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今
(濟寧市城投文化旅游產業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2000)
我國有眾多人口,雖然有豐富的水資源,但人均占有率嚴重不足。例如長江周邊城市,即便有較為豐富的水資源,由于經常發生不可預估的自然災害,使得水資源的人均占有率極低,對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以南方某區海綿城市建設為例,在對其舊城區改造中,以低投入等為基礎,借助一定的改造設備,通過分散布置建設設施,達到了合理儲蓄自然水資源,將舊城區成功改造成蓄用有機結合的海綿城市,對人們的居住環境進行了有效改善,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
在城市傳統的排水系統中,雨季來臨時,道路上的各種污染物等會隨同雨水一起被排出,不僅嚴重破壞自然生態系統,還對自然資源造成了很大浪費。海綿城市建設是一種新型的排放模式,不僅綠色環保,還非常重視對當地地形優勢的利用,借助自然力量來儲存自然水資源。對雨水滲透和凈化的過程都是運用自然的力量,既實現了自然資源的再循環利用,又極大減緩了城市排水系統的壓力,有效避免了內澇等災害的破壞。
對小區進行城市化建設時,在尊重生態平衡及保證人們居住質量的基礎上,把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其中,對小區周圍的排水系統做科學合理的改造。比如可以在小區建造利于雨水滲透的模塊,或者建造觀賞實用為一體的雨水式花園,打造儲蓄井,或者建設下凹式綠地等,通過綠地的自然功能對雨水進行有效滲透和凈化,還可以對雨水進行二次儲存,既緩解水資源缺乏的問題,又幫助城市排水系統減緩了汛期帶來的壓力,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了有效保護。
(1)海綿城市建設設計時應遵循低投入、低影響的原則,根據舊城區的實際地理環境和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設計,建設設計時應保證當地居民居住環境和質量不受影響,然后對小區做經濟實用的海綿城市改造,使雨水通過自然滲透凈化的方式達到預期的排水效果。(2)對城市道路的實際鋪裝面積和綠地面積進行全面分析,使自然綠地和排水系統有機融合;對城市的整體構造和建設布局全面掌握,對匯分水區做合理規劃,達到自然結構與排放雨水合理切合的目的。(3)對舊城區進行改造設計時,要把海綿城市的理念貫穿到整個改造過程中,利用先進的創新思維對舊城區做海綿城市的建設,使自然景色和城市排水保持完美統一。
根據舊城區實際的排水系統,按照經濟實用的建設原則,對舊小區原有的花園、綠地或者滲井等優先改造,首先把雨水做合理的組織和有效截留,實現雨水的首次凈化,然后把凈化后的雨水排放到滲井或小區綠地等利于雨水滲透的地方做二次儲存,通過這種自然方式達到凈化滲透雨水的目的,既保證了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又對舊城區實現了經濟有效的改造,進而保證城市環境的生態環保。
對舊城區進行改造前,需要對整個改造區域做充分的調研,對小區存在的實際問題做認真總結和研究,然后根據小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造設計方案,遵照一定的設計原則同時運用先進科學的設計思路改造舊城區,以達到經濟實用且生態環保的最終目的。
對舊城區排水系統的利弊做全面分析,重視小區排水問題的同時也要看到其有利的方面。比如,小區有生長茂盛的綠色植被,比較大的綠化面積,這些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利的改造基礎。當地居民有著強烈的環保意識,并十分珍惜水資源,還可以對雨水的充分利用提供寶貴建議;同時,居民們大力支持城市排水系統的改造,希望小區改造能成為城市海綿建設示范點,使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居住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等,這些都可以為舊城區改造提供良好的民眾基礎,使海綿城市建設得以順利實施,為舊城區改造提供有利條件。
依據舊城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小區的排水系統,需要運用先進的改造理念有效的控制雨水資源。對小區進行改造時,可以利用小區的自然優勢,加強對小區綠化面積的提升,經濟合理的開發雨水滲透凈化的綠地等,同時優化小區的鋪設材料,使改造后的路面更具滲透和凈化效果,緩解汛期中城市的排水壓力。改造中還要重視對細節部分的有效處理,比如鋪設鵝卵石在雨水出口位置,或者在雨水出口處增設攔網,攔截排水中的垃圾等,定期維護改造后的排水設施也是有效手段。
根據我國目前的排水現狀和水資源現狀,海綿城市建設必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海綿城市會為新城的建設注入新的元素。有關部門和建設企業需加大重視力度,對舊城區進行改造時,能夠根據小區實際排水狀況和現有的自然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造,針對小區的實際問題制定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利用小區自然資源的優勢,遵循低投入、經濟實用的原則,應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對舊城區的排水系統做經濟環保的改造,對雨水進行充分儲存和再利用,在推動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的同時有效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