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世茂
(河池市廣播電視臺,廣西 河池 547000)
作為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新聞系統體制的影響,傳統媒體在新聞宣傳工作的改革不夠深入,新聞人才隊伍素質整體不高,宣傳方式仍比較保守,這是造成新聞宣傳工作發展滯后的原因。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新聞事業不斷快速發展,也相應地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新聞事業的發展。但是,仍然需要少數民族地區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快進入媒體融合的時代潮流。
新聞宣傳作為一種政治性極強的宣傳手段,重大新聞或突發新聞的發布權牢牢掌握在政府宣傳部門,和電視臺、報社等黨媒黨刊手上。由于政府宣傳部門和傳統黨媒黨刊的審核機制繁瑣,造成信息發布有些滯后。
受體制“求穩”的工作氛圍影響,在新聞內容的選題的、宣傳創作手法上理念陳舊,沒能跟上當下受眾對“個性化”“新奇性”內容的需求,所以生產的內容和新聞事件的報道上,順應市場發展的新媒體往往占得先機。
專業人才是新聞行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當前社會,許多年輕人喜歡在發達地區就職,導致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出現大量的人才流失,而現有的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技能不強、職業素質普遍偏低。盡管當地政府采取一些吸引人才的措施,但是受新聞從業人員流動較快,甚至出現新舊交接斷層的現象,新聞行業整體水平仍然較低。
新聞事業受市場環境影響呈動態變化趨勢,但是現階段少數民族地區并不是很關注新聞宣傳工作,也沒有在新聞宣傳方面投入足夠的資金,如此一來就使得新聞宣傳工作缺乏一定的民族特色,新聞工作展開的效果也并不是很好。要知道對于少數民族廣播電視臺而言,由于很多設備比較老舊、新聞宣傳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如果不能利用民族特色元素抓住人們的眼球就很難引發人們的共鳴保證新聞宣傳的效果。
少數民族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宣傳是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挖掘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結合點,利用民族民俗節慶活動,開展各式宣傳活動,傳承和發揚少數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對傳統民族文化去糟取精,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民族團結是黨和國家處理各個民族之間關系的行為原則,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通過新聞宣傳工作的開展,大力宣傳國家惠民政策和少數民族政策,讓少數民族體會到民族團結政策的獲得感。同時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教育活動,讓邊遠山區的少數民族認識歷史,知黨感恩,醒悟思想,堅定少數地區群眾擁黨愛國的信念,維護民族團結穩定。
由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落后,少數民族地區與外界信息互通較為遲緩。通過開設涉農的重點報道、專題報道,指導少數民族地區更加科學地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幫助少數民族了解、學習先進的生產和發展模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時,隨著我國旅游市場需求逐年高漲,通過文旅新聞宣傳,帶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和文旅產業的發展。
隨著形勢的發展,新聞宣傳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形式、機制。一是完善宣傳報道制度。加強層級領導機制。建立主要領導帶頭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科室專門抓的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增加宣傳工作的主動性、計劃性。二是嚴格審查制度。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暢通層級審稿流程,確保新聞報道的安全、及時。
人才是媒體發展的核心要素。建設一支政治素質硬、業務水平強的人才隊伍,擁有一批真正有使命感、責任感和執行力的創新人才,是新聞宣傳工作的關鍵因素。
一是加強人員素質。加強教育培訓力度,通過開辦新聞業務培訓課程、到先進新聞單位跟班學習等措施,加強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對新聞觀的研究和學習,提高新聞從業人員的政治素養。同時,要加強專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新能力和熟練運用新媒體技能的培養。
二是加強人才引進。加強新聞行業的扶持力度,提高新聞行業的編制、薪酬、晉升等待遇,通過用待遇留住人,用待遇吸引人。同時,做實新聞單位與新聞院校聯辦共建。新聞院校畢業生是新聞輿論工作隊伍的主要來源,通過建設學生實習基地,從新聞院校挖掘新聞人才。
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度推進,主流媒體大多由一份報紙或廣播、電視等單一傳播形態發展成為具有全媒體形態的“媒體方陣”,形成了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并舉,覆蓋桌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電子屏等各類終端的現代傳播體系。少數民族地區應適應新時代媒體發展需求,加強新媒體建設,充分發揮報紙、微信、網站、抖音等多種媒介全方位、多層次宣傳的優勢,多角度、有重點、不間斷地開展宣傳,并積極拓展對外宣傳渠道,加強與公眾的互動交流。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學習培訓等方式不斷地強化少數民族電視臺工作人員素質,為新聞事業提供人員支撐。廣播電視臺也可以積極向沿海電視臺學習,接受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新聞宣傳方法。
少數民族地區在開展新聞宣傳時應當嚴格遵循市場發展規律,不斷地增加在新聞宣傳方面的資金投入,以此來幫助提升新聞宣傳的效果。一方面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新聞宣傳技術的優化力度,及時向人們傳播放發生的重要事件及政府下達的各項通知等,并且為了更好地保證新聞宣傳的效果,相關工作人員在編輯新聞文稿時應當盡可能地融入一些民族特色內容,讓整篇報道可以更加通俗,這樣不僅可以吸引群眾的注意力,同時也可以讓關注能夠更好地理解新聞內容;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應當不斷地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的新聞宣傳設備,讓廣播電視臺可以更好地利用現有資源及時地向群眾傳播國內外的重要信息,或者也可以轉播其他電視臺的新聞內容,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新聞宣傳的穩定性的同時優化新聞內容質量,從而很好地豐富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生活。
新聞宣傳是少數民族人們的主要文化內容,具備一定的傳播價值,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切實做好新聞宣傳工作,將民族特色文化和新聞內容結合起來,讓新聞宣傳可以很好地發揮傳承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作用。新聞工作人員應當始終堅持科學發展的理念,重點關注民生、文化等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展現少數民族人民的風采,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有效促進少數民族經濟發展。例如,新聞記者可以多采訪一些和人們生活風情、地區文化以及景點等息息相關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宣傳少數民族文化,同時也可以幫助吸引外來資金,改善少數民族的經濟狀況,與此同時新聞從業者也要多設計一些地方特色濃郁的新聞,積極引進外來文化,不斷地拓寬少數民族人民的視野,保證文化可以實現雙向傳輸。另外,通過新聞傳播也可以讓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少數民族的思想文化,從而實現共同發展進步。
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應當意識到新聞宣傳工作開展的重要性,為改變少數民族地區新聞宣傳工作落后的現狀,需要少數民族地區的新聞宣傳機構正視自身問題,補齊短板,在媒體融合的時代潮流中,推進新聞宣傳工作更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