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東
(內蒙古赤峰環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建設工程包含工程結構構造以及設施安裝等方面工作,其工作都離不開對土地的開發與建設,可以說土地是建設工程的基礎。土木工程師可以根據各類建設材料、設備以及技術對土地進行改造,不斷使土地承載能力得到提高,使建設結構的穩定性不斷提升,不斷降低后續施工壓力,為建設施工提供前期保障。建設工程所包含的范圍較為寬泛,其涉及房屋等生活建設以及設施,還包含公路、鐵路、橋梁、港口、大壩、發電廠等設施。
第一,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很重要,因為其是整個建設工程的主要負責人,對其施工過程中的協調工作、組織工作和溝通工作都極為關鍵,因此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質量控制能力和執行能力都會影響到整個建設工程的質量,管理人員是實現建設工程有序進行的保障,也是建設工程實現最終目標的關鍵人員。第二,施工人員的核心素養和專業技術也很關鍵,施工人員是現場施工的主要人員,他們的工作能力直接影響到施工現場的質量的,和施工質量檢查和技術指導也有重要關系。第三,施工人員需要具備專業的施工技術,和端正的工作態度,這也是保障建設工程施工現場質量的重要因素。
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施工過程中的管理,監督機制是工程管理的參照物,有效地將監督機制結合到施工企業和建設商中,可以提高建設工程施工的質量,對建設工程的建設具有很大的作用。建設工程的監督主要分為政府監督和監理單位監督,但是在實際監督管理中沒有統一監督標準,對工程建設的監督效果不一樣,相關的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能力,無法將監督機制落實到實際的施工中,很多建設工程的施工單位只是將工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認為對工程建設的作用不大,進而影響建設工程的質量。
大部分建設企業在施工時,往往會忽略對周遭環境的考察,沒有根據現場實地狀況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從而會使施工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影響施工效率,甚至還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建設企業一定要嚴格把關質量控制工作,對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的監督,可以制定一個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減少施工過程當中出現的安全問題,保護每一位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第一,制定一個完善且合理的監督制度,對工程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這也是提高施工質量和施工環境的基礎。第二,對施工現場可能會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預防,方便在安全問題發生的時候及時進行處理并解決,這對降低工程安全風險有很重要的意義。
建設材料對建設的施工質量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對建設材料的管控要從采購、材料進場檢驗、施工過程方面加以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材料的采購制度,經營科安排預算、核算人員根據施工圖紙、招標文件等逐項確定工程所需材料的數量、型號、技術參數等,及時、準確地上報材料采購計劃。材料采購部門根據材料計劃公平公正組織公開招標,按照招投標、議價管理細則,做到“貨比三家,優質價廉”的原則確定供貨商。進入施工現場的建設材料、構配件及建設設備等,由質檢員除檢查產品的合格證(質量證明書)、出廠檢驗報告單外,還要對其規格、數量、型號、標準及外觀質量進行檢查,凡涉及安全、功能的產品,如水泥、砂、卵石、機制磚、加氣塊、鋼筋、防水卷材等,現場按規定抽樣送檢,由見證取樣人監理工程師簽字后,送往檢測檢驗中心,復驗合格后,資料員簽寫進廠材料報驗申請表,并經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后方可使用。
建設工程中的質量管理與安全控制之間是存在緊密聯系的,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工程企業必須要通過安全控制模型的有效構建,來對現場的一切作業開展嚴格的安全管理。在當前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安全控制模型、安全管理平臺建立以后,就可以利用計算機等先進的技術,來開展動態化、全方位的安全管理,逐步形成完善、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得安全管理能夠與質量控制有效結合起來,促進工程建設目標的實現。當然,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注重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提升,并要做好現場的安全監督。
技術管理對于建設工程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強化技術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果。當前,我國部分企業缺乏對技術管理的重視,從而為工程施工帶來較大的阻礙作用。技術因素對工程的影響體現在許多方面,對技術管理進行強化是當今建設企業必須完成的任務。在項目開展之前,企業需要預先制定科學完善的施工方案,方案中要包含施工過程中需要運用的各種技術,技術的選擇要秉持先進性原則,盡可能選取當前國際上最為先進的技術,從而使施工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在方案制定之后,要運用 BIM 軟件進行驗證,隨后根據結果對方案進行進一步完善,為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際施工環節,企業要加強對人員的監督管理工作,要定期查驗技術落實情況,尤其是在部分隱蔽施工位置,一定要確保技術要求得到切實落實,加深員工對各項施工技術的認識。
任何建設工程項目實施時,施工質量都是最為基礎性的目標,如果要達到質量目標,就需要通過對各個要素、流程等的嚴格管控來避免各種質量問題的出現,比如,施工人員、施工技術、施工環境等都是重點的管理任務。施工質量監管可以從監督的角度來有效識別和應對其中的各種質量問題。各個工程企業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都應該加強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強化、質檢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升,參與到項目建設中的管理人員、質檢人員,都應該深入工程現場開展全方位的監督,及時根據質量風險的識別來制定有效地質量控制策略。
建設工程的施工管理以及質量把控的另一個決定因素是人才。所以,在對建設工程的施工管理以及質量把控時,也要格外關注管理以及施工人員的相關培訓,而培訓包含以下幾個內容:首先是相關專業操作手法技能的培訓、施工材料的質量檢測的培訓以及安全意識的相關培訓等等,通過培訓增強大家的專業水平以及業務能力,將施工時的操作行為進一步規范化,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施工安全、高效的進行;另一方面是對在施工場地的管理層面人員的上崗前后的培訓,這種培訓包括:上崗前,在對人員進行招聘時,更加注重對應聘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考核,并且在上崗之前進行一定的培訓學習;在入崗后,對相關人員進行定期的在崗培訓以及學習,并且將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優秀人員送入相關院校進行更深一層的學習,對人才進行培養。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建設行業不斷向前發展,但是其質量控制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因此,建設企業需要加強對材料設備的管理,強化對從業人員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強對技術的管理,并注重環境因素的作用,從而提高建設工程施工效率以及工程質量,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