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承德萬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400)
對于高層建筑項目來說,施工技術是推動項目建設的必要條件,而工程技術管理則是保證項目施工質量的有效手段,也是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工程技術管理工作的質量與建設項目的施工效率有很大關系。工程技術管理工作需要全面覆蓋高層房屋建設項目的各個施工環節,以保證施工技術的合理性和作業人員施工水平為原則進行高層房屋項目建設施工技術管理,存在多種原因會對項目施工質量、施工安全以及工程進度等造成影響,如果不對施工技術加強管理控制,將會大幅度提高工程質量等方面的風險性。由此可見,將技術管理有效應用于具體的高層房屋建設項目,能夠發揮控制施工成本、保證施工進度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在工期緊迫的情況下,高效的工程技術管理能夠幫助施工單位在保證施工質量和控制施工成本的基礎上,合理提高施工效率,為高層房屋建設項目的整體質量和經濟效益提供可靠保障。
某高層住宅建筑為一類建筑,耐火等級一級,地上29 層,建筑高度101m,總建筑面積約3.6 萬 m2。在 3-8 軸和3-9 軸之間設置一道寬度為250mm 的沉降縫,以此將建筑整體分成兩個相互對稱的單元,其中,第一層局部作為物管中心辦公室,而其他部分作為商鋪 ;第二層及其上部都是標準層,為商品住宅。根據建筑設計,整個建筑可以分成兩個施工段,記作 A段與 B 段。在混凝土方面,基礎采用強度等級為 C35 的混凝土,基礎頂部到地上第五層采用強度等級為 C40 和 C30 的混凝土,地上五層至地上十五層采用強度等級為 C35 和 C30 的混凝土,地上十五層以上采用強度等級為 C30 和 C25 的混凝土 ;在鋼筋方面,受力鋼筋采用直徑不超過12mm 的HPB300 鋼筋,分布鋼筋和箍筋都使用直徑不小于12mm 的 HRB400 鋼筋。現以該高層住宅建筑工程為例,就如何做好它的土建施工質量控制做如下深入分析。
高層房屋的自重遠遠大于普通建筑,基礎施工內容與環境都有一定的復雜性,要想充分保證基礎施工的最高質量,首先,需要確保施工技術與方法的科學合理性,進行基礎施工時要注意避免影響到附近構筑物的安全。通常情況下,施工單位會應用沉降觀測技術對其進行掌握,具體是通過合理布設沉降觀測點來觀察了解建筑物地基變形情況,并對各項觀測結果進行詳細記錄,根據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與建筑結構點,明確地基變化的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合理制訂施工方案,從而保證項目建設安全正常開展。其次,明確了解施工現場以及附近區域的地質與環境條件,為此必須做到熟知施工現場與附近區域的地形地貌,全面掌握基礎施工的實際條件,切實做好施工前各項準備工作。最后,還要嚴格遵循項目施工方案和各工種的三級技術交底制度,并將其落到實處,各級技術交底完成后,由相應各級的被接受交底人完善并簽字蓋章,并加強對施工技術的管控,確保施工的安全性。
在支設模板之前,應先按照尺寸要求進行模板加工,同時在底模上設置好模板;在支設模板的過程中,按照軸線位置將腳手架設置好,注意鋼管頭的高度需要比梁底部略低,將主龍骨架設好以后,安放次龍骨。當需要對模板進行周轉使用時,要將其兩側清理干凈,確保模板之間能夠緊密貼合,避免產生漏漿,保證澆筑完成后的邊角處保持整齊,減少之后的修補工作量。梁模和板模通常同時進行支設,先對底部和其中一側模板進行支設,然后在鋼筋綁扎完成后對另外一側模板實施支設。模板的類型以地基使用竹/木膠板,標準層使用鋁合金定型模板為主,在不足的地方可使用竹/木膠板將其補齊。
1.所有鋼筋半成品都要掛牌驗收,安排專人清料,并由質安組進行抽查。2.在梁柱的結頭處,其鋼筋分布比較密集,注意核心箍不能遺漏,在綁扎難度較大的部位,應將箍筋做成兩個型,在綁扎完成后,通過焊接形成整體封閉箍。3.對于受力鋼筋,其保護層厚度應達到以下要求 :板的受力鋼筋,其保護層厚度應達到15mm ;梁的受力鋼筋,其保護層厚度應達到25mm ;墻的受力鋼筋,其保護層厚度應達到15mm ;柱的受力鋼筋,其保護層厚度應達到30mm。4.柱的豎向筋需要在樓面上焊接一層規格完全相同的定位筋及定位箍,用于防止鋼筋發生偏移。5.如果次梁直接支承與主梁,或次梁之間存在交叉的情況,則不僅要按照設計要求增設吊筋,還要在梁側的箍筋進行加密,其直徑和主梁的箍筋完全相同。
進行高層房屋項目建設時,混凝土的輸送通常是通過輸送泵來完成,這樣既能保證混凝土的自身性能,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施工日期;并且需要對澆筑和振搗等各施工環節進行有效管控,以此確保混凝土施工能夠高效完成,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養護工作同樣需要充分予以重視,根據混凝土結構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養護方案,并嚴格貫徹執行,為優質的混凝土施工質量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在具體的高層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把工程技術管理當作重點工作嚴格落實執行,不僅可以充分提高項目建設的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還可以為施工單位創造良好的市場信譽和工程效益,促進施工單位乃至整個建筑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為此,各施工單位必須真正認識到技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