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然
(江西文演演出院線有限責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大型綜藝晚會,是將不同門類、不同體裁的單個表演性節目綜合起來,并由主持人承上啟下串聯節目的復合型舞臺表演形式。文藝晚會在節目安排上要體現類型多樣,因為之所以稱其為“綜藝”。是要求在節目中起碼有三種以上不同類型的節目表演。像春節聯歡晚會,表演類型多達十幾種,如歌曲、舞蹈、小品、戲曲、曲藝、雜技、魔術等。
在綜藝晚會表演中,演員聲情并茂,盡興表演,服飾和燈光舞美絢麗多彩,與日常生活所見所聞形成鮮明對比。舞臺的假定性來自生活而高于生活,也就是說,當演員走上舞臺,往那兒一站,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想象自己處在任何一個環境里,然后從容不迫地開始表演,而觀眾也會十分認后演員的藝術表現。舞臺的假定性是對現實生活的超越,是對現實生活的美的提升。綜藝晚會的迷人魅力正在于激情飛揚,令人如醉如癡,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得到酣暢淋漓的表達。這種舞臺藝術是在燈光舞美的設計中表現,是在話筒的收聲下傳遞,是在服裝、化妝、道具地村托下展現。
一臺綜藝晚會,不論它的技術條件如何先進,也只是一種手段,是完成整臺晚會的前提條件。而真正決定一臺晚會的藝術性的是晚會的形式與內容。形式是晚會的結構與風格,內容是晚會的核心;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務于內容。從綜藝晚會的發展上看,表現形式不斷創新,如主題化、風格化、結構化等;在內容上,各種文藝節目的優劣決定了晚會的成敗。電視文藝晚會的發展也促進了多種文藝表現形式不斷優化,表演水平不斷提高,以滿足觀眾越來越高的欣賞要求。
綜藝晚會應該找到一種文化依托,使晚會不僅有熱熱鬧鬧的外在,更是有思想內容和文化意蘊的藝術創作;不再是多種節目簡單地組合拼接,而是有文化主題貫通,氣韻生動,渾然一體。如值得一提的是中秋晚會,晚會的舞臺通過時空手段,在同輪明月下,仿佛是次歷史的重聚、文化的重聚、詩人的重聚,文化之魂和藝術之韻相得益彰,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實現了高度統一。文化品質體現一臺綜藝晚會的藝術風格。
一臺綜藝晚會,要設定多個不同形式的節目和內容的節目,接著就要考如何把這些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單項節目通過結構設計組成一個有有機的整體。綜藝晚會的類型很多,通常采用的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把多種沒有相互關聯的表演內容,用主持詞承上啟下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綜合體。串聯式結構是最常見的晚會形式,它注重串聯布局,如開場形式、重點節目的位置設計、高潮、結尾特色等,使布局呈現“波浪起伏”狀。
篇章式結構又稱為板塊式結構,是圍繞一個主題或中心思想,將全部節目用篇章形式分成幾個部分,每一部分又圍繞一個分主題展開。篇章式結構的篇章或板塊之間形成自然的區分,對比強烈,內容豐富,重點強化主題的深度。
綜藝晚會的開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營造氣氛,調動觀眾情緒。通常晚會有熱情開場和意境開場兩種形式。熱情開場的晚會場面宏大,歌舞歡快,色彩鮮艷,人數眾多,有一種爆發的宏觀氣勢。意境開場般充滿著創意觀念與手法,如一束追光、一首歌調、一根蠟燭、一盞紅燈或組影像等等,為的是營造種意境。意境開場其實是一個引子,當觀眾屏住氣息時,可能更加激動人心的場面即將開始。綜藝晚會最終的目的是突出主題,意境是用于突出主題的一種手法。
晚會主體部分是框架,起到穩定晚會總體結構的作用。它需要伏筆式的積累,不斷推進晚會的情緒。主體部分的節目穿插與分配很重要,節目與節目之間的銜接既不能雷同又要考慮彼此之間的呼應關系。情緒熱烈的節目之后,下一個節目的呈現要注意營造起伏,形成高低錯落、急緩有致的特點。
晚會中的高潮一般是指晚會中最精彩的節目,也稱為壓軸節目。不論是前邊節目的鋪墊,還是主持人的情緒醞釀,都要為高潮做好必要準備,從而把晚會的氛圍推到頂點。
一臺好的晚會不能虎頭蛇尾,結尾要與開場情緒相呼應,與晚會的主題相呼應,為晚會畫上圓滿的句號或感嘆號。好的結尾應有讓人意猶未盡的感受,給觀眾留下美好的回憶或深刻的印象。
綜合文藝導演所從事的工作是將策劃人和撰稿人用文字撰寫的文學臺本,動用諸多表現手段,把那些思想深邃的、構思精美的、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新鮮的、活潑的、形式多種多樣的節目,經過設計、加工、創造性地轉化為舞臺藝術形象,因此,導演必須具備相應的綜合素質。
文藝晚會導演的藝術創作是面對億萬觀眾的,這要求做導演工作人員在思想上具有對社會的、民族的、時代精神風貌的敏銳洞察力以及多層次收視觀眾心理上的感應力,是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人。
首先,導演對于文藝作品的優劣要具有很好的判斷能力;能根據黨的宣傳方針,結合當前形勢,確定節目主題,制訂切實可行的節目錄制計劃,滿腔熱情地向社會提供優秀的藝術作品,以影響人們的情操,使人們在藝術欣賞中得到激勵與鼓舞。這是導演業務素質的主要方面。
一臺文藝晚會的成敗,關鍵在于導演的組織和實施能力。為此,導演務必協調好藝術部門和技術部門之間的關系,使合作者們心中有全局,使各部門都深知某一環節的失誤將會導致不良的后果,要求各部門全身心地投入,忠于職守,在導演的統一指揮下,成為有機的整體,沉浸在和諧的創作氛圍中。注意觀眾的意向和愿望,所辦節目雅俗共賞,能得到各個層次觀眾的肯定和歡迎。
創作一臺晚會的程序,大致可以分為晚會籌劃、職能安排、實施階段等幾個環節。
晚會的總體構思是有策劃團隊完成的,接受任務后,策劃國隊一是要領會上級主管或委托方的意圖,確定晚會主題、晚會規模、節目形式及藝術風格。二是要弄清受眾群體是哪些人,分析了解觀眾對象是晚會成功的重要因素。三是要確定晚會場地,比如是電視綜合演播廳,還是露天場地,還是劇院場館,因為晚會的舞美設計要根據演出環境拿出方案,節目也要根據環境來設計。另外還要掌握創作周期,調控制作經費,制定安全預案,組織現場觀眾等。以上這些都是晚會籌劃期應考慮的主要內容。
由總導演確定撰稿人、節目統籌、節目編導、音樂編輯、燈光舞美設計、舞臺監督、主持人、后勤保障等。晚會總導演是一臺晚會的藝術構想者和藝術創作的執行者。作為導演不但要有題材的敏感性和藝術上的感悟力,還要有超前的理念和審美意識;要具備決策力、想象力、表現力、協調力和社會公關能力。
撰稿人要把總導演的藝術構想用文字很好地表現出來,要有藝術的再創作能力。在撰稿落筆時,要有畫面感,要有現場感,能準確傳達節目與節目之間的銜接意圖。晚會節目統籌實際上就是晚會的執行導演,要負責晚會所有節目的落實、演員的挑選和晚會整體進度的把握。音樂編輯對于晚會來說是舉足輕重的,要確保整臺晚會音樂的統一性。音樂是整臺晚會貫穿始終的重要因素。音樂風格要鮮明,要準確。舞美設計要根據演出地點、晚會形式、節目需要設計不同的場景,給晚會營造一個良好的演出氛圍。燈光師要弄清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進行燈光布局,研究燈光色調如何與現場情緒相吻合。舞臺監督主要負責舞臺上的調度和指揮。屆時,所有的工種和部門都要服從舞臺監督發出的指令。一臺晚會涉及的工作職能繁多復雜,總制片人要定時召集預備會、制片例會,制定演職人員走臺、聯排、彩排的具體時間等,其他還有服裝設計,道具制作。節目效果、節目設計等,都要服從晚會的整體要求。
這個階段是節目的排練階段,也是最關鍵和工作量最大的階段。這期間要確定節目的樣式,制定晚會的時間表和節目流程表。這個時期里,整臺晚會基本成形,可進入審查、走臺、聯排、彩排及演出程序。走臺,就是每個節目的表演者在舞臺上確定表演位置,熟悉場內環境,找感覺,調試音響,對光線等。切記走臺和排練要嚴格分開,爭取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舞蹈,其他節目走臺即可。聯排,一般是在臨近演出時,所有節目按順序完整走一遍,尤其主持人應按節目順序進行聯排,通過聯排檢驗晚會的整體結構鏈接是否存在問題。彩排,一般在正式演出的前一天進行。所有演職人員、燈光舞美、服化道等所有環節全部到位,中間不能停頓,等同于正式演出。彩排結束后,要及時召開會議,查找問題,拿出最后解決方案,確保晚會正式播出的萬無一失。
綜上所述,大型文藝晚會的整體舞臺效果體現著我國藝術的發展水平,更體現著文藝人的藝術素養,優秀的導演水平可以將晚會通過技術處理和藝術展現富于節目獨特的內涵,把風格各異的晚會打造的絢麗多彩。同時,導演的工作專業性極強,要善于掌握、駕馭不同題材,善于把握各種體裁和藝術形態的表現方法,運用自己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對節目進行創作和再創作。在文藝晚會節目中,導演工作的藝術性、專業性和熟練性,都離不開導演的二度創作,并要充分體現出文藝晚會的主題和特點。在文藝晚會上,導演工作具有藝術與技術的雙重屬性,導演的作用在于用藝術家的敏感和審美、同時也才傳遞著大眾的審美,通過這種藝術與技術的巧妙融合使電視文藝晚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