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紅艷
(山東大學,山東 濟南 250000)
為了更好地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跟上現代圖書館的前進步伐,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已非坐擁多少數目的文獻資源,而是先進的現代技術應用、前沿的服務理念、高技能的館員素質的較量,其中高素質館員將是高校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正如在圖書館界,有這樣一種說法:“在圖書館發揮的作用中,圖書館建筑占5%,信息資源占20%,圖書館館員占75% ”[1],因此為培育高校圖書館的整體優勢,促進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以應對日新月異的信息環境、用戶需求環境和技術應用環境,高校圖書館館員需要進行不斷地學習,需要開展持續性、整體性培訓。事業要發展,人的因素始終是首當其沖的。
(一)館員當前有較好的基礎業務服務能力,能應對日常借閱與咨詢,但是就英語應用能力來說,館員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年輕館員尚可以應對部分外籍教師和留學生的業務需求,大多數一線中年館員力不從心,有很強的職業危機感。
(二)當前高校圖書館購買的數據庫大部分為外文數據庫,文獻以英語語言為主,無論是高校圖書館從事查新查引的館員還是一線負責借閱咨詢的館員,都需要掌握英語技能以應對日常的業務需求。
(三)高校圖書館藏有大量的英語原版文獻及專業書籍,高校圖書館負責閱讀推廣的館員有義務和責任去宣傳這些圖書,讓這些圖書走出圖書館,如何有效宣傳,如何吸引外籍讀者的關注度,如何讓愛好英語學習的讀者走進圖書館,首先,館員要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
(四)據調查,大多數館員對技能培訓的認識不夠,尤其是對于英語技能的提升,觀念不強,信心不足,對此圖書館領導應高度重視館員的英語技能培訓,有目的、有計劃分層次做好各個層次的館員培訓。館員自身需認識到當前信息技術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會氛圍,保持與時俱進的理念,樹立終身學習觀。[2]
(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發展需求分析
“雙一流”即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預計到本世紀中葉,中國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3]。當前山東大學依據“綜合性、創新性、國際性、引領性”的辦學定位,國際化辦學模式是山東大學未來發展建設的必然趨勢,也是山東大學圖書館發展的未來走向。為更好地實現圖書館的發展目標,圖書館需要進一步提高館員英語應用能力,更新知識結構,拓寬服務層面,滿足外籍讀者和外籍教師利用圖書館的需求,加快圖書館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二)當前圖書館各服務領域涌現出潛在的讀者需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國際交流也在進一步加深,外籍教師越來越多,留學生人數也在逐年增長,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獻資源保障基地,新興的與外語相關的業務需求也在崛起。有數據表明,外籍教師和留學生對圖書館的業務需求呈現增長趨勢,同時也對圖書館服務提出更高要求。根據讀者用戶調查反饋,目前留學生的圖書館利用率不高,語言障礙已經成為外國留學生利用圖書館的制約因素。同時,圖書館基礎服務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留學生的日常需求,他們也呈現出對圖書館的深層次服務的需求,包括信息咨詢和文獻跟蹤服務的需求。特別是在新生季、畢業季等節點,留學生對圖書館服務需求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因此,為了能給外籍讀者提供更專業的咨詢、培訓及指導,圖書館館員勢必要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
(三)外籍讀者的信息服務需求分析
注重留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服務隨著當前高校教育日趨與國際接軌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外籍讀者進入國內的各大高校學習與交流,他們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開設的信息素養課程的新聽眾。為了讓更多的外籍讀者走進圖書館、認識圖書館、了解圖書館,高校圖書館館員勢必要注重外籍讀者的信息素養課程,無論是采用傳統的面授的教育模式,還是線上課堂都需要全英文講授,全英文引導,全英文宣傳圖書館。同時,高校圖書館網站也應重視英文網頁的建設、維護與更新,為外籍讀者提供便捷的信息訪問通道。因此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高校圖書館應實行自上而下的英語培訓機制,提高館員的英語素養以提升館員的職業能力與服務水平,助力學校的“雙一流”建設。
(四)館員隊伍建設發展需求分析
英語應用能力作為一種職業技能,以成為新時期新型高校圖書館館員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高校圖書館館員必備的職業素養。大多數綜合類高校電子資源數據庫都是外文數據庫,圖書館館員要想成為讀者,并非全是外籍讀者,而是全部讀者的“信息引航員”,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強化英語溝通能力顯得十分重要。可以說,高校圖書館館員是面向讀者服務的最基本保障,一流的高校圖書館水平需要語言能力一流的館員隊伍。
(五)高校圖書館業務創新的發展需求驅動
通過對國內高校圖書館館員培訓情況的調研,目前僅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及江西財經大學圖書館明確開展館員英語培訓;可以說,館員英語培訓仍為業內稀缺,是圖書館行業培訓亟待開發的領域。山東大學圖書館開展館員英語培訓,屬于行業中的先鋒,具有較強的前瞻性。
同時,通過對圖書館專業英語教材的調研,目前市場上相關教材多為2010 年之前所出版本,內容相對滯后,缺乏對圖書館行業新興服務的講解。山東大學圖書館館員英語培訓從內容上涵蓋了圖書館的新技術、新服務、新理念,及時與行業前沿接軌,在內容上具有先創性。
針對以上分析,高校圖書館館員英語培訓迫在眉睫,高校圖書館應根據業務需求,崗位差異,年齡差異、知識水平差異落實有效的培訓機制,既要有形式多樣的培訓,又要設置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同時培訓需分級、分類、要有一定針對性,當前伴隨著新技術、新服務的發展,館員知識滯后、知識老化問題倍顯突出,館員自身缺乏強烈的職業危機意識,沒有完全意識到自身業務知識需要進一步更新。這種形勢下,館員英語技能培訓更應成為勢在必行的一種常規學習模式。
(一)圖書館成立館員英語培訓專職團隊,擬定培訓方案,細化館員培訓對象,對不同崗位、不同年齡、學歷層次的館員設立對應的培訓體系,構建分級、分類、分層次的培訓模式。
(二)結合圖書館服務的實踐,從圖書館資源推介、閱讀推廣、信息咨詢、學科服務、數據管理、科研支持等方面制定培訓計劃、界定培訓對象、設置培訓內容。
(三)圖書館設立館員學習專欄,明確學習任務、以任務為驅動,鼓勵館員結合日常業務案例操作運用,并定期進行考核與評估。[4]
(四)圖書館館員英語培訓團隊每周進行英語工作總結,以館員之間的英語口語交流活動,推廣到面向讀者的英語應用實踐,從而推動圖書館的英語文化建設。
“雙一流”學校建設背景下高素質的館員隊伍是當代高校圖書館提升服務品質的重要保障。隨著信息網絡的飛速發展,高等教育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5]。因此,技能與素養全面發展、綜合能力強的高素質新型館員是高校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保障。新形勢下,館員英語技能培訓與圖書館的發展戰略緊密相關,對于“雙一流”學校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