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兵
(湖南省長沙市中共長沙市委黨校,湖南 長沙 410004)
“三高四新”戰略是中共湖南省委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而提出和制定的指導“十四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是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的必然要求,是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湖南的落地生根,是湖南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生動實踐,體現了新發展階段湖南發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彰顯了新發展格局湖南人民的新作為新擔當。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匯聚起翻江倒海的“湖南力量”,必將演奏出一曲曲新階段湖南高質量發展的精彩樂章。
一、從思想內容上看,“三高四新”戰略集中體現了習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全面反映了湖南黨員干部做到“兩個維護”的堅定自覺。
習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博大精深,思想精辟,指向明確,概括起來即“三個高地”、“四新使命”和“五項重點任務”,核心要義就是“三高四新”。其中,“三個高地”即“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是習總書記站在“兩個大局”的戰略高度對湖南未來發展的戰略定位和主攻方向的戰略指導;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和新階段國家發展的戰略需要,湖南必須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把制造業緊緊抓在自己手中,涌現更多、更具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成果,成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戰略節點;“四新使命”即“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是習總書記著眼全國“一盤棋”的全局視野為湖南發展錨定的新坐標、賦予的新使命,寄托的新期待,湖南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國家戰略,成為中部崛起的強大引擎和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增長極,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努力貢獻湖南力量、體現湖南作為、彰顯湖南價值。“三高四新”突出了新階段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貫穿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弘揚了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習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統攬全局,高屋建瓴,一針見血,精辟闡述了關系湖南全局和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和戰略性問題,體現了當前與長遠、全局與一域、目標與路徑、機遇與責任的有機統一,為今后一段時期做好湖南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中共湖南省委旗幟鮮明地提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戰略目標,用習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引領湖南未來發展,用“三高四新”戰略指導和推動“十四五”湖南各方面工作,是湖南黨員干部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和實踐行動。
二、從戰略價值上看,“三高四新”戰略切實體現了國家發展的戰略和湖南省情實際的有機統一,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湖南搶抓發展機遇、營造發展優勢、贏得發展未來的基本方略。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時代國家戰略集中體現在全球主導產業的競爭力、影響力和統攝力上,體現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領跑、并跑還是跟跑的角色上,體現在世界經濟合作與競爭中自身優勢的不可替代性上。面對近年來國際社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和霸權主義抬頭給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嚴重威脅,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謀劃和戰略部署,確保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這些重大戰略部署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中得到全面深刻體現,即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鄉村振興、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湖南依托“一帶一部”的區位優勢、全國交通的樞紐優勢和人口眾多的體量優勢和敢為人先的文化優勢,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理應在對接、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需要中勇挑重擔,使“三高四新”從理論形態成為現實形態。從發展條件和發展態勢看,湖南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有基礎、有信心、有底氣。第一,湖南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制造業正成為湖南最閃亮的名片。湖南擁有3 個萬億產業和14 個千億產業,正在形成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發動機等3 個世界級產業集群,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國家級優勢產業集群。第二,湖南已聚集起科技創新的比較優勢,科教資源豐富,科技創新活躍。湖南“兩院”院士總數、科技人員總數、普通高校數量、專利數居中部前列,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幅連續多年保持14%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從2000 家增至8000 家,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60%,創造了“自主創新長株潭現象”,涌現了超級計算機、超級雜交稻、磁浮技術、北斗衛星、深海探底鉆機等一批世界級先進科學技術成果。第三,湖南對外開放已達到一個新水平,形成了水陸空鐵一體、江海聯運的立體交通格局和較為完善的對外開放推進體系。目前,湖南擁有16 個國家級園區、3 個國家一類口岸,中非經貿博覽會落戶湖南,長岳潭郴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高橋大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和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相繼獲批,國家級開放平臺數量居中部省份第一,海關特殊監管區數量居中西部首位;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日趨活躍,湖南外貿進出口總額連續多年高速增長,增長幅度居中部省份前列,“朋友圈”拓展至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三高四新”戰略找準了湖南自身的發展定位和區域經濟中的比較優勢,抓住了新時代新階段推動湖南發展的主攻方向和戰略重點,是全球經濟大變革、大調整、大發展中湖南抬高發展坐標、搶抓發展機遇、贏得發展未來的基本方略和“興湘大計”。
三、從戰略實踐上看,“三高四新”戰略深刻體現了戰略設計與戰術突破、目標定位與主攻方向、崇高追求與腳踏實地的有機結合,必將是一場廣泛深入、拔寨攻堅、氣吞山河的生動實踐。
“三高四新”戰略是一個涵蓋定位與使命、目標與路徑、機遇與責任的有機整體。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必須堅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的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既補齊短板,又鍛造長板,實現高地與高峰、戰略與戰術、重點與全面的有機結合。同時,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并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不畏艱難險阻,風雨中奮力前行;每一個高地的打造,都是一場拔寨攻堅的“硬戰”,需要與“最優者”對標、與“最強者”比拼;每一項使命的踐行,都是一份時不我待的責任擔當,需要與“最快者”賽跑;實踐“三高四新”,既考驗著勇氣和毅力,又考量著智慧和擔當。
第一,力戒思想行為惰性,讓“三高四新”成為自覺行動。高地意味著增長極,體現的是引領示范作用;使命呼喚著擔當,彰顯的是崇高價值追求;“三高四新”不僅是一種實踐形態,更是一種主觀狀態,呼喚著激烈競爭中得以脫穎而出的英雄氣概,需要的是頑強的責任擔當。實施“三高四新”戰略,首先要有與“三高四新”相適應的思想覺悟、理論準備和工作作風,要有傲視群雄、敢于勝利、爭創一流的精氣神。目前,在思想認識和工作作風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對“三高四新”戰略的態度上存在著高層比較熱、基層比較冷的突出問題,理論界對“三高四新”戰略系統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深入研究遠遠不夠,一些黨員干部還是重顯績輕潛績、重當前輕長遠的慣性思維,一些地方存在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舉債搞建設就無能為力的路徑依賴,一些領導干部認為改革創新有風險、為了不出事寧愿不干事的消極認識,以及不負責任、等靠要望、任由矛盾和風險擊鼓傳花的工作作風,等等。這些思想認識和作風障礙不清除,再好的戰略思想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很難落地見效。因此,有必要適時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解放活動,深入學習習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各地各部門要對標“三高四新”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領任務、擔責任,進一步加大對黨員干部“三高四新”專題輪訓培訓力度,讓“三高四新”成為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第二,做強核心引擎,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長株潭三市時空距離短,歷史聯系緊,共飲湘江水,但長期以來一體化的成效并不理想,其中的深層次原因值得深刻反思。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行政區域的分割掣肘;二是地方利益的惡性競爭;三是推進措施的思路局限。長株潭三市之間一直沒有形成榮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在主導產業和市場體系上沒有形成合理的梯次分工和有效配套,三市之間不斷地爭項目、爭資源、爭人才、爭成果,等等。新的歷史起點上,以更大力度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必須突出以下三點:一是思路優化。樹立和強化同城化的思維視野,實現長株潭城市群從融城到同城的思路優化和提升,把長株潭三市作為一個整體的現代化都市圈來建設,作為長江經濟帶一座超大城市來打造,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市場體系、環境治理和綜合服務等方面著手,建設便捷高效、互聯互通的現代交通體系,建設梯次配套、分工合作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配置高效、運轉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打造品質一流、便利共享的現代化長株潭大都市圈,做強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核心引擎,更好釋放出長株潭城市群的輻射帶動效應。二是體制創新。在不變更現行行政區劃的前提下,以改革創新精神大膽探索打造三市利益共同體的有效形式和載體,如托管、租賃、聯合開發等方式,為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的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三是高位協調。在省委已經成立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高規格統籌協調機構的基礎上,要大膽借鑒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向農村派遣第一書記的做法,建議中共湖南省委任命省委常委、中共長沙市委書記分別兼任株洲、湘潭兩市的第一書記,更好統籌協調長株潭都市圈建設中的重大事項。
第三,實現重點突破,加快湖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三高四新”戰略要廣泛深入、整體推進,但絕不能搞平均主義、大撒胡椒面,必須注重工作的輕重緩急,找準切入點,選好突破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湖南找準“三高四新”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們必須把推動湖南先進制造業高質量集群發展、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作為“三高四新”的主攻方向和戰略突破口,強化產業生態,突出智能引領,勇當全球標桿,緊緊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著力推進先進裝備制造業倍增、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智能制造賦能、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和產業基礎再造等“八大工程”,推動湖南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高端化和綠色化方向高質量發展。努力營造出大干實體經濟、建設制造強國的良好氛圍,使湖南制造業這張名片在大變局中擦得更亮、打得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