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鵬
(聊城鑫瑞投資有限公司,山東 聊城 252000)
在住宅建筑中應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有助于減少工程造價,縮短工期,并且生態環保效益突出。為有效推動建筑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展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使建筑工程保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為了充分發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優勢,需要相關技術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充分把握該施工技術的要點,在實際工程建設期間,嚴格依據相關規范與要求,實現標準化作業,全面提升建筑資源利用率,為工程建設施工提供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同步強化工程整體質量與效益。
(一)減少資源浪費的優勢
我國住宅建筑和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資源量巨大,很多西方國家都只是我們國家的一半,甚至更少,現在我們國家對建筑企業中出現的不符合環境保護標準或者是建設質量標準的情況,直接進行處罰。那么就會從根源上去解決很多的問題,比如:建筑企業對鋼鐵、水泥、河沙等材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水泥的需求,正常情況下100kg 水泥只能攪拌1.2-1.3 平方米的混凝土,同時由于我們國家的技術比西方國家落后一些,住房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也能夠占到我國總廢氣排放量的十分之一,這是一件十分恐怖的數字,對周邊環境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污染,對整個生態環境有著巨大的影響。但是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術就能夠將這些問題全部都解決了,比如:污染環境、資源消耗過大,更加有利于保護好我國的環境。同時由于在建設過程中會使用到提前制作好的外墻混凝土板材,使住宅中的鋼結構使用量減少十分之一,對木材的使用量也會大大地降低。
(二)保障施工質量
在建筑施工階段,由于采取標準化與工業化方式預制建筑構件,類構件的制作精度較高,構件質量與施工質量并不會受到人為與環境等因素的明顯影響。如在采取現澆方式制作裝飾外墻面構件時,有可能出現滲漏、空鼓與混凝土裂縫等質量問題,而對預制外裝飾外墻板的制作與安裝,不易出現以上質量問題,有效控制安裝誤差,預防外窗滲漏問題出現。
(三)縮短工期
在混凝土裝配式住宅建筑建設期間,可以在現場與工廠車間兩地同步開展施工活動,在工廠車間內流水化制作預制構件,再將預制構件運輸至現場拼裝。如此,可以在保證建筑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有效縮減施工工期,簡化混凝土現澆、預埋件埋設、墻體開槽等工序。
(四)裝配式混凝土住宅在使用方面的優勢
混凝土裝配式施工的住宅建筑在使用方面主要有兩大優勢。其一是住宅的質量有保障,結構安全系數高。由于在工廠預制混凝土構件,對其結構尺寸進行了嚴格的要求,因此精度較高,安裝誤差比較小。在溫度方面由于保溫墻板的工廠化預制,使得裝配式住宅的保溫性能較普通住宅的高,更容易達到住戶對溫度的要求,使得住戶的生活質量得到保證的同時也能得到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更為經濟、實用。而預制結構的精確性決定了結構的安全性,裝配式結構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高的抗震性,使得住戶更易獲得安全感,從而滿足了住戶居住安全的需求。總之,混凝土裝配式施工在住宅上的應用使得住宅更加適合人們居住,在能源方面更加的節約。這一新型施工技術的發明創造極大程度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符合現代建筑對安全、適用、經濟的要求。
PC 結構施工現場,施工流程引測控制軸線→樓面彈線→水平標高測量→塔吊安裝→校正垂直度→粘結固定→組裝連接件→螺栓緊固→剪力墻綁扎鋼筋→模板固定→構件預制構件與現澆混凝土鏈接→模具安裝→鋼筋綁扎→混凝土施工→PC 配件施工→疊合板安裝→現澆樓梯鋼筋綁扎→混凝土澆搗→養護→預制樓梯→拆除腳手架排架機構→灌漿施工。現場監理要旁站根據圖紙設計,預留預埋,圖紙確認,驗收策劃,施工策劃控制梁柱板的結合部位控制細化確工程質量。流程分解圖PC 結構施工技術后應用措施如后。(1)樓層彈線測量水平標高,根據PC 板編號與樓面對號入座。(2)根據施工結構圖有信號工指揮塔吊施工,現場質檢員控制承重結構檢查驗收,進行工序報驗監理驗收,進行下一步混凝土施工。分別對剪力墻、梁支模澆筑樓地面疊合板等進行檢驗。夾心外墻板中的內外墻板拉結組件用玻璃纖維增強非金屬連接。拉結點滿足節能要求。外墻板連接處的密封材料符合《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2014 的相關規定。夾心外墻板連接縫外填充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滿足國家標準《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2012 中的A 級要求。預制墻板水平接縫上的座漿厚度20mm。強度等級應高于預制剪力墻一個等級以上,且應滿足砂漿流動度(130mm~170mm),一天抗壓強度值(30MPa)預制樓梯與主體結構平面用干硬性砂漿強度不低于M15,PC 技術對混凝土工程質量有著重要的保證作用。
(一)過于注重裝配式住宅發展規模,忽視質量管理。根據當前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來講,無論是政策規定或是開發商方面,都過于注重裝配式住宅發展規模,對于質量管控這一方面關注度明顯不足。據相關文件統計與分析可知,對于裝配式建筑發展,當前我國各省市的發展重點在于“建立技術體系”“完善標準體系”“規模化推廣”等方面。正因為過度關注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規模,而不利于提升質量管理。
(二)全產業鏈質量管理機制不完善,合力作用不明顯。隨著“低碳、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化,裝配式建筑已成為建筑行業的大勢所趨,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到了這個行列當中。但針對裝配式建筑的質量管理相關政策標準規定仍不完善,這種情況將大大制約裝配式建筑質量的提升。比如說,裝配式建筑建造質量管理體制缺乏系統性,當前頒布的很多管理文件“碎片化”特點較為突出,很多都屬于“應急類”“啟動類”,并沒有構成一個完整、有效的質量管理系統。
(三)集成設計能力有待提升。裝配式建筑并非從施工階段開始關注質量,而要從設計階段就開始關注。要求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構件生產、拆分等情況,并實現一體化設計。但目前,想要達到這一要求仍存在很多制約因素,一方面設計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對設計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建筑行業都采用了分工條塊化,這種觀念和管理方式很難一時間快速轉變,致使建筑設計和項目策劃、生產和施工產生脫節現象。
(一)預制品制作與運輸要點
首先,在生產階段,技術和材料要與標準相適應,依托于有效方法合理優化施工工藝,并對各參數加大控制力度。其次,在運輸方面,裝配式住宅擁有不同類型的預制配件,為了推進施工進度,要采用良好可行的運輸方式運送部件與材料,確保所有材料精準送達,同時不會影響施工,采取各種類型運輸模式直接精準送達,以保證不會對施工進度造成任何影響;采用各種運輸方式,提升運輸質量,能夠避免部件受到破壞。最后,在預制部件疊放方面,特別是墻板部件的堆放,一定要根據現場的安全性進行檢測,確保堆放部件不會給其質量帶來影響。
(二)構件安裝
構件的安裝主要有現澆式連接、機械式連接。構件連接處狹窄時應選用現澆式連接,其對混凝土的脫模要求較高,達到相關標準后,方可順利進行脫模。機械式連接具有強度高、不易收縮等特性,可提高構件連接穩定性,機械式連接對連接鋼筋的要求較高,須使用高強度的鋼筋方可達到應用效果。構件在進行安裝時,須進行精準定位。預制構件進場后進行清點編號,按照施工順序放置構件,根據流程對照軸線、墻板控制線進行樓板與墻板組裝,放置構件支撐,調節墻板垂直角度,再將其脫鉤,安裝下一個構件。
(三)灌漿施工技術要點
眾所周知,灌漿施工技術在裝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期間處于核心地位,在施工期間需要充分考慮施工情況,準確開展灌漿施工,并充分攪拌灌漿液。為了避免灌漿中出現墻板再次位移的問題,應該保障灌漿后的密封工作做到位。同時,由于PC 板具有較強的耐火性、采光性,可以被運用到灌漿施工中,并給予PC 板的安全固定支架足夠的重視,在拼接與矯正工作完成后進行灌漿澆筑。最后,墻體混凝土澆筑對于整個工程項目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混凝土澆筑期間,需要嚴格、精準地對混凝土的質量、強度進行測試及監管。在混凝土灌注前,在底部澆筑石子上澆筑水泥漿,采用分層的建筑方式來進行混凝土澆筑,同時在灌注期間為了保障混凝土灌漿的均勻性,應該做好振搗工作。
(四)構件拼縫防水
1.觀察構件邊緣部位是否存在豁口,使用密封膠對構件豁口進行填充處理,禁止使用水泥砂漿等材料,避免在豁口部位出現積水現象。
2.如果構件拼縫部位殘留水泥浮漿,提前清除拼縫部位浮漿,再填充密封膠,避免浮漿影響拼縫密封效果。
3.在打膠期間,嚴格控制填膠量,如果在后續刮平步驟出現空洞縫隙問題,應及時對構件拼縫開展補膠作業。
4.在構件拼縫施膠作業結束后,將構件與密封膠靜置一定時間,在密封膠完全固化后,在開展濕作業。而在出現密封膠鼓泡現象后,需切除鼓泡部位,開展補膠作業。
建筑工程規模和數量的不斷提升使得建筑行業開始衍生出全新施工技術,這些技術是現代社會發展背景下的全新產物,可滿足人們對于住宅的實際需求,不斷提高人們的居住舒適度,而混凝土裝配式住宅建設施工技術是極具代表性的現代特色技術類型之一,能夠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高頻度應用且應用范圍較為廣闊,有利于不斷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水平,并在此基礎上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投入,促使建筑企業獲取更大經濟效益,從根本上提高建筑企業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