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蓓
(六盤水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六盤水 553000)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新要求的不斷推進,我國迎來了全新的教育時代,學前教育作為培養幼兒社會認知、學習意識與思維多元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重視亦在不斷提升。學前音樂教學作為培養幼兒藝術思維與音樂認知的重要途徑,已經成為當前幼兒教育中的重要課程。在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加強對音樂教學形式的革新與優化,已經成為當前全新教育時代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隨著我國全新教育時代的來臨,為了充分迎合時代的發展,我國對教育事業的改革從未中斷,學前教育事業亦是如此。在傳統的學前教育活動中主要分為兩種方式,其一是保姆式教學,其教學目標在于幼兒在幼兒園中主要不發生安全事故,就意味著教育責任已經完成,該種幼兒教學形式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性要求相對較低,只要有責任心與愛心幾乎就能勝任。其二是小學化教學,在學前教育階段傳授幼兒一些簡單的小學一年級知識,如:簡單的加減法、拼音教學、字母單詞教學等等。該種模式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性要求較保姆式教學相對較高,教師要有最基本的教育經驗。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國民素質整體水平亦在不斷地提升,幼兒教育模式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由傳統的保姆式、小學化學前教育形式逐漸轉化為對幼兒綜合素質水平的培養,如:思維培養、認知培養、藝術感知培養等等。隨之而來的是對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能力要求亦在逐漸提升。因此,為了充分滿足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發展需求,實現對現代幼兒全方位培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對已有的教學形式亦在進行不斷的優化與革新。而音樂教學作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對音樂教學的改革是滿足當前學前教育領域發展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隨著社會大眾對教育的重視不斷提升,高學歷、高技能已經成為當代學生立足社會的根本,加強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活動的改革,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為我國未來學前教育事業儲備專業性人才的同時,為學生日后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石。
隨著全新教育時代的到來,高職院校已經成為我國當前培養專業性人才的重要途徑。想要為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培養專業性技術人才,首先應當加強對學生自身綜合素養的培養,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則是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重要課程之一。然而在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音樂、樂器可謂是零基礎,僅有一小部分學生學習過鋼琴等一些樂器,而其水平亦僅停留在基礎階段,進而導致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學改革造成一定的困難。
幼兒的音樂課程主要是利用音樂的形式促進幼兒的多元思維的發展,在幼兒教學活動中合理開設音樂課程,不僅能夠讓幼兒充分體會到音樂所帶來的快感,同時能夠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為幼兒人格的全方位發展奠定基石。因此,對幼兒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并不是幼兒教育的一時之需,而是促進幼兒良性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想要切實發揮幼兒音樂教育在幼兒健康成長中的積極作用,首先作為學前教育者應當具備專業的音樂功底與專業的音樂教學水平,同時還應當具備一定的音樂表演天賦,在此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對音樂教學的改革,提升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質效已經成為滿足新形勢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舉措。然而據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學現狀分析,當前的音樂教學活動還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在現階段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活動中,部分學校的音樂課程還停留在初始狀態,其課程目標設定不夠明確,缺乏對學生音樂素養的針對性培養,進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發展導向存在一定的偏差,對音樂知識的掌握亦是較為模糊,這樣既無法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對幼兒教師的專業需求,同時制約學生在學前教育領域的良性發展。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模式選擇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不僅影響其專業教學水平,同時會對學生日后步入工作崗位后的事業發展有影響。在此背景下,高職教師想要切實提升學前專業的音樂課程教學質效,首先應當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的專業學習需求進行分析,找到合理的切入點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然而在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活動中,大部分音樂專業教學形式仍然是以傳統機械式灌輸教學為主,學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缺少有效的互動,再加之部分學生的音樂基礎層次相對較差,進而導致學生對音樂課程學習亦是興致寥寥,影響其學習質效。
在新形勢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音樂教學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全方位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提高對學生之間音樂基礎層次差距的重視,對現有的音樂教學形式進行不斷革新,積極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為學生創設多元化音樂教學活動,重點提高學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互動環節,并在課堂互動活動中,對學生的音樂基礎進行全面分析,結合學生的優勢與薄弱之處,對現有的音樂教學形式進行不斷調整與改進,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借助線上教學平臺的優勢條件,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推送相關的學習資料,培養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能夠主動開展對音樂知識的探索與學習,不斷縮短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而實現整體教學質效的有效提升。
音樂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核心導向。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互動中,應當充分結合教育新形勢背景下,對幼兒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實際需求,制定明確的音樂教學目標,在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讓學生能夠以社會需求為依據,積極開展學前專業音樂教育專業化學習,為學生日后的良性發展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應當結合當前學前教育領域對專業性人才實際需求,對現有的音樂教學形式進行不斷的革新,重點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方位培養,為國家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專業能力強、綜合能力俱佳學前教育人才。
想要切實實現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形式的改革,教師首先應當對現有的音樂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整合,著重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在教育新形勢背景下,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當積極引進先進的音樂教育理念,充分發掘課內外音樂教學資源,對現有的音樂教學形式進行不斷革新,擴充學生的音樂知識層面,拓展其知識范圍,在滿足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讓學生在音樂課程中,能夠有更豐富的選擇性,充分實現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培養,為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培養專業性、技術性俱佳的全能型人才。
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主要是我國新一代的幼兒,隨著國民素質水平的整體提升,社會大眾對幼兒教育的重視亦在不斷提高,對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性與素質水平的要求亦在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傳授專業性音樂知識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應當將職業素養與音樂教學知識進行深度融合,讓學生在探索音樂知識,提升自身音樂素養的同時,能夠積極學習高效的幼兒音樂教學形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實踐教學活動,積極開展與幼兒教育機構開展合作,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實踐學習,讓學生通過專業幼兒教師的音樂教學形式結合自己所學習的專業知識,能夠深切感受幼兒教育事業的特點以及與其他職業在本質上的區別,充分意識到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所肩負的教育使命,讓學生在汲取音樂知識的同時,實現對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培養,提升學生未來同行業領域中的競爭優勢,為學生日后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石。
在傳統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活動中,其主要教學內容是以鋼琴與聲樂為主,然而在新形式背景下,幼兒的發展已逐漸呈現多元化發展模式,對幼兒教師的藝術素養要求已呈現多樣化發展。如:在當前部分學前教育機構開設非洲鼓、架子鼓、吉他等多種形式的音樂類課程。因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亦應當進行積極革新,不斷豐富音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完成主要基礎類音樂教學活動的同時,能夠根據自身的喜好以及音樂能力水平有選擇性地開展一些對其他類型的音樂知識、樂器等多方面的學習,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為我國未來學前教育領域培養高才藝、高素質、高水平的幼兒教育工作者,為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力量。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背景下,社會大眾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正在不斷提升,對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質水平要求亦在逐漸提高。高職院校作為我國社會發展專業性人才的孵化地,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充分提高對學生專業素質水平的重視,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對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實際需求,制定明確的音樂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多元化音樂教學形式,在強化基礎音樂教學的同時,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揮需求,重點提升學生在同行業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同時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