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燕
(河南輕工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油畫也得到良好發展,油畫創作形式也產生了一定變化,內在美是意象油畫主要明顯特征,油畫形式特有美感語言將創作者主觀情感充分表達,意象油畫作為繪畫領域中一種較為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形式美感如何在意像油畫中完美呈現,是目前各油畫藝術家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
“意象”一詞可劃分到審美學,蘊含著中國古典文學與千年傳統民族文化,古代文人習慣將意象運用于藝術創作中;從另一個角度上分析,意象也可以看作是形象與情趣的相互融合,可劃分到藝術本體的美學范疇。“意象”中“象”字較為關鍵,既能是具體形的表現,也能表示為由虛無縹緲的形所構成的道,人的主觀情感與思想情感的融入,進而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意象與中華傳統文化思想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中國藝術家在繪畫中融入中國文化元素,可從筆墨、色彩、線條中直觀看出。
西方油畫長時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多個流派,如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以及現代主義等藝術風格,這些藝術風格均形成于不同時期,不同時期所運用的藝術模式與表現手法也存在較大差異性,油畫傳入至中國期間,中國藝術家并未遵循西方油畫發展模式,而是在油畫創作過程中,將個人思想情感或以個人需求為主,學習與借鑒西方油畫發展模式,為其所用。加上受中華傳統文化長時間影響,中國藝術家所創作的油畫作品,充分地將藝術家本人主觀情感加以傳遞,以此油畫逐漸具備了寫意性特征[1]。
意象繪畫并未被原有繪畫形式多拘束,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中國意象油畫不僅融入了本土民族文化元素,也將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審美觀念以及地域特征融合進意象油畫創作中,從而形成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藝術風格。
通過體現藝術作品的形象對作品創作手段進行傳達,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外在藝術形態,即為形式美感。藝術作品在實際創作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藝術家會選用特定的藝術表現形式對創作內容進行表達,并實現藝術創作目標。現階段藝術表現形式不再是單純的技能或技巧,而是被藝術家賦予了新的定義,是表達藝術家個人情感的主要方式與符號,隨著長時間實踐探索與實驗創造,加上多年經驗累積,藝術形式也逐漸形成相對固定的表現模式,具有一定規律與法則[2]。
造型、色彩、筆觸、構圖等方面內容的表現,讓藝術作品獲得了特定的形式美感,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僅承載了具體化的內容,也兼備鮮明的藝術形式,形式與內容二者缺一不可,若是缺漏任何一方,其作品所想傳遞的精神內涵、思想情感也并不能真正體現出來。因此,藝術作品創作過程中,需要多加考慮上述問題,如何將形式美感在作品中正確體現十分重要,才能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
意境情感作為形式美感構成要素之一,是意象油畫中形式美感體現最為明顯的特征,通過對20 世紀期間部分油畫作品分析,可以發現油畫作品早已有情感體現。以荷蘭印象派畫家梵高的《向日葵》油畫作品為例,這一幅意象油畫作品充分融入了畫家個人情感,《向日葵》已經不是單純的靜物油畫作品,而是將畫家個人內心世界意境變化真實反映,作品中的植物向日葵也打破了自身形狀框架,通過物體來將畫家個人內心感受進行刻畫,畫家內心情感得到充分表達,也可稱之為藝術情感。
反觀中國意象油畫,十分注重意境情感在繪畫中的表達,藝術來源于生活,因此,部分中國意象油畫藝術家常常追求最為深刻的生活體驗,借助油畫特有的形式語言、表現符號將個人生活體驗進行表達,所創作出的油畫作品也將藝術家內心精神感受進行傳遞,此類油畫作品極具生動性與活力性。站在意象油畫表現技法角度上分析,中國意象油畫創作過程中,普遍采用寫意表現技法,與中國傳統繪畫形式進行相互結合,以此來將中國傳統文化理念情感加以融合,在既定思想理念中探尋意境,以此來不斷形成專屬個人的意象油畫表現技法。內容是意象油畫特有語言表現主要關注的要素,其中油畫創作過程中所運用的表現技法,將藝術家個人鮮明的藝術特征充分體現,因此,意象油畫在個人鮮明藝術特征影響下,將畫面藝術情感生動表達,極大地提升了油畫作品感染力,極易引起觀眾內心情感共鳴,說明意象油畫作品中體現的形式美感極具活力,進而將意象油畫所追求的意境情感創作目標得以實現。
藝術的形式美感與意境情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意境情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最終形式美感的呈現效果。相較于普通人對于物象的認識,意象油畫家對其認識更加深入,以我國當代著名油畫家吳冠中先生的《水上人家》為例,普通人與畫家所看山水皆不同,因此,吳冠中先生所描繪與創作的《水上人家》與普通人所認識的水上人家差異較大。《水上人家》這一幅畫作,畫家選取江南水鄉題材,黑、白、灰是整幅畫作主要色塊構成,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將《水上人家》畫面充分呈現,并選用中國傳統國畫表現形式對畫面進行留白,把畫面關系加以烘托,江南水鄉別樹一幟的景色完美呈現。點、線、面所組成的形式元素,將江南水鄉的小家碧玉以及江南人文習俗展現給觀眾,充分表現了藝術的形式美感。畫如其人,作品將畫家本人的人生價值觀、藝術觀如實反映,其藝術精神情感也被體現得淋漓極致。用意象油畫的藝術語言形式傳達藝術精神情感,形式美感在意象油畫中得以體現。相較于一般油畫創作,若是單純以中國水墨畫的筆墨情感表現形式來組成油畫語言,并不能將形式美感在意象油畫中充分體現,精神情感表達才是意象油畫關注的重點。藝術家將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魅力、價值以及東風精神理念融入意象寫意,逐漸形成獨具一格的中國繪畫藝術表現形式,畫作不僅僅是呈現物體、景色以及事物的工具,同時也是藝術家借助作品將精神與觀念進行傳遞的一種方式,對我國繪畫發展有著較大影響[3]。
藝術語言表達直接關系著意象油畫的形式美感體現效果,中國畫家在創作油畫時,將中國文化元素融入油畫語言中,從形、色、空間等多個方面對油畫語言加以表達。造型藝術的形式語言主要以“形”為基礎,形的語言表達不僅對畫面空間布局、畫面組織有著一定影響,也是畫面內容是否能夠完全承載的關鍵要素;繪畫創作過程中,造型便是繪畫創作的前提,造型塑造能夠將藝術家個人的審美情感精準表達。受道家學說“厚德載物,大象無形”思想觀念影響,中國畫家對形的語言表達有著較為獨特理解,對藝術的理解并不能從單純描摹上獲取,而是需要藝術家將個人主觀情感因素對客觀對象進行融合,從對象的外在造型中體現藝術家主觀情感,以此來達到對“神”追求的創作目標。我國古代部分文人畫家在描繪物品時,不求形似,但求將其神韻進行充分表達,進而把當時文人畫家現實生活實情實景加以呈現。
夸張、變形以及取舍等藝術表現形式在意象油畫的造型創作中常常運用,以西班牙著名畫家及現代藝術創始人畢加索先生的《格爾尼卡》這一幅作品為例,畢加索先生選擇以獨特的造型語言將個人思想情感以及自我的內在世界進行表現,造型要素主要由長方形、橢圓形以及三角形組成,其中三角形是整個畫面的核心造型要素,以重疊、切割等表現手法將畫面組織、畫面空間布局以及內容承載進行戲劇化展現出來,無畫面中的物品、人物造型打破了傳統繪畫局限,帶給人撕碎且破裂的視覺效果。畢加索先生通過運用豐富的造型手段,靈活運用空間、色彩和線條,基于立體主義法則,《格爾尼卡》這一幅作品中畫面所展現的人、牛、馬等其他物品的形體并未遵循原有造型形態,而是以一種被肢解、被扭曲以及被破壞的形式進行展現,新的形體和線條的產生,升華了作品想要突顯的內容,欣賞者可以直觀地從作品中體會痛苦、恐怖、撕裂等多層次承載內容,交錯重疊且反復再現的線條和形體所構成的畫面空間感將一種獨特的形式美感充分體現與表達,深刻地描繪了藝術家真實的內心精神世界。
色彩作為表現意象油畫是主要繪畫語言,其中中國畫創作過程中,藝術家較為注重“墨意”的運用與體現,通過利用水墨濃淡與干濕變化等表現手法,將藝術作品內容進行呈現,藝術家心中的色彩觀念融入意象油畫創作中,為其色彩繪畫語言表達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客觀寫實逐漸被主觀用意取代,成為意象油畫創作最為明顯的特點,就中國藝術家而言,意象油畫創作中將中國畫的黑白水墨與西方色彩進行有機結合,重新組合畫面色塊構成,進而形成了多種風格的畫面呈現。
意象油畫創作過程中,不僅要靈活運用形式語言,也要將中華民族文化精神與藝術特征加以融合,切實感悟藝術來源于生活,為所創作藝術作品賦予民族氣息與獨特的藝術情感,才能實現有效推動中國繪畫向前發展。
結束語:綜上所述,意象油畫中所體現的形式美感,在一定程度上受創作者主觀情感因素影響,不同的繪畫語言所呈現的形式美感也各不相同,但都會將創作者內心情感充分表達,進而創作出諸多優秀的意象油畫作品,學習優秀油畫作品創作手法與技巧,將其融入我國意象油畫發展體系中,從而實現我國意象油畫中形式美感有效提升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