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斌
(南昌市第二中學,江西 南昌 330013)
智慧課堂和傳統課堂不同,主要是樹立互聯網+思維,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形式,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資源。通過高中生物智慧課堂搭建教師運用科學設備能夠將生物學習信息有效展現,然后凸顯個性化教學特征。另外結合電子教材和豐富資源有效推送給學生,學生在把握互聯網平臺介入智慧課堂優勢,有效提升學習綜合能力。所以,必須把信息化互聯網+思維有效滲透到生物課堂領域之中,讓學生更好地在課程改革下實現自我發展。
高中生物智慧課堂打造具有一定的價值和作用,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十分有利的。生物課堂實施當中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思維習慣,以科學態度提升終身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物理課程從本質上來說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學科,在與傳統課堂對比,智慧課堂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由此展現出以下優勢:
第一,智慧課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帶來虛實結合的學習情境。因為教師可以通過仿真技術和云平臺的打造為學生傳輸多樣化學習資源。學生在平臺載體上分析所學習內容,接收豐富的學習資源,以此將符合實際生活的內容有效把握。然后在生動的情景之下提升了知識學習的認識和理解。另外,就需要教師掌握相應的技術手段,能夠熟練地運用智慧課堂打造形式,這樣才可以為學生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服務。
第二,智慧課堂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擁有互動的機會,而且以嶄新的互動形式為著力點,讓師生之間的討論更加激烈。這是在互聯網+視域下保證智慧課堂更加高效和活躍的關鍵。教師會按照網絡學習反饋、預習資源呈現以及學習質量檢測等形式為主,針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習題評價和評估,由此形成大數據分析模式,根據不同學生在生物學習之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形成相應的研究和探討。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獲得了更加深入的互動、彼此相互了解,更好的形成和諧的關系。
第三,智慧課堂以智慧教育理念為根基,能夠讓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習知識和形成智慧。比如,可以在打造新穎的教學體系和內容當中,讓學生的思維變得十分活躍,由此鍛煉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然后在感悟學科智慧的情況下結合生物課程標準,更好地形成互動型學習模式。在把握差異化教學載體當中將學生中心地位更好落實。最終以合理的因材施教教學體系,讓學生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也在提升學生探究素養和學習質量之下更好的落實智慧課堂的穩定實施。
總之,智慧課堂必須通過現代教學技術以及互聯網+載體,為學生提供個性化、交互性的學習環境,以此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讓多元智慧人才更好的處于新型課堂中。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涌現出很多的問題和不足,這需要教師改進和重點關注。比如,課堂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難以對學生生物知識學習能力和素養進行提高。而且學生沒有凸顯自我主體地位的機會,陷入不良學習情境中。同時,教學形式單一和枯燥的情況下,讓學生難以收獲精彩的學習體驗。教師搭建教學活動缺乏,沒有結合現代教學理論實施教學,而且缺少對生物課堂內容的升級。缺少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運用,這讓學生的學習不夠靈活,難以提升綜合應用能力。所以,結合學生生物學習存在的不足進行解決,將智慧課堂穩定落實。
智慧課堂將教育領域有效打造,而且是對教育的升華。信息化時代發展之下,教師通過互聯網+教育模式引領生物課堂教學的創新和完善,以智慧教育為出發點將課堂教學有效革新。與此同時,在深度的完善知識與技術融合之下,實現高中生物課堂的穩定實施。通過智慧課堂能夠讓學生處于良好學習環境,不斷地提高創造能力、思維能力之下,讓學生以嶄新的視角認真透徹的挖掘高中生物學習本質。由此,拓寬知識視野、提高學習綜合能力。
教師要通過智慧課堂推送教學資源,把課程學習標準和考綱要求傳輸到學習平臺上,然后按照教學內容和具體學習情況制定預習資料,主要涵蓋課件、微課、視頻等內容,之后借助智慧課堂平臺讓學生擁有預習任務。比如,針對《細胞的增殖》課程教學時,在預習資料準備階段教師可以把關于細胞周期、有絲分裂過程等知識點展現出來,以打造微課視頻為主,讓學生能夠在智慧課堂預習當中著手于重點和難點的理解。教師推送內容展現之下,學生通過平板預習,將所存在的問題有效標注,也可以在班級群組中開展討論,把關于“細胞的增殖”方面的疑問和見解展現出來。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網絡上與“細胞的增殖”相關的研究內容。在分享鏈接之下讓學生的視野得以拓寬,最終在針對預習資料實行任務檢測之下,學生在完成預習之后可以進行檢測。教師能夠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把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加強分析管理之下,把握每一個學生在“細胞的增殖”學習之中遇到的問題,加強統計結果的分析和歸納。在結合學生具體學習情況之下,提出進一步的課堂教學設計模式[1]。
智慧課堂實施當中教師把握學生預習情況,然后做好相應的導入。比如,在開展《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學過程中,為了渲染課堂氛圍,教師首先把聲音與圖像緊密結合,將之前學習的《真核細胞分裂形式》內容展現出來,讓學生進行問題探討,關注“果蠅體細胞和配子中染色體有什么區別”。問題呈現之下做好課堂的有效引入和探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預習結果借助拍照的形式上傳,教師接收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可以通過預習成果的展示,圍繞課程的知識點分享學習體會,也可以抓住學習任務將學習難點呈現出來。在步入到課前實施階段,教師與學生評價學生的預習完成情況,由此加強生生交流、師生互動的效果,保證學生創造思維和問題整合能力得到提高。為了讓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得到良好的測試,教師可以為學生帶來不同難度的探究問題,以此通過現代教學技術展現,學生在以小組合作為模式之下開展探究。比如,教師通過減數分裂的概念填空習題搭建入手,讓學生進行相應的知識把握。隨之借助現代教學技術將“哺乳動物精子形成的過程”示意圖呈現出來,將減數分裂內容體現,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減數分裂過程”的介紹和分析。在這些學習任務和探究問題呈現之下,學生以探究活動為基礎,實現平板互動功能的運用。在面對面交流之外,也可以借助討論功能參與到平臺當中的課堂討論環節上。這一環節之下,教師就可以把握每一個小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任務開展情況,適當的調整教學引導步伐,及時了解學生參與學習的狀態。這樣的情況下,在教學探究以及教學策略研討方面擁有一定的準備和參照,實現高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改進。自主探究環節之中針對難以突破的問題,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研究,學生把問題標記在平板上并將其移至筆記庫當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教師實時跟蹤,也可以在適當的講解引導之下深度探究。學生完成探究活動之后,按照小組活動探究要求把成果通過平板傳輸給教師,以多媒體展示為基礎更好的實時評價。在制定課堂測驗之下學生把自己的答案傳輸給教師,教師將學生測驗的結果以大數據分析形式展現為主,并針對學生存在的錯誤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2]。在數據分析當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接受教師針對性指導,也可以關注自己作業完成情況。由此加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保證智慧課堂更加穩定的運轉。
高中生物智慧課堂搭建當中教學評價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以新興信息技術作為載體能夠將線上與線下緊密結合。在此過程中實時動態性分析和診斷,然后將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情況有效評價和反饋。在智慧課堂教學評價當中會保證課堂評價具有一定的參照,也將評價實現合理運轉。所以教師在完成高中生物《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內容教學之后,可以結合移動平臺關注學生預習情況以及課中隨堂檢驗的情況,進行數據分析之后把握學生課堂表現、給予學生觀察。在全面性分析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情況下,保證教學評價反饋具有動態性。教師落實動態化分析處理模式,可以為學生帶來個性化課后檢測,學生借助智能在線檢測體系做好檢測環節,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以及課堂表現提供不同輔助學習資源[3]。這樣的情況下,已以實行分層評價和資源推送為主,讓不同階段層次的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指引。比如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可以接觸一些知識點比較難的學習資料,通過“1.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2.認同毒品的危害,遠離毒品。”內容推動為主,以此讓學生把握原有知識基礎的情況下開展深層次學習。在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學生層面上,可以推送基礎性的資源內容,從“體溫調節、水鹽調節”資源推送入手,這樣學生在多次練習和分析之下加深生物知識記憶,更好地滿足課程標準學習要求。
通過動態化教學評價以及通過智慧課堂推送針對性學習輔助資料,讓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激發,并不斷的跟隨互聯網+時代腳步,提升生物學習的效果。
綜合以上分析,智慧課堂是高中生物教學工作開展中的一種探索和創新,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把知識學習與新興技術建立融合,由此提升學習的質量和效果,讓生物知識探尋具有智慧化、信息化的特征。與此同時,借助智慧課堂讓學生豐富知識視野,在展現出較強創新思維之下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并帶著十足的求知欲望獨立思考、認真研究。所以,高中生物教師必須結合互聯網+背景對智慧課堂搭建有一個清晰認識,在實踐當中合理地發展智慧課堂,將學生的知識有效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