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琳
(開封市婦產醫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我國參保人員眾多,醫療保險基金是醫院獲取資金收入的重要渠道,支付方式的改革將極大地影響醫院現金流、醫療收入的確認,促使醫院進行更嚴格的成本核算以及預算管理,同時使醫院收入和支出的平衡風險大幅提升,因此醫院必須進一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目前我國醫院的收益主要來自醫療服務收入,醫務人員的薪資水平普遍較低。而DRG 剝奪了醫院的自主定價權,因此DRG 支付方式對醫院的收入造成了嚴重的影響,DRG 的實施可能會遭到醫院的抵制。
我國醫療資源日益稀缺,但醫療費用卻始終呈現出增長的趨勢,DRG 付費的出現明顯控制了醫療費用的增長。長期以來,我國衛生醫療機構的總花費只增不減,這對醫保基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DRG 遏制了醫療服務中不合理消費現象的發生,并對醫院和醫務人員使用醫療資源進行了合理規范。但是在DRG 實施的過程中,某些醫院為了增加收入,強行將患者歸入支付費用更高的病種。因此如何保證醫院醫療數據的真實、透明,也是我們當前需要著重關注與思考的課題。
醫院在制定DRG 支付標準時需要結合實際,綜合考慮醫院經營情況、所處地域、醫院等級、醫生人工費用和藥品耗材等,最后在此基礎上對費用進行調整。因此,DRG 支付方式對醫院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醫院開展成本核算工作,加強了醫院對成本的控制,使醫院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同時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隨著DRG 的發展,醫院的管理者更應該在有限的能力范圍內,精準地把握醫療產品的特征,提高醫療產品的使用率,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醫療資源消耗,減少醫院的成本支出。此時,成本核算不再以核算為目的,而是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權益,規范醫療服務行為,使醫療服務持續健康地發展。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愈發嚴重,醫保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在這種情況下,適當控制醫保費用增長已經成為了國家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從傳統的按服務項目支付醫療費用的角度來看,醫保與醫院處于對立關系,并且不同地域巨大的醫療費用差距也會增加醫保基金的壓力。而DRG 在每一個小組內都制定了詳細的支付標準,醫院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勢必會采取手段減少資源損耗,這使醫院和醫保的訴求達到了一致。由此可見,DRG 不僅可以提高醫院的效益,還促進了醫院和醫保的協同。
DRG 通過調整支付標準,使醫療資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并使醫院按照等級進行分級診療。例如按照醫保的支付標準,一名普通的住院患者需要支付5000 元的醫療費用,如果是等級較高的大型醫院,那么醫院的醫療器械、住院費用、人工等成本總支出可能會高于5000 元。這時大型醫院可以將患者轉入下級醫院,情況緊急時再派遣本院醫生出診。這樣既可以對大型醫院的患者進行分流,減輕醫院的壓力,也在醫療體系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分級診療,提高了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
為應對DRG 支付方式改革,醫院臨床科室需注重病案首頁質量的提升,提高自身的診療能力,優化診療方案。對醫院財務則應該進一步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用預算來引導醫院資源配置,切實落實成本控制,合理配置貨幣資金,加強對風險的防范。
已知DRG 是以分組的形式制定支付標準的,因此DRG 分組對于病例數據的收集有著極高的要求。病例數據是DRG 分組的基礎,為DRG 分組提供了參考依據,同時也決定著DRG 分組結果的準確性。醫院需要建立完善的電子病歷管理系統,對每位患者住院前后的治療情況進行仔細地分類和整理,使大數據更加明晰,為DRG 分組提供更加準確的參考。
要想對不計其數的數據進行精準分組,必須使分組標準更加地精細化。DRG 分組系統要與醫院的電子病歷管理系統進行對接,首先對疾病進行分組。分組完成后還要參考醫院的等級和醫保的類型,對相對權重和基礎費率進行測算。
這是構建支付標準體系中最復雜的一步。在確定相對權重和基礎費率之后,某住院病例的支付標準等于其相對權重與基礎費率的乘積。但是DRG 支付標準并不是一個靜態的指標,在最終確定支付標準之前,通常還要參考醫院等級、物價因素、成本因素等對支付標準進行再次調整。除此之外,還要對DRG 病組進行持續關注,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對DRG 支付標準進行調整和完善,保證DRG 支付標準的公平性和可實施性。
總而言之,在控制醫保費用的背景下,推行DRG 支付方式已是大勢所趨。DRG 的實施促進了我國醫療系統的改變,使醫院開展了更加精細化的管理,顯著提升了醫院內部運營效率。在DRG 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必須積極向其他國家學習,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吸收其他國家成功推行DRG 的經驗,并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總結并加以改正。我們要始終堅持對DRG 的追求與探索,擴大并完善DRG 支付標準體系,再加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助力,DRG 支付方式一定會以更加完善的方式服務于醫院醫保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