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山東龍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壽光 262700)
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生態城市規劃作為城市規劃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城市規劃合理與否,直接影響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在規劃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嚴格落實規劃方案和計劃,在細化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內容的過程中,應注重設計措施的合理選擇及使用,制定并實施具體的工作計劃,使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效果更顯著,完善具體的設計方案,為后續作業計劃的高效實施提供科學指導,滿足生態城市的科學建設及長效發展要求,并且在不斷規劃中加以完善,提出正確的管理方法來保證規劃的順利完成,推動城市穩定發展,為人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通過對設計理念、設計方法及設計效果等方面的綜合考慮,有利于細化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內容,滿足城市建設與生態城市保護事業協同發展要求,避免環境質量問題影響范圍的擴大,使現代城市處于長效發展狀態。重視生態城市建設及規劃設計方案的確定,可保持良好的空間格局狀況,逐漸提升城市發展中的環境質量水平,增強生態城市建設效果,給予可持續發展策略實施方面必要的支持,拓寬現代城市科學發展思路。
開展生態城市規劃工作期間,設計人員要對目前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實況進行積極的總結分析,重點對于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情況進行把握,然后在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進行良好保護的基礎上再進行生態城市規劃,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在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工作過程中的作用,并且在進行實際的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時候,維持現存的生態環境水平,不破壞城市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在這個原則下,以完善城市功能及優化環境為主要目標進行相關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展開,有效提高生態景觀的體驗感,提高城市生態效益。營造關于生態文化建設的氛圍,促進人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讓城市具有人文氣息,與此同時,讓廣大市民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念,積極主動參與到生態和諧文化的傳播中來,確保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工作可以與當地的環境保護工作達到共贏。
在進行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從改變生活方式方面考慮進行相關工作的展開。在生態城市規劃過程中,重視合理配置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在進行交通、道路和綠化等規劃設計的時候,融入人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的理念,在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動的基礎設計的建設過程中適當加強低能耗、低排放及低污染設施的建設數量,積極進行低碳產業發展的規劃設計,以此實現城市發展模式的轉型發展,使城市發展期間的資源消耗科學合理,實現能源消耗產業向科技且低碳型產業的轉變目標,明確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利用重點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的升級及發展。
在生態城市的規劃與構建過程中,有關規劃設計人員不可忽視整體性,生態城市的整體性要求在城市內部的各個系統、層次與要素之間,都需要實現整體的協調性與協調性。在生態城市理念下,環境的保護、生態的恢復并不是終極目標,而是要通過生態城市規劃來保持城市各種要素之間的動態平衡,促進城市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為了使生態城市可處于良好的發展狀態,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相關的規劃設計工作,應考慮服務性原則的要求。設計人員可將生態性與服務性原則相結合,滿足當下城市發展的社會需求,積極開展切實有效的規劃設計工作,促使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可達到預期效果,滿足建設事業長效發展要求。城市規劃設計中可在服務性原則的指導下,完善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制度,使其設計質量更可靠,獲取應用價值良好的設計方案,確保生態城市建設有效性。
在城市的規劃設計過程中,要達到生態城市規劃的特定目標與要求,必須要堅持一系列的規劃設計原則,方能夠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可持續發展原則是必須要堅持的原則,現階段,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理念是緊密聯系的,二者常常同時出現,這就要求在生態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只有保持了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方能夠將城市內部的各個要素加以科學設計,使得城市的功能布局更為合理與科學,促進城市生態目標的實現。
通過對當前城市發展現狀以及具體的城市發展總體布局進行調研,了解目前生態發展的原則。要始終秉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充分考慮城市發展的各類影響因素,加大對城市環境的多方位評估,制訂有利于城市發展的方案。在城市規劃設計環節注重生態環境設計,提升城市規劃設計的可操作性、指導性。另外,維護社會穩定和發展所建立的具體的規劃方案,需要有一定的預先規定性和程序的固定性,要求規劃的內容要事先確定,包括規劃方案的申請、審批、修改等都是相應固定的。城市規劃過程中要做到管理的程序化和公開化,要將城市規劃從制訂、審批、修改到最后的監督、處罰都納入一定的規范化的發展程序中,充分發揮城市規劃的宏觀調控作用。最后,需要健全規劃工作機構,明確具體的規劃方案,設計人員要能夠充分認識到生態城市的重要性,不斷加深對生態城市的了解程度,積極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和保護環境理念,從城市實際出發,從發展的角度來規劃生態城市,最終在提升城市經濟水平的基礎上,也能夠提高城市的社會效益。
由于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離不開每一位民眾的參與和專業人員的具體規劃建設,如果這些群體對于此項規劃建設工作不重視,那么就會導致規劃建設工作出現問題,不利于城市的生態化規劃建設,所以,針對此種情況,為了進一步做好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工作,需要對民眾的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意識進行有效的提升,促使民眾對此項工作有著更多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可以對規劃設計工作提出更多的建議與看法,使得該建設工作更加趨于完善化與合理化。專業設計人員的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意識有著很大的提高后,可以通過專業的設計能力與科學的設計思維,保質保量地做好此項設計工作,最終在民眾的積極參與之下,促使最終設計完成的城市生態規劃設計工作取得良好的結果,切實有效地提升民眾對于生態化城市建設的相關需要。
當前規劃設計人員開展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期間,主張通過合理配置城市各方面的資源來加強城市科學合理化建設,促使城市未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能夠實現各項發展目標,確保城市能夠在當前與未來的發展中充分發揮自身價值,為廣大民眾及企事業單位提供各方面的發展契機。所以,在此基礎上進行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時,需要提前明確生態城市發展的目標,促使城市的生態化建設目標可以得到有效實現。具體分析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目標,同時,設計人員要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自然環境發展、社會發展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在這三者達到和諧統一的基礎上,編制生態城市發展規劃,確定城市社會、經濟及環境協同發展是最終的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目標,促使生態城市發展目標能夠在具體規劃方案指導下順利建成,更好地推動城市的現代化發展。
現如今在城市建設環節想要構建生態城市,需要根據城市的發展需求合理調配土地資源,同時加大城市綠化建設力度,處理環境污染問題,合理利用水資源,利用先進的技術,大力使用可再生能源。當前城市規劃環節需要圍繞生態城市的設計原則,精心設計關于城市發展的相關要點。尤其是在城市景觀和城市住宅方面需要進行科學設計,在設計中要注重城市美和環境保護相統一。在城市設計中要以適合人們居住為原則進行環境的設計,不斷提高人們居住環境的質量。在城市規劃中加大對綠色交通的設計力度,使得交通設計環節始終符合綠色發展的需求。同時結合城市交通通行量,分析未來城市交通的通行增量,預留一定的交通規劃空間,避免重復的交通規劃或拆后重建等情況發生。對于城市的交通體系進行重新規劃,要始終以確保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滿足人民生活的需求為主。
首先,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環節中,設計者需要充分結合大自然的資源和本地的自然生態基礎,建立以自然為基礎的適宜人們居住的城市環境。尤其是在環境格局布置上,要以城市自身的發展為主,如城市濕地系統是城市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了水生動植物和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觀,城市環境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加大對于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擬訂生態系統保護方案,為城市居民提供優質的居住環境和休閑場所,同時改善城市環境。其次,要注重綠色生態發展格局。從城市內外環境兩個層面,加強城市內生態廊道體系的設計和保護,注重空間格局的最大限度利用。城市設計環節要以減少環境損壞為主,將城市綠化納入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中。
對自然生態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加強生態城市的建設,是非常關鍵的。大自然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對自然生態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能夠在降低城市的環境污染減少城市的污染物產生的同時,有效節約能源促進生態節約型環境建設。可以說,對自然生態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是建設城市生態環境的比較重要的內容之一。通過對自然生態資源的充分利用,能夠最大程度保留現存的資源,讓城市生態環境滿足現階段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總而言之,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必須明確生態城市建設的意義,確保城市規劃設計滿足當前城市發展要求,將保護環境落實到實處。生態城市建設是當前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滿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生態城市規劃是新型的城市規劃,是從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的理念出發,利用城市原有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以更好地促進城市的發展,打造適宜居住的環境,促進城市內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確保生態環境規劃相關目標的實現,提升城市的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