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計
(盤錦光正實驗中學,遼寧 盤錦 124000)
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中學生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養一個班級學生做事自律,做事規矩也是每個老師教育生涯中必修的一個課題。班級管理,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階段性的提升,需要有過程的詮釋,才能呈現出最真實的結果。班級的管理與家庭教育和過日子是一樣的,要學會把生活中的點滴經驗平移到自己的工作中,那么工作的幸福感就會自然產生。做班級管理,我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但我一定要做最幸福的。你要相信,幸福會傳染,你的每個微笑、每個表情孩子們都能接收得到。
每個班級都有班委,每個老師也都會有自己管理班級的辦法,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當班委或者老師“聲嘶力竭”的去管理的時候,視而不見的學生一定會存在。而且你在管理的同時,管理的聲音,也成了這個集體中的“雜音”。學校的教育是這樣,家庭的教育亦是如此。
無聲管理,指的不是不說話,而是不讓別人聽見你“說話”!班委在管理班級紀律的時候,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采取手語、量化、留任務、以身示范等方式進行良好習慣的有效控制,養成學生安排任務能寫就不說,能對個人說就不對集體說的習慣。開始的時候一定會很難,但是逐漸地就會形成一種工作習慣:“有話好好說”“有事小聲說”。我們只需做好榜樣,用自己的氣場去震懾住你的“專場”。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老師永遠是孩子們最好的榜樣,以身作則,培養孩子們無聲的去觀察,用心去品,尤為重要。
懶媽媽永遠都能教出勤快的孩子,如果什么事都由老師親力親為,那么你的學生在你們身邊的幾年將一無所獲!所以希望我們的老師學會“功成,名就,身退”把你的班級,你的課堂大膽地交給你的孩子們,相信孩子們可以做好,也許你的大膽放手,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無師管理,指的不是老師什么都不管,而是指老師引導學生去做,安排學生去做,放手讓學生去做!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具有統籌帷幄的能力,將工作做到提綱挈領,身居一旁,暗自觀察,及時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議,指導學生改進,教師要學會和學生“藏貓貓”。只有在你不在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才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這樣才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孩子們也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我們可以利用好“監控器”——教學樓的某個角落,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錄制視頻,拍攝照片等讓孩子們回來統一看,只有孩子們自己能夠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在無師的情況下也能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最后才能實現無師自管的境界。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同樣也可以采用這種方式,有些錯誤是不需要當面點破的,要給孩子們留出回味的時間和反思的空間,這樣才能讓孩子們遇見更好的自己。家庭教育同樣可以讓孩子們做到無師自通,有的時候家長說多了孩子們會覺得厭煩和反感,這不僅僅是因為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碰撞,更多的是因為父母和孩子們之間的代溝,有的時候父母的做法真的不一定都是對的,家長們可以嘗試著漸漸地退出他們成長的世界,讓他們快快長大,從一個守望者慢慢地過度為一個觀望者,從一個參與者慢慢地過度成一個期待者,你會發現,孩子們的世界遠比我們想象和規劃地更為精彩,他們也定會成為超越我們這一代的新時代少年,允許孩子們犯錯誤,做好保護傘的同時更要學會做一名合格的觀眾。
在前兩個階段都能夠很好地實現的情況下,建議老師們大膽地嘗試“無形管理”。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讓學生學會在沒有人要求、沒有人安排、沒有人約束的情況下,也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要求,自我安排和自我約束。教師和學生們都需要這樣的探索。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秘的感覺;誰缺乏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圣的戰栗中如癡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們認為是個死人。我想作為教師,我們更希望自己的學生如初升的太陽,永遠那么有生機和力量!這也是無形管理的魅力所在。
無形管理滲透于學習生活中的每個環節,是將一個班級的所有任務、工作等常規性的事務,形成模式!說白了,就是學生能夠很清晰地認識到各個階段應該做的事,如果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依靠自己的獨立的智慧努力,而獲得了一些能夠概括大量事實、現象和事件的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就是極其寶貴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規劃,構建自己的行為模式,進而形成一套專屬于自我又能有機地和集體融合的自動化管理系統。這個階段就要求我們利用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將工作做到細致入微,需要點對點,一對一的去指導!將好的經驗進行分享,好的模式進行推廣,形成自己班級的學習、生活、管理系統,當一切都變成一個有靈魂的全自動化管理的時候,最后才叫成功!
家庭教育中其實沒有什么“大家”之言,我們每天經歷的都是平淡無奇的小事,那么在做小事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體系和模式,將是孩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更堅信每個靈魂和靈魂的碰撞,都能結出智慧的晶體。我們在無形之中感化著我們的孩子,孩子們也會在無形之中改變著自我。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無形之中對照著自己。生活就是一面鏡子,當我們能夠清晰地看見另一個自己的時候,你才會發現那個最真實的自己最優秀。
此階段為三無管理中的靈魂所在!
在家庭教育中,有話好好說,看似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在現階段的家庭教育中確是一件尤為困難的事情,我們見到的更多的則是各種不和諧的聲音,以及父母無能為力的嘆息,孩子們毫不領情地哭鬧,和事后的無助與懊悔。
其實,在家庭教育的環節中,我們缺少的是重視程度,每個人都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每個人都是一個“自由人”。每個人都有想把自己覺得對的思想強加給別人的時候。我們需要站在一個公平的立場上去溝通和交流,孩子們年齡小,思想不一定小,我們要能夠坐下來且靜下來傾聽他們的聲音。及時總結近階段出現的問題,及時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想問題,看問題,很多矛盾就會迎刃而解。
家庭會議,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話好好說”“有話當面說”,要聽聽別人的聲音,而不是自以為是,敞開心扉,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胡亂猜想,極端行事。做事有計劃,有規律,生活也會變得有好習慣,自然成就好未來,孩子如此,父母亦是如此。
論證了這么多,我覺得這些所有的前提是你要先用時間和精力去陪伴,他們真正地把你當“親人”了,你做什么都是對的!要讓你的孩子們愛上班級,愛上你。愛,會發光,他會讓你的工作和生活更幸福!心中有理想,眼中有期待,窗外有風景,筆下有文采,低頭是態度,抬頭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