具體來說,其一是反應設備,這類設備指向的是塔式反應器、固定床反應器、流化床反應器等;其二是塔器,即波紋填料塔、階梯環塔、格柵塔、環矩銨塔等;其三是冷換設備,即管殼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板殼式換熱器、鼓風式冷卻器、引風式冷卻器等;其四是機泵,即往復式壓縮機、滑片式壓縮機、螺桿式壓縮機、離心式油泵、旋渦式油泵等;其五是儲罐,即臥式石油化工儲罐、立式石油化工儲罐等;其六是爐類設備,即加熱爐、轉化爐、裂化爐等;其七是儀表,即自動控制儀表、在線分析儀表等,其八是專用機械,即真空過濾機、抽絲機、紡絲機等。
由于石油化工的生產操作繁雜,使用的產品和原料大部分都易燃易爆,而且它們還有腐蝕性和毒害性,在生產時還有高壓、高溫和深冷的特性,所以,在化工行業中,石油化工火災危險率比其他行業還要高。在檢修石化工藝設備時,如對設備里的易燃易爆物品進行間接或直接的觸碰,則會提升火災危險率,不按規定操作或稍不留神就會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出現可燃物質沒有被安全存放的原因又較多,比如:需要檢修的設備的管道閥門開關的問題,石油化工企業沒有根據相關的要求,對其進行隔離,安置盲板,這樣則會導致可燃物質出現泄漏,進而造成火災發生;高溫氣候,企業對于設備沒有進行降溫作業,導致設備在生產的過程中出現熱量增加的情況,這樣一旦遇到冷空氣,則會導致設備的管道出現變形的現象,甚至破裂下造成可燃物質泄漏;在維修檢測生產設備的過程中,維修人員需要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清理,這樣則可以將設備中殘存的易燃液體氣體清除,可多數情況下,工作人員對于設備內部的易燃液體都沒有做好全面的清理工作,從而導致易燃液體影響設備的運用;對于清理后的易燃物質沒有根據要求放置在安全的位置。根據對上述可燃物質管理與控制的現狀分析,可知,目前我國石油化工企業在發展和生產的過程中要想做到可持續發展,仍需不斷的改進,對石油生產環境進行嚴格的監管和掌控,否則,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則會影響經濟的創設以及人們的生命健康。
石化工藝設備檢修工作較為復雜,對于檢修人員的專業素質、綜合技能、責任意識以及安全意識等要求較高,需要確保檢修人員各項過硬,以安全順利地開展檢修工作。但就實際情況來看,當前石化工藝設備檢修過程中現有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薄弱,并未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自身技術水平有限,安全問題處理能力不足,甚至在實際檢修工作中違反紀律、違章違規操作等,這些問題若得不到及時有效地解決,就無法保證石化工藝設備檢修的規范化,甚至極易引發火災事故。
就石油化工生產的現實情況來看,設備運轉過程中往往會揮發出部分氣體,若氣體與點火源相遇,極易引發火災事故,比如部分設備為金屬材質,在設備運轉過程中存在摩擦,極易產生火花、靜電,甚至明火,也有可能導致物體溫度升高,甚至產生化學反應等。若現場作業過程中有部分工作人員吸煙、或汽車尾氣排放管中并未依照規定加入防火帽等,極易導致明火源出現,進而導致石油化工生產現場出現火災事故。在石化工藝設備檢修階段,往往會使用到不同類型的檢修工具,包括電焊、氧乙炔切割、等離子等,此類檢修工具對操作的規范性存在較高要求,如果相關檢修工作人員并未嚴格依照規定開展檢修作業,出現實際檢修范圍超出規定區域、檢修工具使用不規范、防火措施不到位等情況,這些都會嚴重影響設備檢修操作的規范化,為安全生產埋下巨大隱患,再加上現場監督管理不到位,難以有效控制安全風險,極易引發火災事故。
石油生產設備是影響石油生產的因素之一,對于生產設備的控制,石油化工企業也有一定的標準,為了保證石油的生產處于安全的狀態,石油化工企業需要定期對生產設備進行檢修,要根據不同類型的生產設備的型號運用相對應的檢修方法,這樣則可以確保檢修過程符合要求,將問題縮小,否則,檢修過程沒有達到標準,則會導致石油在生產過程中的設備故障,進而造成嚴重的火災。因此,為了避免火災,本文就石油化工工藝設備檢修過程中火災事故產生的原因展開相關的探討,并提出相對應的措施。
在生產石油之前,相關的管理人員必須要在生產現場進行全面的排查工作,對生產現場存在的可燃物質要及時進行清理,在這樣則可以在生產石油時將危險降低,與此同時,在檢修的過程中,必須要對設備進行安全檢測,并嚴格遵循相關的檢修方案,并做好相應的火災預防措施,檢修人員也應根據實際情況,提前做好預防火災的措施,這樣才能消除潛在的危險因素,在檢修的過程中,積極處理問題,安全檢修,提升檢修質量。
安全培訓是降低火災等安全事故發生率的有效措施,這也被認為是內部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為了能夠達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在檢修過程中應該通過人員培訓的方法深化全體工作人員對安全生產的理解,最終合理運用各種工程技術手段,幫助企業在石化工藝設備檢修中降低火災的發生。有研究認為,在安全生產中通過落實安全管理條例應該主動與安全生產技術相結合,關注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確定,確保安全生產信息的有效性,最終全體降低安全事件發生率。所以在人員培訓過程中需要結合已經發生的石化工藝設備檢修的安全問題進行宣教,介紹石化設備檢修火災現象的發生原因,加深全體工作人員的理解。同時應積極強化全體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要求所有檢修過程必須要堅持“安全第一”的目標,規范檢修過程的相關操作,促使工作人員在檢修過程中能夠明確安全的生產理念,全面杜絕消防事件發生。
為降低火災事故的影響,在石油化工工藝設備檢修過程前應該掌握各類常見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確保在火災隱患發生時能夠及時處理,將火災隱患控制在萌芽狀態。同時針對以往工作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需要做第二次檢查,從設備安全、環境以及操作方案等幾方面入手進行安全檢查,對于潛在的火災安全隱患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并在檢修過程中主動預防火災風險的發生。在消防安全環境檢查中也應該關注各類安全隱患問題,對于日常生產中經常出現的操作失誤以及發生頻率較大的事故源頭,重點檢查,實現專項控制。而在火災事件發生之后,將會對石油化工的生產過程產生影響,并威脅工作人員的安全,所以在火災風險控制過程中必須要主動轉變思維觀念,強化火災風險控制。例如在火災發生前能夠落實嚴格的風險預案,做好各類安全事件的檢查工作,增強全體工作人員的自救與逃生能力,做好知識宣傳,并組織工作人員參與到消防安全防護中。
(1)增強檢修停車的安全性。根據預定好的停車計劃停車,在操作排壓時,要放慢速度,在壓力沒有排盡前,不能隨意拆動設備。管道和設備里的物料要倒盡、抽干凈,并把排出的物品放到指定的安全區域或者對其進行安全處理。降量、降溫速度要按照工藝的標準執行,預防高溫設備發生損壞、變形等安全事故。(2)采取工藝措施,清除危險物料。設備在停車以后,操作人員務必及時解除其危險成分,使裝備恢復到正常使用狀態,例如常溫、無害、無毒、常壓、無易燃易爆才能進行檢修。(3)嚴格規范動火審批制度,只要是在禁火范圍內進行切割和焊接工作或使用砂輪、噴燈、電鉆等工具進行作業時,就很可能會產生火花和熾熱表面,所以必須要有“動火安全作業證”,把滅火和防火的應急預案落實到位,要把消防設施實施到位,要經過嚴格的審核檢查,在簽字批準以后,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開工動火。
保障消防安全,消防設備必不可少,只有加強落實消防設備的檢修工作,提高消防設備的維修水平,才能有效的保障消防安全工作的效果,可以通過制定科學的設備檢修方案,定期做好消防設備的全面檢查。具體來說:其一,對于安全監控設備,在采購的時候,必須準備好互相匹配的備件,這樣一來,安全監控設備一旦發生故障,可以第一時間完成更換,提高安全監控設備應用的效能。其二,加強對消防設備的質量檢查。就目前來看,大多消防設備出現安全隱患,都是因為長時間擱置,導致部分部件受潮、生銹,這類問題不僅影響消防設備性能的正常發揮,還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的影響。其三,對于其他安防設備,必須嚴格按照具體的規章制度做好質量檢查和檢驗,如果條件允許,必須邀請專業的人士參與到設備的全面檢修和管理過程中來,避免意外問題的發生。
總而言之,石化工藝設備檢修過程較為復雜,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在石化工藝設備檢修過程中需要嚴格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嚴格遵守檢修安全操作規程,在操作現場實施嚴格的安全檢查,保證檢修過程的規范化,有效地防范火災事故的發生。即便突發火災事故,也能夠采取應急處理措施,防范事態擴大,從而為石油化工生產的安全有序推進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