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呼倫貝爾學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0)
口岸經濟是以口岸為核心、直接或間接依托口岸而存在和發展的跨行業、跨地域、多層次的復合型經濟。口岸經濟發展,對本地和腹地的生產、交通、倉儲、商貿、金融、保險、信息、服務等會起到極大的牽動作用。口岸經濟已成為許多城市崛起的“引擎”,無可置疑地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社會經濟尤其是外向型經濟超常規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靠口岸眾多的優勢。在未來,呼倫貝爾口岸經濟要建設與發展,必需充分認識自身的口岸優勢,利用跨境貨運基地建設及口岸的特色及優勢來發展口岸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1]。因此強化跨境貨運基地建設成為促進呼倫貝爾口岸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跨境貨運基地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對其在促進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帶來了很大挑戰,需要從現實情況出發,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發揮跨境貨運基地建設對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滿洲里口岸是我國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國際口岸,口岸占地1.2平方公里,口岸封閉區分為旅檢區和貨檢區,旅檢通關大樓建筑面積42000 平方米,口岸年通過能力人員1000 萬人次,車輛100 萬輛次,貨物300 萬噸。滿洲里國際公路口岸出口的貨物主要是以蔬菜和水果為主,占總出口貨物的85%;進口的貨物主要是以廢鋼和木材為主,占總進口貨物的90%。滿洲里公路口岸于1998 年投入使用。是我國規模較大的邊境公路口岸,口岸封閉區面積117 萬平方米,已經建成使用的64 萬平方米。其中貨檢區34 萬平方米,年通過能力為200 萬噸。旅檢區30 萬平方米,年通過能力200 萬人次。滿洲里國際鐵路口岸于1901 年開通,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發展歷程,承擔了中俄貿易60%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是我國規模最大、年通過能力最高的鐵路口岸,現年綜合換裝能力3000 萬噸。2013 年9 月正式開通了“蘇滿歐”班列,成為當前運行速度最快(13 天左右)、運輸價格最低,口岸服務最優(3 小時內辦完手續出境)的班列。在“蘇滿歐”班列的帶動下,相繼開通了“中歐”、“湘滿歐”、“鄂滿歐”、“渝滿俄”等班列線路,滿洲里口岸已形成了以“蘇滿歐”班列為代表的100 余條班列路線。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跨境貿易越來越頻繁,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進一步加強,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國際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滿洲里國際公路口岸出口的貨物主要是以蔬菜和水果為主,占總出口貨物的85%;進口的貨物主要是以廢鋼和木材為主,占總進口貨物的90%,其產品貿易所面臨的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憑借資源稟賦優勢,使得國際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帶來的就是成本上漲、利潤收縮,所以對滿洲里口岸跨境貿易帶來了較大威脅,因此也會降低跨境貨運基地建設對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隨著跨境貿易的不斷發展,使得各地區口岸呈現出同質化競爭態勢,進一步降低了跨境貨運基地建設對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比如綏芬河口岸的發展十分迅速也是以木材進口為主,對呼倫貝爾各口岸發展造成了一定威脅,自2001 年12 月26 日,國家林業局、外經貿部、海關總署批準綏芬河為黑龍江省唯一的進口原木加工鋸材出口試點口岸,加工貿易項下的鋸材出口不受配額限制,綏芬河建設外向型木材加工基地的時機更加成熟。隨著轉口貿易和加工貿易的不斷發展,綏芬河國際陸海聯運的物流實現規模化運營,物流的走廊和關節點日趨暢達,進口俄羅斯木材加工復出口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產業格局將更加清晰和廣闊。同質化競爭態勢的不斷加劇使得呼倫貝爾各口岸面臨著巨大壓力,也影響了口岸經濟的發展。
跨境貨運基地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后期的運營管理對資金需求也較高。但當前呼倫貝爾市各貨運基地建設存在明顯的資金不足問題,導致基地建設規模及運行效率受到較大影響[2]。一直以來,呼倫貝爾各口岸跨境貨運基地建設資金來源單一,依賴國家和地方政府投資補助,每年投入口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維持在3000 萬左右,地方配套資金乏力,企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尚未啟動,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口岸建設和發展需要。由于缺乏持續的資金投入導致跨境貨運基地建設水平相對之火,因此對于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隨著全球貿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人才的重要性不斷凸顯。當前,在跨境貨運基地建設及口岸經濟發展中,還缺乏專業化的電子商務人才,進而使得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過程中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持。滿洲里口岸在跨境貿易中,主要是以傳統貿易為主,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缺乏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導致跨境貨運基地建設及運行過程中缺乏專業性和高效性,因此難以有效提升跨境貿易的規模和范圍,其競爭優勢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促進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相對有限。
物流信息化有助于強化跨境貨運基地運行效率和口岸開放程度。當前由于跨境貨運基地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傳統模式導致呼倫貝爾口岸開放程度較低,鐵路口岸只有滿洲里一個,現有開放程度,難以滿足新形勢下沿邊開放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制約與俄蒙重大經貿合作項目的深入開展。滿洲里等口岸缺乏準確的發展定位,仍然是以傳統的物流模式為主,因此導致口岸的功能模式雷同,經濟發展方向一致,各自為戰、無序競爭現象突出,不利于形成口岸發展和沿邊開發開放的整體合力,進而影響了口岸經濟發展。
跨境貿易是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下,跨境貿易成為我國與沿線國家進行全面合作的重要形式和內容。因此政府部門要強化對跨境貨運基地建設的政策支持和引導作用,將貨運基地建設視為帶動地區跨境貿易發展和促進口岸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3]。比如,滿洲里市政府部門要制定專門的跨境貨運基地建設支持政策,并規定在財政、稅收等方面給予必要優惠,以有效降低貨運基地建設和運行的前期成本,使其更好地發揮促進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滿洲里口岸跨境貿易貨運基地要強化對全球市場變化情況的分析和預測能力,尤其是隨著全球政治、經濟、金融等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導致貿易市場需求處于不斷變化態勢,所以要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對全球市場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其未來發展變化進行預測,進而可以科學合理的控制貨運規模并對其運行過程和效率進行控制,以此提升在跨境貿易中的主動權,避免盲目發展造成各方面浪費,進而可以有效提升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的利潤空間。
跨境貿易的不斷發展要求呼倫貝爾各口岸在跨境貨運基地建設方面需要不斷擴大規模并做好運行保障工作,而這些都需要進行持續性的資金投入。所以,要繼續向國家和地方政府爭取建設資金,以根據跨境貿易發展需要擴大跨境貨運基地建設的規模。同時,呼倫貝爾各口岸在進行跨境貨運基地建設和運行過程中,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比如與俄羅斯加強在滿洲里鐵路口岸貨運基地建設方面的合作,以此獲取外資支持,為跨境貨運基地建設提供有效的資金保障,使其可以繼續發揮在促進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呼倫貝爾各口岸跨境貨運基地建設過程中,要轉變傳統的跨境貿易理念,充分認識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性,加強對專業化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和建設,為貨運基地建設提供人才方面的保障[4]。因此各口岸可以對現有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提升其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方面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還可以從外部企業和研究機構中引進一批跨境電子商務人才,以確保跨境貨運基地的穩步建設要運行,進而提升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中跨境電子商務經濟的貢獻度。
在跨境貨運基地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實現對整個基地運行過程中的信息化、智能化,轉變傳統的低效的人工模式,提升跨境貨運基地運行的整體效率,實現對跨境貿易發展的準確定位,進而對呼倫貝爾各口岸的跨境貿易進行科學準確的劃分,進而有效分擔跨境貿易任務。同時,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實現對市場發展的精準把握,提升各相關企業的合作能力,使得各口岸能夠通力合作,提升抗風險能力,以有效推進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的發展。
口岸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口岸城市重要的經濟增長點,而跨境貨運基地承載著跨境貿易的發展,其建設和發展對口岸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本文通過以滿洲里口岸為例,對跨境貨運基地建設在促進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認為可以通過強化政府政策支持、強化市場預測、加大資金投入、進行電商人才建設、實現跨境物流信息化等措施更好地提升跨境貨運基地建設對呼倫貝爾口岸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為地區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