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佳莉
(中共白城市委黨校,吉林 白城 137000)
目前,城市在展開基層黨建工作時,依然面臨一些問題,尤其對于社區治理以及服務來說,其是基層黨建貫徹落實的重要路徑,但是往往一部分城市社區在展開黨建服務工作時,存在流于形式、應付了事等現象,這也使得基層黨支部的“抓手”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城市社區是當前社會治理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所涉及的基本單元,可以將其看作是當前國家黨建工作開展的“細胞”,想要使“細胞”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應該注意對細胞的各項功能進行完善。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建設發展,城市社區承載了社會治理、社會建設以及基層黨建等多項職責,想要實現對社區的有效治理往往會涉及多個方面。在進入新時代之后,社區治理工作的開展更為強調社區主體的多元化以及法治化,從而形成更為完善的社區治理結構。今后,應該秉持著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則來為社區治理以及服務工作的開展確定基本方向。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我國城市社區的黨建工作性質并不明顯,這與基層黨建在城市社區中的貫徹不完全有直接關系,進而導致了社區管理以及服務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存在內在動力不足的現象,也沒有有效激發社區內部成員自身的服務意識[1]。整體來看,當前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以及服務創新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依然體現出了一些問題,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社區治理以及服務工作質量沒有得到持續性提升,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當前,有一部分黨員干部往往對基層黨建工作的熱情不高,認為基層黨建屬于黨建工作中的“雞肋”,在實際展開基層黨建工作時往往會遇到多種阻礙,例如群眾阻礙、制度阻礙等等,也正是因為這種思想的普遍存在,使得很多城市社區的基層黨建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往往流于形式,這也導致了轄區內部基層黨組織結構相對松散,不利于各項政策的有效落實執行。一部分城市社區在展開社區治理工作時,往往對治理與辯證關系的認知不足,這也使得其在風險承擔方面的責任意識較差,同時也不能對當前治理與服務風險進行科學管理。
對于部分城市社區來說,在展開社區組織服務工作時,往往在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等方面的儲備較為有限,這也就導致其自身各項功能性沒有得到有效發揮。例如,一部分社區辦公區域的服務設施配置較為有限,并且存在行政化嚴重的現象,這也直接導致了社區內部干部力量單薄、待遇不高等情況出現。隨著我國城市社區的不斷發展,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是依然有很多社區黨支部方面并沒有設定辦公場所,并且很多社區黨支部書記年齡較大,治理以及服務觀念較為傳統,并且其自身工作熱情不高,這都使得社區的基層黨建堡壘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2]。
在以城市社區為基礎開展基層黨建工作時,往往存在黨建形式較為單一的情況存在,這也使得社區治理以及服務的開展效果受到了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例如,當前很多社區治理工作的開展是以法制化以及協商共治的理念為基礎,這也使得其工作模式有了很大轉變,但是社區方面在短時間之內往往缺乏對相關制度以及理念的適應能力,這使得新型工作模式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對于基層黨建引領下的社區治理以及服務工作來說,在實際展開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充分發揮自身基層黨組織治理、協調以及服務作用,保證黨的領導地位可以得到有效突顯。同時,社區方面還應該注意對當前社會發展實際情況有具體了解,運用新的控制方式,以網格化管理模式為主,以此來實現對社區自治以及善治理念的有效落實,通過這種方式的應用可以充分發揮出社區的“掌舵作用”。在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應該以社會化服務為基本方向,進一步深化區域化黨建工作,構建起黨建聯合體制[3]。并且,還應該注意打造基層共治、共享平臺,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對多元化資源的有效整合。例如,對于當前的社區黨支部來說,應該注意與企業黨組織下派指導員構建起聯動關系,規范黨組織內部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同時,還應該注意通過加強黨建聯盟綜合體的方式來對現有社區資源進行利用,從而形成相應的“資源供應鏈”,將資源與需求進行有效對接,這也使得社區收集群眾問題、接待群眾以及服務群眾方面的工作品質得到了有效優化[4]。
對于城市社區來說,強化其政治引領地位非常重要,自從黨的十八大會議以來,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得到持續性完善,更為強調以群眾的實際需求為根本,保證黨建工作的開展始終站在群眾角度來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今后,應該注意進一步加大社區組織建設的強化力度,通過這種方式來拓展社區服務載體功能性,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注意合理設置具有代表性的服務崗位。在開展黨員進社區活動時,應該注意對網格化管理以及組團式服務理念進行有效落實,尤其要培養擁有一技之長的在職黨員,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在職黨員雙重管理工作的開展;其次,注意引入黨員積分制[5]。要將積分作為黨員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黨員志愿服務的開展,尤其要發揮出黨員志愿服務在社區服務中的“先鋒代表”作用;最后,注意發展各類社區自主組織。社區自主組織的建設以及發展是構建人際關系良好、信任程度高的和諧社區的關鍵。今后,應該注意充分挖掘文體骨干,定期開展相應的文體競賽以及競演等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社區內部群眾之間的凝聚力,這也是促進居民參與其中的關鍵,同時也為社區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6]。
對于社區黨組織來說,應該意識到社區治理以及服務工作的必要性,其中社區自我服務功能的逐步完善非常重要。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社區新型經濟組織以及社會組織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尤其社區人員的組成情況有了明顯改變,這也使得社區內部成員的思想組成更為復雜,呈現出了多樣化特點。并且,社區內部人員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這就需要社區方面在展開黨建工作時加強自身建設,從而推動社區治理以及服務工作的有效開展。具體來說,應該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首先,創新社區黨組織設置形式。對于社區基層黨組織來說,應該以“便于黨員管理”以及“便于服務居民”為基本原則,從而促進黨組織基本結構的不斷完善[7]。同時,還應該注意建立起黨員中心、黨員責任區等等組織,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城市社區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無死角”;其次,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對于基層黨建工作來說,想要保證其開展取得良好效果,應該注意對領導干部進行培養,保證其專業素質逐步提升,從而構建起優質社區領導班子。同時,還應該加大對“一肩挑”理念的推行力度,社區居委會主任應該充分意識到自身肩上的重要責任,這就需要基層黨組織方面積極探索出更為適宜的社區黨務工作機制,通過這種方來指導基層黨組織干部開展黨建工作。還應該切實開展社區干部培訓工作,將最新的管理理念以及黨建機制落實到黨員干部群體中,從而使得黨員干部領導班子在實際開展黨建工作時,可以使自身的指導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最后,注意強化當前社區黨建工作保障。在社區內部對基層黨建工作進行落實時,想要保證其取得良好效果,應該注意通過層層管控的方式來對各項黨建工作職責進行落實,設定專門的會議場所,保證群眾服務工作有人重視、有人響應。此外,還應該注意進一步強化社區自身的引導服務功能,建立起更為健全的基層黨組織領導體制,保證其領導工作的開展更加具有活力以及生機。服務引導主要是突出居民自治,這就需要當地的黨委政府為社區活動以及服務開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將原有政府單一治理職能向服務與質量相結合的方向轉變。
總而言之,對于城市社區來說,在當前黨建理念引導之下開展社區治理以及服務創新時,應該明確以往治理以及服務理念中存在的缺陷,積極將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融入社區基層黨建工作中,通過這種方式構建起聯動服務窗口,從而對當前社區黨建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分析。同時,還要注意幫助社會去成員適應當前社會環境,并且積極融入社會環境中,這樣才能使黨建工作的開展獲得社區成員認可。今后,社區黨組織應該向民主化以及區域化的管理方向進行轉變,從而更好地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對于黨組織建設的各項要求,同時也促進了社區各項治理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